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投降关羽为什么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历史思想家


于禁是曹操阵营中极受信赖的外姓将军,治军有方,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襄樊之战被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之后辗转回魏,但一辈子都背负骂名,抬不起头来。

那么为什么于禁投降关羽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呢,,投降在当时的乱世中颇为常见,很多名将都有投降经历,那么为什么于禁却一直没有抬起头来呢,个人认为以下几点原因。其一,于禁深受曹操,是唯一获假节钺的外姓将军。其二,与于禁一同被擒的庞德宁死不降,衬托了于禁的不忠。

于禁能力出众,深受曹操信任,授假节钺

于禁原从曹操好友鲍信,鲍信死后,于禁跟随了王朗,王朗看出于禁是个人才,便推荐给了曹操,任军司马。

而于禁表现确实也是可圈可点,特别是在宛城之战中曹操溃败,唯有于禁军军容齐整,井然有序,之后在官渡之战担任先登,最让于禁赢得威信的是,于禁征讨旧友昌豨,因为其投降太晚,出于维护曹操军纪律,于禁将其斩杀。

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三国志》

也正因为于禁一直以来表现稳重,曹操后来加封于禁为左将军,假节钺。有假节钺之权就相当于有了尚方宝剑,这是很难得的,也可以看出曹操对他的信赖。

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三国志》

于禁举军投降,庞德宁死不降,忠义之心高下立判

然而在襄樊之战此前一直有高光表现的于禁却迎来了一生中的至暗时刻。关羽围逼襄樊,曹操派于禁,庞德领七军三万人驰援,但关羽利用天降大雨,水淹七军。

而这时候反差就来了,庞德宁死不屈,被关羽所斩,而于禁却投降了,而关羽死后,于禁被东吴送还曹魏。

于禁投降不仅与其之前忠于曹操的人设相悖,更是被庞德的宁死不降所反衬。

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三国志》

而后来的于禁虽然回归了魏国,但也已经颓废了,而曹丕更是画了水淹七军的话来羞辱他,最后也是羞愤而死。

综上所述:于禁投降关羽一辈子抬不起头,是因为于禁是曹操极为信赖的人,曹操也对其礼遇有加,加上有庞德宁死不降的衬托,更加加深了于禁的贪生怕死,所以从此抬不起头来了。


临石观海


于禁是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也是曹操集团外姓大将之首,他当时在曹操集团的地位仅次于夏侯惇和曹仁,在曹操外姓大将当中的地位就相当于刘备集团的关羽一样,所以曹操派遣于禁率七军(共计三万余人)支援襄樊曹仁对抗关羽,从身份地位上于禁和关羽是的对等的。

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战败,被迫投降,实际来说于禁之败非战守之过,于禁倒霉,赶到襄樊时,正好赶上气象灾害,连续十余日天降暴雨,汉水大涨,于禁大营被汉水所淹没,关羽乘势组织军队驾舟攻入于禁大营,于禁被迫投降。

于禁投降后司马懿曾经为于禁开脱过责任,司马懿曾对曹操说于禁之败乃败于天气,非战守之过也。

副将庞德宁死不降和于禁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曹操对于于禁投降耿耿于怀,尤其是于禁的副将庞德宁死不降被关羽所杀,曹操感叹吾知文则(于禁字文则)三十载,何意临危之际反不如庞令明(庞德字令明)乎?

主要是庞德宁死不降和于禁屈膝投降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导致于禁后半生都活在了屈辱之中。

但是庞德是必须宁死不降,因为庞德是西凉旧将,本属马超集团,后来跟随马超投降张鲁,再后来又跟随张鲁投降了曹操,庞德的老上司马超是蜀汉大将,庞德的堂兄庞柔也是刘备集团的得力干将,庞德家属都在许昌,如果庞德投降,他在许昌的家属全都得受到牵连,所以庞德必须宁死不降。

小说《三国演义》对于禁形象的丑化

后世人误解于禁还有一部分是出于小说《三国演义》的丑化,小说中为了突出关羽的高大形象,把于禁的形象刻意丑化,突出了贬曹尊刘的核心。

所以后世大多对于禁没有什么好感,就觉得他是卑躬屈膝没骨气的人。甚至连日本人都瞧不起于禁,在历代日本游戏《三国志》系列中,历史上的五子良将之首于禁居然能力值很少有超过80的,这说明了在日本人心目中于禁形象也不咋的。

曹丕为于禁定性

导致于禁后半生抬不起头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曹丕为他定了性,其实在曹操生前他应该是原谅了于禁,曹操与于禁是旧相识,他俩相识三十余年,即是上下级关系,也是知己好友。

于禁之所以敢投降就因为他了解曹操为人,他相信曹操也能理解他,果然曹操在最初的震惊气愤之后,平静下来设身处地以后还是谅解了于禁,在于禁投降后曹操并没有难为于禁的家人,反而于禁的儿子还得到曹操任用,出任官职,这就说明曹操在生前已经谅解了于禁。

但是曹操的儿子小心眼的曹丕并不谅解于禁,他为于禁定了性,他认为于禁没有死节,就故意在于禁被释放回来后,在曹操陵寝里画像羞辱他,于禁以曹操为知己,他被释放回来时曹操已死,于禁势必要去曹操陵寝去祭奠知己,结果看到了自己投降的画像,他肯定心里郁闷不舒服,最终于禁因此患病而死。

写在最后

于禁投降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很多有识之士为于禁辩解鸣曲,到了明清时期有不少学者都认为于禁投降完全是为了保全七军将士的性命,他为了三万余将士性命投降了关羽。


而于禁投降以后并未为蜀汉效力,其实这根本谈不上投降,而且于禁的七军俘虏对关羽的后勤补给造成了很大问题,关羽素来爱惜士卒性命,而且一诺千金,他在接受于禁投降时曾答应保全七军士兵的生命,所以关羽为了于禁这三万多被关押在荆州的俘虏费尽了粮草,反而关羽俘虏这七军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关羽败亡之后于禁又辗转为东吴所俘虏,但是于禁依旧没有为孙权效力,所以可以看出来于禁投降只是单纯的投降,没有真正的背叛曹操。

而于禁之所以被后世瞧不起,更多在于小说的渲染丑化和曹丕为他定性,毕竟他所效忠的国家君王为你定性,那基本就是给你盖棺定论了,于禁死后被曹丕上了一个很不好的谥号曰厉侯,这在古代谥法里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后世大家对于禁一直都很不屑,因为于禁的做法没有得到君王的谅解。

其实站在现代人权角度来看,于禁在当时的作风更符合现代人的风格,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鄙视贪生怕死的军人,所以于禁也在被鄙视的行列。

于禁因为执法过于严苛,所以他不得士卒爱戴,但是于禁在最后投降完全是为了士卒生命安全所考虑,而且于禁为人过于威严,所以他在同僚之中也基本没有人缘,他是曹操的孤臣,因此他死后曹魏集团不可能有人去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

历史就是这样,可以崇拜杀降的白起,却不能容纳投降的于禁,因为有些人总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攻击别人。

其实于禁一生算是问心无愧,又哪怕后世对他鄙视,明朝思想家、文学家李贽评价于禁是非常中肯:于禁最识大体,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一身辨曲直,真良将也。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小岛知风


于禁投降关羽已经大半辈子过去了,219年被关羽俘虏,220年被遣送回魏,221年病逝,一共就2年不到的时间,准确的说是抬了一辈子的头,最后晚节不保。

从曹操说道“我与于禁相知三十年”,可以得出,于禁在三十岁左右就跟随曹操了,甚至更早一些, 以威严毅重在军中威望甚高,曹操宛城战败,于禁一边重整军务,一边抵御张绣,一边还平定了青州兵的叛乱,得到了曹操高度欣赏,评价为“古之名将”。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回军突击刘备进攻,留于禁乐进抵御袁绍大军,于禁乐进孤军奋战,不光抵御了袁绍大军的进攻,还反击攻破多个袁绍城寨,俘获敌将二十多人。《三国志》记载:

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

从此于禁一路平步青云,成为曹操最信任的外姓将领,拜为“虎威将军”,后升“前将军”“假节钺”,成为外姓将军第一人,在曹魏的地位仅次于夏侯惇。

可惜219年,于禁增援曹仁,遭遇天降大水,全军覆灭,被关羽俘虏。俘虏有弃暗投明,有择木而栖,有卖主求荣,有苟且偷生,于禁则属于苟且偷生,如何抬起头来。

晚年于禁因为被俘虏,在东吴被羞辱,在曹魏也被羞辱。


曹老师xixi


其实,于禁是死在他的性格上;死在曹魏集团中已无朋友之上!

于禁说话毒、治军毒。

俗话说:“秦桧都有三个好朋友”。可于禁在曹魏军中,算是个孤臣存在,就因为他没有人情,说话毒,

在正史《三国志》的记载,于禁开始时是黄巾军出身的,是鲍信的部将,后来曹操令兖州时,才投附到曹操部下的。

曹操的部队中,他的队伍中其实也有派系存在的,最为典型的就是黄巾军出身这部分。按理说于禁也算是这一派系中的一员。因为在史书中记载,于禁在曹操军中时,有几个好朋友,都是黄巾军出身的。但是后来于禁全把这些人都得罪了。

于禁胖揍青州军,随后怼天怼地、怼曹操:

《三国志》记载,曹操逼降张绣、占据宛城后,一时间饥渴难耐,玩了张绣的嫂子,气得刚刚投降不久的张绣突然发动夜袭。

古代夜袭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成功,都会扩大战果,因为古代军队扎营时,最怕的就是夜间营啸。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当时张绣的夜袭很是成功,曹操大营各部都乱了起来,甚至连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皆战死。《三国志》就一句话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当时的乱局——【是时军乱,各间行求太祖】,乱到各部都无法安稳得住军心,只能去求曹操(可曹操本部更乱)。

当时只有于禁这部,在于禁的率领下还保持军制【禁独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而于禁并没有只管自己,而是当敌人、乱军的攻势刚刚缓慢下来,于禁立刻整理军阵,鸣鼓召唤乱军中还保持清醒的友军们加入军阵中。(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若是敌军此时借助驱逐乱兵攻阵,很容易击溃刚刚集结起来的军阵)

结果就发生了一件事,于禁的军阵在行进时,碰到了十多个裸奔的士兵。于是乎于禁就问:“你们晚上裸睡吗?”士兵委屈地说:“没有,是被青州军给抢了……”

于禁历来都不是弯的,一听很恼火,立刻命令军阵在阻击敌人时,讨伐了青州军。

后来青州军跑到曹操本部告黑状,于禁也来了,但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入曹操大营去请安,而是在曹操大营外面立下营盘。

这种做法没什么,怎么说都能说得过去,但是问题是当时是张绣叛乱了、且营啸了,谁都精神紧张,于禁并没有第一时间去通知友军(曹操),而是先立营盘,若是青州军告诉曹操,于禁反了,该怎么办?

曹操立刻派人过去问,使者说:“青州军已经告你了,你还不去丞相那自辩?”这句话若是看重的话,也有这样的意思在:“你不去领导那,反而立营盘,难道也反了吗?”

或谓禁:“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辨之。”禁曰:“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且公聪明,谮诉何缘!”

于禁怼了句:张绣叛军就在后面,鬼知道什么时候来,不做准备,到时候怎么对敌?

说完后再怼了句:“曹公那么聪明,有必要自辩吗?”

这件事,于禁本身是有大功的,稳住了动荡的军心。且手中还有那十多个裸奔的士兵,这条证据在。

可在《三国志》此时的记载,就有种持功自傲的情况在内了。就如,到了曹操本部时,并没有先派人去告诉曹操——“领导,俺来救你了,你继续跟张绣的嫂子深入浅出地谈心,莫惊到了……”——这样,领导才会放心啊,才不会胡思乱想。

可于禁没有这样做,反而是曹操先派人去问,这就有点不懂政治了……

然后于禁怼使者,有必要说话那么毒吗?完全可以说成“今贼在后,先预好防备,再见曹公”。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怼那样的话来,不是让使者恼火吗?要是那个人也是领兵的,不就是骂人家不懂军事?最后那句毒哦,曹公那么聪明……意思是什么?要是惩罚你于禁,就不聪明了?

怼天怼地怼完曹操后,于禁还把好友给宰了

曹操部下,有个叫昌豨的,原先是泰山群寇之一,曹操攻徐州时,投降了曹操。

这个昌豨和于禁是好朋友,其实从正史《三国志》中能发现个问题,曹操的队伍中,张辽不怎么和于禁等这些原黄巾军出身的人玩的,反而是与关羽这样同为小吏出身的人玩得交心。而于禁也不和其他人一起玩的,他的朋友中多是原黄巾军出身的人。

当时昌豨再次造反,反了曹操,曹操派张辽和夏侯渊去讨伐,把昌豨围困在东海郡,几个月后,粮草消耗差不多时,就有人提议退兵了。但是张辽看到昌豨犹豫不决的心态。

于是就单独去劝降,而张辽进城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昌豨那,而是去了昌豨家里,先去探望昌豨的妻儿、老母。使得昌豨很是感动,于是就降了……

这是一种心理战术,现代看来没什么的,可问题是后面曹操知道了,是这样跟张辽说的——【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

东汉时期,可是看出身的,这句话的意思有没有责难张辽自降身份呢?

后面张辽说话真的好好听,曹操真的喜欢听——【“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再再再后来,昌豨又反了(在《三国志 诸葛亮传》中提到这家伙一共反了曹操五次)。这次曹操派遣于禁去讨伐,【豨与禁有旧,诣禁降】。于禁刚围城,昌豨就投降了,好朋友嘛,降就降了呗,到时候一起喝喝酒,唱唱歌,当时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

可于禁不这样想,抓了昌豨后,对所有人说,按军规,围城后投降,不算是正当投降(就跟那句“你抢了匪徒的刀是正当防卫,但是你在匪徒追杀时,跑到厨房拿菜刀砍死匪徒就是防卫过当了”是一样一样的),随后于禁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把昌豨给砍了……

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

所以《三国志 于禁传》中有句话,说明了当时的于禁在曹军阵营中,是么得朋友的——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当于禁投降关羽时,《三国志》中是这样描述曹操的:

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及庞德邪!”

“哀叹久之”,曹操那个郁闷啊,看走眼拉……不是说好重严治军吗?不是说好,秉公持法的吗?不是说好了,被包围投降不算投降的吗?

所以在《三国演义》86老版影视剧中,有这一场景,当曹丕命人画将于禁战败乞降等事于陵壁时,旁边的文武百官们都在捂嘴偷笑,只有于禁在那羞愧……

若是于禁有朋友,为什么不为他说话?就如现代为他洗白的文章中说的“于禁是北人,不习水性”、“于禁是为了5000军士的安危”、“于禁是身在汉营心在曹”。

若他在朝中有好友,这些都是理由,都是能让曹操稍微心安的台阶。可没有,就连他的本部将士,都不愿意领他的情——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这就是俗话说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图片均来源网络


史之为用


其实,三国时期,投降这种事儿还挺普遍的,比如姜维、张郃、张辽、严颜,甚至是俘虏了于禁的关羽都投降过。

但是,于禁这次投降,可是和上边受的这几位都不同。

就比如说姜维吧!姜维是怎么投降的?他有满身的本事,但是他的上级司马遵压根就不怎么看中他,直接被抛弃了。这放谁身上受得了?

所以,姜维投降和韩信投降是非常类似的,既然你没有伯乐的本事,那么我这匹千里马自然就要找一个能看出我本事的人来。

然后说张郃,张郃是怎么投降的?他跟郭图关系不好,又被郭图算计了,如果继续跟着袁老板,自己能不能活还是回事儿呢!所以,张郃投降也没的说。

再说张辽,张辽是怎么投降的?吕布已经败了,甚至连吕布自己都接二连三的改换门庭,估计张辽早就受够了,这时候彻底败了,张辽没主子了,找个新主子也无可厚非。

还有严颜,严颜是怎么投降的?玩儿过《三国杀》的朋友们都知道,严颜有两句台词,叫“砍头便砍头,何为怒邪?”这在历史上是真事儿。严颜被张飞俘虏了之后,马上就被砍头了,严颜都没惧怕过。最后他是怎么活下来的?是张飞觉得这家伙有点意思,主动给放的。换句话说,严颜已经为刘璋赴死尽忠了,是张飞给他活了一次的机会。

最后是关羽,关羽投降不管是演义里面,还是正史里面,关羽投降都是轰轰烈烈。关羽是怎么投降的?找不到刘备投降的。人家找到刘备了之后,自己就回去了。

可于禁呢?你说他占哪样?

论时间,于禁算是曹操的老臣了,跟了曹操好几十年了,比关羽跟刘备都久。

论身份,他投降的的时候可是左将军,假节钺,,只比夏侯惇低,算是曹操这边最顶格的高官了。

论战斗,水淹七军的时候,于禁是打都没咋打,感觉打不过就直接投降了。

好死不死的,跟于禁在一块的还有个庞德,庞德是在那大骂关羽,说你赶紧投降,我家主公兵多将广,早晚会收拾了你们。然后被砍了。

庞德跟过马腾、马超,跟过张鲁,跟过曹操。地位待遇可不如于禁。

但是人家都为曹操赴死了。

你于禁,打都没怎么打,直接投降了。

你说他能抬得起头吗?


珞珈山下的老伏生


按于禁这样的地位是不应该投降的,特别是投降关羽这样的同级别将领。

只能说明他没有内涵,而且没有傲骨。


跑者老七


我是历史从哪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三国中对于武将投降的事很常见,曹操阵营中的张辽、张郃、徐晃等都是降将,为何于禁投降关羽后抬不起头?

1、曹操太器重于禁

于禁是曹操五子良将之首,曹操外姓将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可见曹操对于禁的器重。在曹操心里,于禁带军严肃庄重,注重气节。206年,昌豨投降曹操后再次反叛,曹操派遣于禁征讨,昌豨与于禁是故交,向于禁投降,众将都认为昌豨已经投降,应该关押由曹操发落,但于禁说:“你们难道不知道曹公的命令吗!在大军包围后才投降的人,不能赦免他的罪。遵行和执行法令,是事奉君上的气节。昌豨虽然是我的旧朋友,但我岂可以因此而失节!”于是挥泪将昌豨斩了,曹操知道后更加器重于禁。所以,当曹操得知于禁投降而庞德死战不降的时候,哀叹良久,说:“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2、于禁投降时间的不好

于禁投降关羽的时间,正是曹操在汉中之战失败后不久,刘备在汉中刚刚称王,此时的刘备正处于巅峰时刻,有一统天下的气势,关羽又在襄阳、樊城势不可挡,给曹操的压力相当大。曹操派出的于禁援军全军覆没,使曹军上下人心惶惶,曹操一直器重的于禁又投降关羽,给曹军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要不是司马懿和蒋济等劝谏,曹操都迁都了。

3、曹丕刚刚继承大业,需要建立威信

220年,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继承丞相位,称魏王。初登高位手握大权的曹丕,面对突然而来的权利,心理上不免有些激动和志满意得。面对刚接管下来的国家,深感完成乃父复兴国力和实现统一之遗志,是他人生今后任重而道远的责任。于禁又刚刚从吴国遣送回来,虽然曹丕表面安慰于禁,内心却是鄙视的,刚刚继位的曹丕需要有正面的榜样,而于禁恰好是反面教材。于是,于禁拜谒曹操陵墓之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胜、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看见后羞愧病死。


历史从哪说


三囯前期,属于群雄混战

那时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就连曹操,在兖州被吕布所袭时,也生出了去投袁绍的心。

所以,良禽择木而栖。君择臣、臣择君的事,屡有发生。曹操麾下,史称五子良将的,除于禁、乐进之外,余者张辽、徐晃、张郃三人皆为降将。而在名臣择主而事的大争之世中,这也很正常。

但有一点,曹营中的降将,在降曹之前,要么是旧主败亡,如张辽。或者平庸不堪辅佐,如徐晃。要么是在叧一阵营不能施展才能,受歧视诋毁,如张郃。

况且,虽诸侯混战,但天下共主仍为汉室,而曹操身为汉相。故而,于价值观上看,降曹,不算降敌,反而是弃暗投明。

于禁早年就追随曹操,从未受猜疑

而于禁与张辽张郃等不同!于禁早年就追随曹操,从未受猜疑,亦未受冷遇,一直恩信有加,待遇极隆,且常受重任。这样的人物,在旧主没有败亡之下,是只能效死尽忠而不能降敌的!



绝不是能容忍反复择主

三囯古人价值观,允许择主而事,但绝不是能容忍反复择主。恰恰,又极度鄙视背主之贼的。就像于禁这样受尽恩遇的重臣,只要曹操不败亡,那是只能效死而绝不能背叛的。


就如关羽之降曹操,乃因刘备已生死下落不明在先,直接言明己之志向,毫不掩饰,若得刘备音信,必去追随。而曹操所给予的恩宠待遇,则必立功而报效。这就是三囯时代价值观。



所以,于禁如果不降,让关羽收押着,或者杀了,那么名节不亏。幸而不死,仍是英雄。降了,那就必定要背上洗不掉之耻辱了。


身落柳陌花丛


于禁跟了曹操一辈子,为人正直,按原则办事,曹操的五子良将,老了老了投降关羽,晚节不保,结果转了一圈又回到魏国,对这样一个严于律己的人来说太尴尬了。

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活捉庞德,于禁投降,捉了三万俘虏,名震华夏,惊得曹操都准备迁都了。

庞德是后投曹操的,被捉后拒不投降,被关羽斩了。反而于禁,身为曹操的五子良将,跟随曹操三十多年,从曹操起事时就跟着曹操创业,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却不成想后入伙的庞德宁死不降,于禁却率军投降,曹操得知于禁兵败投降后,哀叹良久,说:“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本来临阵投降就不光彩,再有庞德衬托,于禁就更被鄙视了。如果一直在蜀营还好,没想到吕蒙白衣过江,糜芳献城,出卖了关羽,关羽被迫夜走麦城被擒,后被孙权所杀。孙权占领荆州,于禁就留在孙权处。虽然孙权对于禁以礼相待,但孙权手下却看不起于禁,经常以俘虏视之。

第二年曹丕登基,孙权称臣,把于禁送回魏国。于禁投降关羽,在东吴转了一圈,又回到魏国,对普通战俘是好事,但对于禁这也是够悲催的了,回去后受到了同朝大臣的嘲笑,曹丕虽然表面没有责怪于禁,而且任命他为安远将军,其实也是嘲讽于禁。后来于禁去祭拜曹操,曹丕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将于禁战败乞降等事画于陵壁,于禁看后甚是惭愧,郁郁而终。


水瓶座58139384382


三国时期虽说坚持不投降的人很多,但是投降的人也不是没有, 那么为什么就于禁投降关羽投不起头来呢,主要是两点:一是庞德的对比,二就是关羽败的太快了。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于禁和庞德同时出征,而且于禁当时是已经跟随曹操多年的心腹将领,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册封为魏王,对部下的任免更加隆重。同年八月,曹操以钟繇为相国,始置奉常宗正官。于禁也在后来迁为左将军,假节钺。而当时的庞德呢。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汉中,庞德随众投降。曹操素来听说庞德骁勇善战,于是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为关门亭侯,食邑三百户。

可以说两者的待遇差距很大,而且庞德的旧主马超此时还在刘备军中,就算当时庞德投降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是偏偏投降的是于禁,而庞德宁死不降。所以这种对比就显得于禁更加没有气节,曹操得知于禁兵败后,哀叹良久,说:“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还一个问题就是关羽败得太快了,使得于禁实际上并没有在关羽军中待太多时间,吕蒙攻破江陵后,于禁从荆州获释而到了东吴,曹丕即位,孙权称臣。黄初二年(221年),孙权遣于禁回魏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