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征戰的漢武帝是怎麼增強經濟實力的?


連年征戰的漢武帝是怎麼增強經濟實力的?

改革幣制

漢初各郡國均由鑄幣的權利,一方面造成了幣制混亂物價上漲,另一方面富商大賈操控鑄幣權威脅中央。漢武帝根據這個弊端,下令禁止郡國鑄幣,把各地的私鑄錢幣運到京師銷燬。成了專門的鑄幣機構鑄造“五銖錢”,五銖錢的重量、成色都有保證,使幣制得到長時期的穩定。幣制的統一對國家的貨幣流通,穩定商品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連年征戰的漢武帝是怎麼增強經濟實力的?

鹽鐵官營

漢初鹽鐵均為私營,造成了富商巨賈壟斷的局面,不僅影響了國家收入,而且助長了地方割據勢力。桑弘羊掌管財政大權後,增設大農部丞數十人對郡國鹽鐵官分別予以整頓,並增加了鹽鐵官的設置地區。據統計,經過桑弘羊的努力,一共設置了三十五處鹽官(一說三十六處),分佈在全國二十七個郡 ,鹽鐵官營前,這些地區的私營鹽業都非常發達,國家對它們採取徵收鹽稅的政策 ;鐵官則至少設置了四十八處,分佈於四十個郡國,所有鐵官均由大司農所屬鐵市長丞掌管,基本完善了鹽鐵官營的管理系統和經營網絡。由於資金雄厚和人力充足,在鹽鐵官營全面實施後,它們的生產規模都迅速擴大起來。

連年征戰的漢武帝是怎麼增強經濟實力的?

連年征戰的漢武帝是怎麼增強經濟實力的?

桑弘羊

桑弘羊(?-前80年),河南洛陽人,西漢時期政治家、理財專家、漢武帝的顧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歲時以精於心算入侍宮中。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後推行算緡、告緡、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幣制改革、酒榷等經濟政策,同時組織六十萬人屯田戍邊,防禦匈奴。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為武帝繼續推行文治武功事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隨後歷任侍中、大農丞、治粟都尉、大司農等職。

連年征戰的漢武帝是怎麼增強經濟實力的?

均輸平準

連年征戰的漢武帝是怎麼增強經濟實力的?

均輸平準就是調劑運輸平穩物價。具體的做法是由大農令在各郡國設立均輸官,負責管理調度從各郡國徵收來的物品,並負責向京師各地輸送。在京師設立平準官總管財務,除去皇室所用之外,貴則賣之賤則買之。以調劑物價,防止富商巨賈壟斷謀利。


連年征戰的漢武帝是怎麼增強經濟實力的?

算緡和告緡

連年征戰的漢武帝是怎麼增強經濟實力的?

算緡是西漢武帝時國家向商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把大工商業主和高利貸者從農民身上剝削來的財物收歸國有,是歷史上大規模的抑商運動。增加了國家收入,打擊了奴隸制殘餘,緩和了土地兼併,有利於封建經濟基礎的鞏固,但是也遲滯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告緡是當時反商人瞞產漏稅的一種強制辦法。為漢武帝的內外功業提供了物質保證,起到了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但西漢後期,商人與官僚、地主逐漸合流,加劇了土地兼併,直接導致當時嚴重的社會危機。這兩項法令,實際上都是秦和漢初以來抑商政策在新的歷史形勢下的繼續和發展。

連年征戰的漢武帝是怎麼增強經濟實力的?

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革,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打擊了富商巨賈,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迅速充盈的國庫成為對外軍事行動的堅強後盾,使得漢武帝在開疆拓土和外交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