原來你看的故宮都是“假故宮”?真正未開放區域,顛覆人們的認知

故宮俗稱紫禁城,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北京故宮是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修建,以南京故宮作為藍本,直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傳說故宮宮室一共有9999間半。

原來你看的故宮都是“假故宮”?真正未開放區域,顛覆人們的認知

當我們在故宮進行玩耍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故宮真大,看著那些宏偉的宮殿,我們也可以想象到它當年的輝煌,雖然有的地方顯露出一點殘破,但整體看來還是十分的有氣勢。但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其實在故宮中有一些宮殿是不對外進行開放的,可能超乎你的想象,那麼這些地方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原來你看的故宮都是“假故宮”?真正未開放區域,顛覆人們的認知

養心殿是皇帝臨時休息的地方,不過在後來養心殿也就成為了造辦處,專門製作皇帝的御用物品。其實現在的養心殿已經非常的破舊了,並不像電視劇裡呈現的那樣金碧輝煌,但是也不用擔心,故宮的工作人員也是快馬加鞭的修復養心殿。

原來你看的故宮都是“假故宮”?真正未開放區域,顛覆人們的認知

“冷宮”,是皇帝安置失寵嬪妃的地方,不過在紫禁城,並沒有一處宮殿被冠以“冷宮”的牌匾,可以說冷宮不是固定的一處地方,凡是關押失寵妃子的地方,都是“冷宮”。這處地方並不像影視劇中那麼高大,它通常都是陰暗潮溼的地方,可活動的空間並不大,關進去的嬪妃不僅只能孤苦的待在一處地方,精神上也備受折磨。

原來你看的故宮都是“假故宮”?真正未開放區域,顛覆人們的認知

壽康宮,位於慈寧宮的西側,是古代皇后的居所,乾隆元年,1735年建成,後來在嘉慶和光緒年間都重修過兩次,佔地8000多平方米。如今宮裡也雜草叢生,房子也失去了當年的氣派,沒有對外開放。

原來你看的故宮都是“假故宮”?真正未開放區域,顛覆人們的認知

現在故宮的修復工作仍然在推進的過程中,許多以前的未開放過的區域也逐漸的進入到了大家的視野裡。故宮的修復工作是一個既漫長又複雜的過程,所以很自然地未開放的區域裡有一部分就成了修復人員的臨時生活點。不過這一部分的選擇上都是建築比較普通的場所,就跟北京的四合院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