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敘事手法、電影背景、社會意義,深度解讀電影《何以為家》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爾斯泰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的一部難民題材的教育影片,講述了在貧民窟長大的12歲男孩贊恩,在貧窮生活邊緣的奮力抗爭,控告父母不顧孩子的養育問題而不斷生養的悲慘故事。此部電影於2018年獲得第71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影片中的故事幾乎是小男孩贊恩的真實生活記錄。贊恩作為家中長子,從小未上過一天學,在本該好好享受童年的時光裡,他在雜貨店打零工,攜帶妹妹們上街賣甜菜汁,靠謊言和假處方去不同的藥店買處方藥販賣。12歲的他,用稚嫩的雙手替父母撐起了一整個家。父母整天無所事事,吸菸成癮,窮困潦倒的家境還生了一堆的孩子。最終贊恩控告了父母獲得了身份,重新開啟了新的生活。

這部影片在豆瓣上有60多萬人點評,獲得9.1的高分。影片以記錄贊恩的故事,折射出社會邊緣人的生活現狀以及人們的麻木不仁。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悲劇,通過生育孩子,然後複製了一個又一個的悲劇。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對貧窮的麻木不仁。


從敘事手法、電影背景、社會意義,深度解讀電影《何以為家》

電影《何以為家》在豆瓣上的評分


我將從敘事手法、電影背景,社會意義這三個方面深度點解《何以為家》這部電影。

1、 敘事手法:由倒敘及按插敘手法,將父母家、拉希爾家和監獄這三個地方的故事逐一敘述,讓觀眾一步步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

影片由小男孩贊恩要控告父母開始,以倒敘和插敘形式敘述小男孩贊恩的故事,一步步解開為什麼贊恩要起訴“父母生了自己”?生育孩子是父母的權利,同時撫養孩子是為人父母的義務。

① 父母家,家徒四壁,孩子成群,父母對此卻麻木不仁,贊恩從對生活的失望到對父母的絕望

在父母家,雙親整天無所事事,吸菸成癮,家徒四壁,窮困潦倒的生活困境,卻生育了7個孩子。每天7個孩子滿滿地擠在一間窄小的房間睡覺。家裡除了孩子的哭聲,打鬧聲,還有父母的吵架聲音。平時最小的妹妹,因為無人照料,直接用鐵鏈綁住腳。而其他妹妹們,都需要跟著贊恩出去賣甜菜汁。

沒有讀過書的贊恩,除了要賣甜菜汁之外,還在雜貨店打零工。12歲的贊恩身材比其他同齡人還要瘦小,可是卻要幹超乎他年齡和身軀的活,給別人送煤氣,送貨。

生活窮苦只是讓贊恩心情沉重失去希望,當父母把月經初潮的11歲妹妹薩哈,賣給雜貨店老闆阿薩德,這徹底讓贊恩恨透了麻木不仁的父母。無論他如何掙扎,可是都逃不過宿命的安排。從父親強制把妹妹載走後,他下定決心要離開這個無情的家。

父母對貧窮及現實的麻木,贊恩不只對現實生活失望,也對這樣的父母絕望。

從敘事手法、電影背景、社會意義,深度解讀電影《何以為家》

贊恩帶著妹妹們去賣甜菜汁


② 拉希爾家,燃起對家的渴望,卻因為現實又再次幻滅

贊恩離家出走後,吃光了身上所有的食物。渾渾噩噩地到處去找工作,卻無功而返,最終是單親媽媽拉希爾收留了他。拉希爾是非法移民,靠著假的證件工作,即使幹著多份兼職,可是還是堅持給一歲的兒子母乳餵養。再對比贊恩,從小是喝糖水長大的,形成強烈反差。

拉希爾即使生活貧困,為了湊錢繳納高額的假證費,她也堅決拒絕賣掉自己的兒子。即使遠在異鄉,還是每個月給家裡的母親匯錢。原本贊恩在拉希爾家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感受到了愛的希望。但好景不長,拉希爾的突然消失,將生活打回了原形。

生活困難,沒有水喝,贊恩也沒有拋棄約納斯,每天把他放在滑板車的鍋裡到處去賺錢,即使受盡欺凌,得到的錢還是優先考慮約納斯的需要。最終因為現實所迫,再次一無所有的他選擇了把約納斯賣給阿斯普羅。

贊恩雖然不捨得約納斯,可是現實卻太殘忍,與其帶著他受罪,倒不如讓他去享受阿斯普羅口中的“幸福人生”。他不只對現實無奈,也對現實絕望。

從敘事手法、電影背景、社會意義,深度解讀電影《何以為家》

贊恩與約納斯流落街頭


③ 監獄,是以前生活的結束,卻是新希望的開始

賣了約納斯的贊恩,拿著錢準備回家找身份證,可是卻聽到自己妹妹因為懷孕失血過多不治身亡的消息。痛苦絕望的他拿著刀去捅了阿薩德,然後被抓進監獄裡。

在監獄裡他獨自一人,與其他人格格不入,經常在監獄的窗戶上望著外面的世界。直至母親來探望他,並告知他,她又懷孕了,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名字叫薩哈。

在父母眼裡孩子生下來就是工具,女的大了可以賣,男的可以用來賺錢。可是贊恩卻不淡定,不再願意看到一個又一個被複制的悲劇,於是他決定控告自己的父母。

在監獄裡,他內心孤獨,對人生失去希望,但也是在這裡,他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三個地方,沒有愛就沒有家,家本來是讓人心靈棲息的地方,但在贊恩小小的心靈裡面,對家的渴求,對愛的渴求及對希望的渴求,都一再幻滅。

從敘事手法、電影背景、社會意義,深度解讀電影《何以為家》

在監獄裡的贊恩


2、電影背景:黎巴嫩難民營真實場景及贊恩真實的生活經歷,讓觀眾對社會邊緣人的生活處境,引發前所未有的思考

影片《何以為家》原名是《迦百農》,迦百農(Capernaum)其實是聖經中的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上,今已成廢墟。這個名字已經明確導演對於背景真實性的用意。

《何以為家》製作時間長達五年多,前期三年時間都是用在對難民生活的實際調查,影片中啟用真實生活在影片背景中的人擔任演員,真實還原了社會邊緣人的生活現狀。

真實的背景,真實生活經歷的贊恩本色出演。導演想要呈現的就是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及真實的貧民窟。影片中有個畫面是關於貧民窟的特寫,在密密麻麻的簡陋房子中,一個個廢棄輪胎壓著泛著光的塑料屋頂。那數量之多令人震撼,那簡陋的房子更是讓人窒息。

讓世界都看到在社會邊緣有那麼一群人生活窮苦。

正如導演娜丁·阿拉基所說:“我希望我的電影能夠成為一種改變世界的力量。”富有思考意義的畫面更令觀眾深思。對於難民的問題,對於“童婚”問題,對於只顧生育不顧養育的父母問題等等,這些無一不讓觀眾深思,無一不深深地打動我們的心。

從敘事手法、電影背景、社會意義,深度解讀電影《何以為家》

電影《何以為家》的拍攝地點


3、 社會意義:生而不養,養而不育是貧窮卻不知掙扎的過錯

貧窮對一個人來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貧窮而不自知,窮而不思變,窮而安於現狀,甚至認命;這樣的人往往被貧窮一生捆綁和糾纏,最後只剩下抱怨、不滿和麻木。——方瑩

影片中關於贊恩的故事,是社會邊緣人群中的一個縮影,世界上存在千千萬萬像贊恩一樣不幸的人。這不禁讓人思考,生而不養,養而不育,是父母之過。但就如贊恩父母所說的,我以前就是這樣生活的,我的日子也是這樣過的。這是一種無奈,亦是對社會的一種無聲的申訴。

在美國作家克里斯蒂娜·貝克·克蘭的一本致命鉅作《孤兒列車》中,也介紹了關於貧民,無家可歸的孩子的悲痛遭遇。

在書中薇薇安原名是妮芙,由愛爾蘭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紐約的難民,本以為到了美國就會有新的開始。但父親還是酗酒成癮,家中4個孩子,母親腹中還有一個。一家6口,擠在擁擠破舊的出租屋裡。

一場大火,妮芙失去了所有的親人,並踏上了從美國東部開往西部的載有數萬名無家可歸的孤兒列車。妮芙從被收養,然後被棄養,到最後遇到好的養父母,才真正開啟真正的人生。

妮芙看似比贊恩身世還要悲慘,但贊恩的父母健在,卻猶如沒有一樣。販賣未成年的女兒,讓孩子成為賺錢的工具,還不斷生育孩子,這對於改變他們一點用都沒有。

孩子生而不養,不如不生;養而不育,不配為人父母。社會給予他們的現實是無奈和殘酷的,但對此麻木不仁,不過是一步步複製悲劇而已。

從敘事手法、電影背景、社會意義,深度解讀電影《何以為家》

《孤兒列車》封面


寫在最後

《何以為家》不僅僅是一部難民題材的影片,更像是社會邊緣人物的紀錄片。贊恩因為控告父母,最終獲得了身份,也如願去了挪威學習。贊恩對生活現狀的掙扎與抗爭,更值得所有的成年人學習。

就像贊恩所說:我像活在地獄裡,夢寐以求的家,竟讓我備受煎熬……

對於贊恩而言,這樣的家沒有尊重沒有溫度。成年人與其抱怨養育孩子的困難和痛苦,不如不要再“複製”一個個的悲劇。生而不養,養而不育,何以為家?

*作者簡介:小蝸牛慢讀書,一邊讀書,一邊前行的小蝸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