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投降加速了关羽的失败,于禁算不算功臣?

民间非知名评论工程师


首先,关羽的失败与于禁的投降其实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于禁的投降虽然看上去是使得关羽误认为形势对其有利,因而调动驻守公安和江陵的兵力去攻打襄阳城。然而,实际是因为吕蒙的演技骗过了关羽,让关羽认为东吴驻荆州军不足为惧。而此时的襄阳城墙,快在洪水的浸泡下崩塌的样子出现了。因而,关羽大胆地调动驻公安和江陵的守军一同攻打襄阳和樊城。而后,陆逊使用“白衣渡江”之计,公安与江陵两城守军投降。而曹操方面徐晃援军已到,关羽方面被前后夹攻,只得败退麦城。

因此,于禁的失败并没有从直接意义上加速关羽的失败,反而更大的功劳在于孙权方面的背后插一刀。

另外,从军事角度来讲,东西方观念差异巨大。在西方现在国家,讲究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在战场上如果确实无法战胜,可以选择投降,不丢人。但是在东方,尤其是古代战场,如果在战争中选择投降,要么就归降对方,为对方而战,要么就“无颜以对江东父老”。因而,于禁哪里来还能功臣。从《三国志》与《资治通鉴》中都可以看到对于禁结局的记载:“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即于禁回到曹魏后,羞愧难当,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

从于禁的结局也能看出,无论是于禁本人,还是曹魏集团内部,都不认为于禁是功臣。


三国史话曾得不错


于禁的投降险些让曹操一生的努力功亏一篑,在关羽围攻襄阳和樊城的时候,曹操派遣老将于禁带领大军支援曹仁。于禁的军队人数非常多,曹操对于禁也十分的信赖,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发生,在于禁率领大军到达樊城后,关羽就应该带领军队撤退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于禁在樊城一带遇到了大雨天气,于禁的军队又没有船只,最终关羽全歼了于禁大军,于禁也向关羽投降。

听到于禁投降的消息,曹操几乎被气的晕过去,曹操对着旁边的人说:“于禁跟了我这么多年,怎么遇到大事还不如庞德呀!”于禁投降关羽之后,关羽的声势达到了顶峰,中原地区的很多豪强都纷纷站起来支持关羽,他们打着关羽的旗号起兵,一时间关羽的旗号遍布中原大地。

关羽“威震华夏”之后,曹操感觉到了巨大地威胁,甚至一度想要迁都逃跑,躲避关羽的锋芒。如果曹操真的迁都逃跑,那么关羽就能够趁虚而入占领中原,曹操耗尽半生经历打下来的江山,很可能会功亏一篑。

从于禁战败后引发的问题来看,于禁投降不仅没有任何功劳,反而有极大地罪过。在于禁投降之后,曹操联合孙权共同夹击关羽,徐晃在前线击败了关羽的主力,吕蒙趁机偷袭了关羽驻扎的荆州。孙权和曹操倾尽全力进攻,才勉强将关羽消灭掉。

假如于禁能够抵挡住关羽,那么曹魏就不会经历这么大的危机。至于于禁投降后导致关羽被杀,那只是一个意外情况。实际上于禁如果击败了关羽,那么关羽也会战败被杀,而且曹魏还可能能够收回南郡等地盘。从于禁在东吴和曹魏的遭遇来看,于禁“败军之将”的骂名肯定洗不清。

在于禁被东吴俘虏之后,东吴有一个谋士叫虞翻,虞翻这个人眼睛里面揉不进沙子,多次当众羞辱于禁。于禁也知道自己内心有愧疚,只能低着头接受虞翻的批评。虞翻还曾经劝说孙权杀死于禁,给投降的将军们一个教训,孙权拒绝了虞翻的请求,最终将于禁送回了曹魏。

于禁返回曹魏之后,曹操已经离开了人世,假如曹操仍然在世,愤怒的曹操肯定会重重的处罚于禁。曹丕为了拉拢老将,给了于禁一个将军的封号,并且准备让于禁作为使者出使东吴。当时于禁的头发都已经白了,他对曹丕感恩戴德,曹丕也允许他拜祭曹操的陵墓。

于禁到达曹操的陵墓后,发现曹操的陵墓里面画了一幅壁画。这个壁画里面主要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跪地求饶的于禁,一个是坚持不肯投降的庞德。于禁看到这幅画之后,当场被羞辱的无地自容,没过多长时间,于禁就因为羞愧去世。


史海泛舟摆渡人


于禁和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五人并称“五子”,赞为“良将”。陈寿在《三国志》中将这五人列传合为一传,并评价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

于禁是曹操的大将,当年张绣复叛曹操,有人在曹操面前诬告于禁造反,于禁在大敌当前时不顾个人安危,说:“分辨小事,退敌大事。”他身先士卒,大败张绣,使得曹军反败为胜。之后曹操赞其:“任谤任怨,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于是,封于禁为益寿亭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进攻樊城,曹操派遣左将军于禁统率七军相助曹仁。可是由于大雨导致汉水暴涨,最终于禁七军被洪水围困。于禁迫于形势,投降了关羽。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吓得想要迁都,最终还是在司马懿和蒋济劝说下才游说了孙权偷袭关羽,才解了危机。

虽然于禁投降有损他的名将声誉,但于禁所率七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根本打不过关羽,所以当时的人都认同于禁是迫于无奈。比如司马懿劝说曹操不迁都时,就说于禁困降非战守之所失。之后于禁被孙权送回了曹魏,当时曹操已去,曹丕接见了于禁,虽然表面上没有追究于禁的责任,但暗地里却让人做壁画羞辱于禁,使得于禁忧愤而死。

至于于禁是否投降加速了关羽的失败,这并不好说。虽然于禁当时三万大军都被关羽俘获送往江陵,加重了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使得关羽“擅取湘关米”,让孙权以此为借口出兵袭击关羽。但就算关羽没有这么做,其实孙权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这是三方形势权衡后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擅取粮草的结果。

至于于禁能不能算功臣,这想必就有痴人说梦之嫌了,再怎么说,于禁也是打了败仗,手下尽被俘,自己也是为了活命投降了,何谈功臣一说。虽然当时的人都认为打了败仗并不是于禁的锅,但文臣死谏,武将死战天经地义,虽不至于力战而死,但既然选择了苟活,就没必要再纠结功过是非了。


邯郸醉


《三国志》记载,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早年便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此番兵败归降关羽,使曹操痛心不已。反观归服于曹操的庞德反至死不降杀身取义。

关羽北伐不断取得胜利,一时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以避其锋芒。但关羽全力北进时,忽视了后方的安全,没有处理好与孙权的关系。在关羽后方空虚时,孙权派军袭取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终兵败身死。

关羽的败亡,主要是其战略上的错误所至,和于禁的归降没有必然的关系。于禁归降关羽后,初被关押在荆州,吕蒙攻破江陵后,于禁从荆州获释而到了东吴。曹丕即位,孙权称臣。黄初二年(221年),孙权遣于禁回魏国。

于禁回到魏国后,投降关羽之事遭受众人嘲笑。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 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羞愧得病死去,被追谥为厉侯。


林城布衣10001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围困曹仁于樊城、吕常于襄阳,曹操听闻后立刻派了左将军于禁率领七军共三万人救援樊城。

期间汉水暴涨,关羽长年呆在荆州,熟悉当地气候,造了大船围城,而于禁吃了这方面的亏,七军被淹,庞德被杀,于禁被生擒,而曹仁所驻守的襄樊更是只差几块木板的高度就进水了,弹尽粮绝。

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



于禁加速了关羽的失败?

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那是因为《华阳国志》记载:“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汉水暴长,皆为羽所获。”而且据《三国志》所记:“会孙权禽羽,获其众,禁复在吴。”可见当时的七军三万人,虽然部分在作战和水淹中死去,但大部分的还是给关羽俘获了。

而在《吕蒙传》中则记载道:“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这事就成了孙权出兵攻打荆州的借口,“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所以问题中的逻辑就是:关羽擒住了于禁三万大军没杀——因此粮食困乏——于是擅自去取了吴蜀边界的粮米充作军粮——给了孙权出兵借口,奇袭南郡——关羽前后受敌,力战失败——最后被擒、被杀,荆州被夺。


照着逻辑的话,于禁还真是打败关羽的功臣,得颁个“最佳卧薪尝胆”奖给他了,可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从两方面来说:

  1. 关羽最终的失败和于禁这三万降兵有没有关系?
  2. 没有关羽擅取湘关米事件,孙权还会出兵吗?

首先是这三万降兵的问题,据《吴书》记载,于禁和这三万降兵是被送回去了江陵,并没有用在襄樊前线,也就是说:关羽并不是因为这三万人而军粮不足,是因为他没料到曹仁居然能守这么久,只有几千兵力,在水都快淹没城了,军粮耗尽的情况下都不投降,关羽是输在了对曹仁的预测不足上了。

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

此外关羽的失败,是由于徐晃带兵前来,关羽在经过了襄樊会战和水淹七军后,早已是强弩之末,虽然徐晃带来的军队不少是新兵蛋子,可架不住人多,双拳还难敌四手呢,加上此时的关羽是孤军奋战,既要围住襄樊,又要面对徐晃的大军和吕蒙的偷袭,益州方面没有援军,上庸一带又没有帮手,这才导致了最后被徐晃大败,退走麦城了,和于禁那三万降兵没什么关系。



其次是关羽擅取湘关米这事,这也只不过是孙权用来进攻关羽的借口而已,要回荆州事整个江东的既定方针,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如果关羽北伐对江东有好处的话,别说一点军粮了,直接借军队都行,可现在是关羽如果北伐成功,那蜀汉在荆州的实力就越加壮大、地位就更加稳固。

这对江东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也是孙权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所以关羽取湘关米只是孙权的一个借口,同时也是他观察关羽军势的一个绝佳机会,甚至有可能那湘关米,就是陆逊暗示关羽可以去取的,以便找到机会奇袭荆州。


总结:于禁投降关羽,虽然“非战之罪”,可也没什么功劳,要认真细究起来,他还是有罪的,因为他将三万士兵的命交给了敌人关羽,谁敢保证关羽不会坑杀降兵呢?他死后被追谥为“厉”,成为五子良将中唯一不能保全身后之名的人,这应该算是比较公平的。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首先,于禁算不算曹魏的功臣?如果综合他一生的贡献,可以说他是曹魏的功臣,而且是名列前茅的,不输于张辽等人。但单从樊城之战考虑,于禁不能算功臣,即便他的投降加速了关羽的灭亡,同样不能算作功臣。

毕竟这一战于禁败了,而且败的很惨,自己做了降将不说,还搭上了三万兵马。使曹魏的损失非常惨重。对此,曹老板恨得咬牙切齿“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所以单从这一战来看,于禁不算功臣。

那么?于禁的投降,到底有没有加速关羽的灭亡呢?

我认为可以这么说。如果于禁没有投降,关羽也会失败,但不会败的那么快。

关羽为什么失败?

☞一则徐晃长驱直入,解除了樊城之围

☞二则东吴反目,吕蒙白衣渡江

但是徐晃击败关羽后,关羽并没有一败涂地。他当时有一些损失,但主力大军仍然非常强势,封锁了沔水的通行,大军继续对襄阳形成包围。

直到吕蒙白衣渡江。这才是导致关羽彻底失败的原因,或者可以说是导致关羽速亡的原因。

吕蒙白衣渡江跟于禁有关系吗?

起初,曹操听闻关羽斩庞德,擒于禁,打算以迁都的方式避其锋锐。后来被司马懿、蒋济劝阻了。二人建议去联合孙权。但是还没等到曹操遣使,孙权就主动找到了曹操,并不惜以称臣的方式拉拢曹操。

史籍记载如下:

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

孙权为什么这么着急?是因为忌惮关羽。之前因为抢夺荆南三郡一事,孙权一直都害怕关羽报复。而于禁率众投降后,关羽的一个举动,不仅加深了孙权的恐惧感,而且给了东吴最好的出兵借口。

——就是抢夺湘关的军粮

因为俘虏了三万降卒,关羽的粮草明显超出了预算。因此他被迫抢夺了孙权在湘关的军粮。史籍记载如下:

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

也正是因为这一举动,导致了孙权的恐惧感更甚,同时也找到了最合理的出兵借口。如果没有关羽的主动,孙权集团尚还处在犹豫之中。可以说“擅取湘关大米”就是孙权出兵的导火索,加速了关羽的失败。

而最终起因,是因为于禁的三万降卒,导致关羽军粮缺乏。

因此!于禁的投降,实际上间接的加速了关羽的失败。


爱尚文史


确实有一点关联。

本来,经过长达8年时间的积累,关羽军粮是基本够用的,可于禁等3万超出预计的俘虏造成了关羽军粮缺乏。

显然,精壮的曹军俘虏对人口并不富裕的荆州方面来说是很珍贵的财富,关羽既舍不得杀也不甘心放,而残酷虐待这些俘虏对将来也是不利的,只能给予相对多一点的粮食供应才能利于后期收服。

俘虏三万人,每天一斤粮食的最低限度就是3万斤,自8月水淹七军到十月的70天就去了200万斤。南郡的粮食压力极大。

有人要说,不能给每天半斤粮食?

显然不行。因为在南北朝水车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前,我们祖先吃的不是大米白面而是水煮谷粒——有肉谓羹,无肉谓粥。

小规模手工脱粒既不经济也难以保存,作为军粮,那就更只能是稻谷小麦。

所以,关羽在219年十月派军队渡过湘水在江东地盘湘关粮仓取走粮食,说是取,其实就是硬抢。

孙权大怒,不告而取是谓贼也。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自卫理由—反击贼军抢劫。


四川達州


于禁投降,加速了关羽败亡,挽救了曹仁,于禁算不算功臣呢?



这理论有点奇葩,实际是拿最后结果,来倒推前提,逻辑有问题。于禁投降,可能有助长关羽骄傲成份,但也仅此而已,与关羽失败,并没有必然联系。事实是 : 周仓抓住于禁后,关羽就地选高阜干燥地面,升起大帐,令刀斧手押过于禁,于禁拜服于地,乞求饶命,关羽喝问一句 : “汝怎敢抗吾”?于禁可怜巴巴回说 : “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关羽捋着长髯笑道 : “吾杀汝,犹如杀狗,空纡刀斧”!下令把于禁押回荆州,关入大牢,返回后再予处理。



这时候,樊城周围,白浪滔天,水勢汹涌。城垣浸泡,逐渐塌陷,曹军担土搬砖,填塞不住,人人胆寒,个个害怕。一线将领,赶紧禀报曹仁,要求尽快放弃,提早撤退。曹仁也打算按这意思,布置撤退,满宠劝说 : 山洪骤至,必不长久,一旦放弃,黄河以南,不为国家所有,这责任太重大,愿将军三思。注意 : 这句话分量很重,“黄河以南”就是说,不仅许都、洛阳、还有长安、关中……,不敢想啊!曹仁也是一时心迷,仔细一想,这樊城确实不能轻易放弃。于是下定决心坚守,拔剑下令: “誓与孤城共存亡,轻言弃城者,杀无赦”!



主将决心守城,下面将士,一看曹仁黑了脸,众口一词 : “愿与将军共坚守”!众人齐心,黄土成金。看似就要失去的,转眼间又成铜墙铁壁,关羽虽加紧攻打,还派人让刘封、孟达出兵,这二位坐山观虎斗,找借口推辞,关羽只能干瞪眼。试想,如果刘封、孟达出兵助攻,樊城陷落,曹魏中线凹出一大缺口,再给于禁立功授奖,恐怕东、西两线的曹休、曹真都要气吐血,投敌倒成功臣?

曹操得知于禁降敌,叹息 : 于禁从吾三十年,缘何临期反不如庞德?因为就在三年前,即建安二十一(216)刚刚加于禁为左将军,假节钺啊。于禁立了啥功劳?原来这一年,曹操爵位升至魏王,于禁走运,跟上火🔥了一把。



按 《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描写,听了众将士决心,曹仁大喜,即时安排,在城上增设弓弩数百,昼夜防护,动员老幼居民,一齐出动,运土装沙,背柴抱草,填塌堵漏,水勢渐退。在许都,主簿蒋济给曹操说 :“仲达说的好,即可联结东吴,不必迁都”。曹操大喜,一面复信东吴,一面拨精兵五万,克日起兵……。这些不光是演义渲染,《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亦有墨迹记述 : 【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魏略》:【 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着炉火上邪!”】这里说的清楚 : 孙权既要偷袭关羽,还劝曹操登基称帝,曹操说,这小子想让老子座火炉啊!



不难看出,樊城曹仁获救,主要原因 : 一是满宠远见卓识、曹仁纳谏并坚持抵抗;二是曹操迅速派出第二批援助,徐晃一军抵达,给关羽围攻造成压力;三是孙权主动投靠,出兵自荆州后方下手,关羽两面作战处于不利,无奈退军,樊城才得以保有。说于禁投降,能迫使关羽撤军,显然是为背叛张目。



综上所述,无原则地一味加官进爵、提升待遇,并非激励将士的好方法,反而会使一些将领躺在功劳簿上,不求上进,意志衰退,腐化堕落,于禁关键时刻,没有舍身报国,反而投敌自保,就是最好证明。


流誉后


于禁:大哥,缘分啊,你咋知道我是故意投降呢?

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一时间威震华夏,于禁一世英雄颜面尽失,晚节不保,都说此时的关羽骄傲自满才导致了败走麦城,但是实际上这其实和于禁并无关系,只是于禁躺着中了枪

而已。

刚而自矜,关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谦虚!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多少还是那么的虚心请教,但是历史上的关羽却不是这样的,根据陈寿《三国志》中记载:“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关羽骄傲的毛病从开始就有,也并不是于禁投降才有的,只是作为“五子良将”之首的于禁被骄傲的关羽抓住了,躺枪而已。

水淹七军并非是关羽所为,只是那是的雨下的有点大!

《魏书》中记载襄樊之战,说到:“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也就是说,当时的关羽还没有去准备挖开河道,只不过当时的雨水充足到自己发了洪水,关羽再一次的躺赢了,于禁:倒霉的总是我……。

不好意思了于禁,败走麦城实为吕蒙陆逊偷袭所致

关羽兵败麦城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孙刘联盟出现了破裂,吕蒙、陆逊初生牛犊不怕虎,捅了关羽的后屁股,关羽的确没有想到,再加上部下麋芳、士仁的背叛,关羽败的很彻底,也很干脆!可怜的于禁:此时的我还在大牢里面,我都不知道外面怎么了。

关羽被杀后,于禁流落到了东吴的手里,过了好些年才回到魏国,此时的魏国哪里还能待见一个降将,表面风光,背后咒骂,于禁最终还是没能走出这个阴影,惭恚而死!


谈天说地评历史


于禁投降起了轰动效应,一般人投降起不到这个作用,于禁就是让关羽骄横,骄兵必败,同时促成魏吴联合,从结果上看,就是这样的,于禁不投降反而效果不好,不仅无法保证士兵性命同时关羽会认为魏国非常难打,死战不降,于禁从大局出发 ,索性我就投降关羽,最终结果是曹魏大胜,关羽败亡,后面又引起吴蜀大战,蜀国差点解体,刘关张全部从历史舞台消失,于禁就是一个导火索,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自身辩曲直,这样的名将古今罕见,所以不能说投降就是丢人的事情,有时投降就是为消灭敌人做准备。于禁的投降不仅保住了士兵的性命而且使关羽更加盲目自大,最终促成了魏吴联合,一举击败关羽,于禁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自己辩曲直,大丈夫能屈能伸,世人都认为于禁有罪,其实那都是冤枉的。

任谤任怨,使反败为胜,开始失败了最后战胜关羽,书看来是认真读了,但是把书读死了,于禁这个人很复杂,不喜欢解释什么,但我们要看结果,投降的目的是为了报效国家,于禁做到了,至于后人怎么误解也无所谓了,一般人能看得懂于禁吗,什么事情都要好好思考一下,没有那么容易就能够接近真相的。于禁投降的确有可能是企图消耗关羽的粮食。《资治通鉴》中对东吴进攻荆州的原因(借口)就是关羽因为降兵数量太多,粮食有限,擅自夺取东吴在湘关粮仓中的粮食。孙权大怒(可能心里很高兴),以此进攻荆州。

于禁为什么选择投降关羽,是于禁贪生怕死吗,于禁性格刚毅,身经百战的名将,启是苟且偷生之辈,于禁率败兵投降关羽,使关羽更加骄横,魏国震动,吴国恐慌,然后才促使魏吴联合,之后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吴蜀大战,蜀国差点解体,这一切事物发生的导火索就在于禁这里,其他人投降没有这个作用,于禁的名望和地位是其他人不能比的,于禁了解关羽的性格缺陷,故意投降于你,即保住士兵性命使关羽军粮吃惊,同时使关羽麻痹大意,放松警惕,最后魏吴联合一起击败关羽,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自身辩曲直,指要国家胜了,要自己虚名干什么,能屈能伸忍辱负重,这才是真正的名将,至于那些杀身成仁而最后无法换取战争胜利的人沽名钓誉而已。

于禁在天气不利失败的情况下率败兵投降不仅保住了士兵的性命而且使关羽更加骄横,促使吴魏联合,也只有于禁这么高的威望投降有这个作用,大丈夫能屈能伸,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自身辩曲直,这才是古之名将所谓,所谓杀身成仁有些只是沽名钓誉而已,于禁做的对,于禁欲擒故纵灭了关羽,古之名将,对得起曹氏集团。

我觉得于禁这个悲惨遭遇和身份有关。于禁是起于行伍,没什么家世背景。从他投降开始他相当于放弃了过去所有的荣誉和成就,返魏的时候连曹操也死了,旧情也谈不上,曹丕想怎么弄他就怎么弄他。而对于汉,吴而言,于禁有能力(也只有能力有价值);但长期在他国效力,忠诚堪忧,降将身份对威望有损,所以缺乏实用价值。如果他是出身高门的话,说不定他能凭借这影响力被捧上虚职,像黄权或者夏侯霸那样应该也是有可能的,至少不必落得被人奚落羞辱的下场。不知大家觉得这个想法有道理否?

于禁之所以风评不好,就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选择。于禁和关羽的交锋,是关系魏蜀命运的交锋,是两方第一上将的较量,这次战役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双方背后的背景都是重量级的。如果关羽和张辽那两次战役算是德云社的剧场节目,那这次可是春晚级别的。于禁在曹操军队里有军纪严明,部队和机器一样听话的名声,战绩也是全魏第一,所以曹操让他去和关羽肛,而不是别人。这么重要的一场战役,于禁在所有人心里是这样的一种形象,所以当于禁被吊打然后投降时,大家心里的落差程度是可以想象的。军纪严明,铁骨铮铮,功成名就的曹魏第一战将被吊打了,而且被吊打后竟然主动投降了,哪怕毫不抵抗主动求死也成,竟然去主动投降。

他可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啊,你为了部队和百姓的命不想抵抗可以,但既然你跑不掉,除了死没有别的选择。在中国传统价值观里,哪怕如今残存的价值观里,他都不该投降。曹操都自言自语的说,他怎么会投降。于禁其实当的起一个厉字的,毕竟昌豨的事,他做的太绝,而且"不甚的士众心"也是明文记载的。个人感觉,于禁最后的结局,主要原因是他打着忠君的名号干了一堆不义的事,结果一降,以往的忠怎么看都像虚伪。如果他像徐晃那样一直就是个社交达人,不卖忠君牌子,或许也没多少人踩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