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于禁投降关羽?

张野禅


要说到于禁这个人物,大家可能都不太陌生,因为在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里衍生出了这样一个典故“水淹七军”。而于禁则是这个事件的主人公,战败后被关羽俘虏并投降了,而后关羽被孙权击败,于禁辗转为孙权所虏。

关于于禁这个人物,我们先从他的出生开始说起。“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也。”当时的泰山郡属兖州地界,他此生的第一次出仕是始于黄巾之乱。

巨鹿人张角因朝廷苛捐杂税,加上全国又出现蝗灾、大旱等天气,连年收成不好,所以组织贫苦农民于光和七年的时候发动起义,当时声势浩大,兖州是黄巾军的重要战略地区,所以黄巾军侵扰的特别频繁,为此当时的泰山豪强鲍信招合徒众,以求自保,而于禁也在其中。

于禁早期附从鲍信镇守兖州,兖州牧刘岱败于黄巾党被杀,陈宫与鲍信拥曹操做了新兖州牧,从此于禁归属于曹,他的前程开始放光。

起初于禁不过一小喽罗,“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都伯就是小队长,隶属将军王朗(不是“三公有疾”的司徒王朗,此王朗时为会稽太守),王朗大胆地把于禁推荐给曹操,并称于禁是块儿大将的料。

一番面试后于禁升级了:拜军司马,陷阵都尉。于禁成了大队长(曹操此时不过一州牧,都尉已经是中上级军官了,低于折冲校尉夏侯惇、厉锋校尉曹仁而已)。于禁能力突出,所以每战必用,从征吕布、斩刘辟、黄邵、破袁术将桥莛、乐就、李丰、梁纲等,战功丰硕!

最终,于禁靠着赫赫战功成为的曹营五子良将之一。然而却因为一场败仗,让他过往的功绩变得暗淡无比。

关羽三万大军把曹仁几千人围困在襄樊城内数月,曹操让于禁统领七支部队,共三万多人前去解救。于禁刚到樊城安顿好部队,倾盆大雨却一连下十多天,汉水暴涨,水势高达数丈,于禁的整个七支部队全都处于深水之中,洪水中兵士各自奔命。

此时的于禁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说是战争,其实是老天爷跟于禁的战争,于禁毫无脾气地完败给了老天爷,于禁就这样在洪水中被坐收渔翁之利的关羽擒降。

庞德作了无谓的抵抗,最终被关羽擒杀。罗老爷子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把樊城之战、水淹七军写得与真实历史大相径庭,面目全非。庞德浑身是胆,奋力搏杀,刚烈神勇。于禁临阵怯战,重度缺钙,可怜求降。关羽神机妙算,巧引特洪,淹没七军。

《三国志》描写襄樊之战的过程极其简略,个中胜负的真实原因已经搞不清楚了。不过,于禁兵败是确凿无疑的。只是,于禁为何束手就擒?作为曹魏的功勋元老,他为何如此这样?

看《魏书》中记载:

《于禁传》:“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尽没。”

《曹仁传》:“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

《庞德传》:“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

连司马懿都说:“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

可见于禁失败确实跟雨水有关,但是真的跟战守之失没有关系吗?“禁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于禁几乎没怎么交战就投降了。

小编斗胆揣测,跟庞德死战相对比,于禁心生投降之念,可能是他此刻算到了关羽不久会败亡,魏吴会联盟,这样就可以生还回国。于禁为将多年,对三国形势肯定了若指掌,尤其是自己身在战局,肯定会计算后面魏蜀吴三国在荆州的势力拉锯。

结果揣测出了上面的结果,再加上贪生怕死,当时的情况战也不能战,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于是决定投降,只不过没有想到这条回国之路会那么难走,而且回国之后是那样的不遭待见。

于禁一生征战,出生入死,为曹魏立下功劳无数,而晚年却得到了这样的结局,不可谓不悲哀。

在我们这个键盘侠丛生、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薄弱的时代,谁都能喊出一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没有经历过战乱时代的我们没有资格用现代的价值观看待于禁的一生。


刀墓手札


于禁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他东征西讨,为曹氏集团的发展与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襄樊之役中,于禁因一时疏忽,被因连日豪雨而暴涨盆溢的汉水淹没了七军,走投无路的他被迫投降了关羽。

是役,蜀国荆州守将关羽率大军围攻驻守樊城的魏将曹仁,曹操不得已派于禁等将领率七路大军救援樊城。于禁大军在荆州突遇洪水冲淹,溺死者无数,曹军大败亏输,史称“水淹七军”。于禁带残部在高处避水,遭遇荆州水军攻击,他被迫率数万归降关羽。

《三国志》记载,于禁兵败投降后先被关羽羁押,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得手后,他又被孙权软禁在江东。曹操病故后,孙权为了集中力量对付急欲为关羽报仇的刘备,于是想示好曹魏,以改善吴、魏的关系,于是把于禁作为战俘还给了魏国。回到魏国后,新继位的魏文帝曹丕对于禁的投降行为非常鄙视,对他战败后没有自杀殉国的行为表示不满,还经常当众用庞德战败后宁死不降、壮烈杀身成仁的事迹羞辱于禁,于禁羞愤异常又百口莫辩,导致他心情长期灰暗、压抑,后抑郁成疾,不幸死去。

于禁不仅只是输掉了一场战役,还输掉了自己的一世英名,甚至输掉了自己的后半生。其实,身经百战的于禁绝非贪生怕死之辈,他之所以投降关羽,恐怕是感觉到大势已去,再战无益,还有替自己手下那些在大洪水中劫后余生的弟兄们考虑,所以才放下尊严,归降关羽的吧?

同时,于禁身为三国时的一代名将,身负重托,率领七路大军救援曹仁,却为何被久攻樊城而不克、将士疲惫不堪的关羽打的一败涂地的呢?

表面看,于禁之惨败是因为天降大雨、汉水暴涨淹没了七军所致,那为何大水只淹曹军,关羽的荆州军也在附近,却为何安然无恙呢?

于禁是北方人,精于骑射,却不谙水战。他率七军远道来援,却不知南方的山川地理、气候特征与北方有很大的不同。一到雨季,遇山洪暴发,南方的河流涨水很快,大军扎营在地势低洼处是非常危险的,而且于禁率军到水网密布的荆州后没有搜集一定数量的船只以防不测。身为大将,应该因时而动,因敌而变,于禁却没有考虑到这些,遂导致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更要命的是,于禁率大军抵达荆州后,并没有立即投入战斗。兵贵神速,于禁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知何故,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挥兵进攻关羽的疲惫之师,而是观望、拖延了个把月,不仅贻误了最佳战机,还等来了一场滔天洪水,导致七军遭受灭顶之灾。

《三国志》记载:“秋七月,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曹操七月就派遣于禁率七军开赴樊城,而于禁抵达荆州后却扎营观望,没有立即发动攻击,而汉水直到八月才泛滥成灾的。

假如于禁率魏军到达樊城后,立刻下令对关羽的围城部队发起攻击,他的胜算很大。因为当时刘备进取西川,已经带走了差不多一半的荆州兵马,于禁带来的七路大军加上曹仁的樊城守军,里应外合之下,在数量上对关羽绝对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关羽将军队部署在樊城外围,没有可靠的防御工事作依托,面对于禁和曹仁的内外夹攻,蜀军是抵挡不了多久的。

问题在于,为什么在名将于禁的指挥下,曹军没有将优势发挥出来,反而被相对弱势的关羽打得一败涂地呢?除老天帮忙外,于禁和曹仁都犯了不小的错误。

曹仁在樊城率部精血守城,打得很顽强,关羽损兵折将,损失不小,但他志在必得,就是不撤围。于禁进军到樊城附近时,不想一到就和关羽拼个鱼死网破。毕竟被围困的曹仁是唱主角的,所以于按兵不动,想观望一番再做决断。

曹仁与关羽鏖战已久,当然也把希望寄托在于禁带来的生力军身上,他也是不愿开关门首先出城与蜀军拼杀。双方都在打着小算盘,但两人都未算到,拖来拖去,还没等到和关羽决战,却等来了一场吞噬一切的漫天巨流。

有人分析说,曹仁、于禁官职相当,地位一样,没有上下级关系,彼此又没有私交,关系一般,缺乏感情基础,因此都在计较个人得失,只考虑保存实力,大局反而被撂在一旁,所以双方都不愿牺牲个人以及小集团的利益而去无私帮助对方。

曹操是权谋高手,但这次救援行动,他却在人事安排上出现了失误。他应该将整个荆州战区的指挥权交给于禁,或者交给曹仁,这样就不会出现令出多门、行动不统一、相互推诿扯皮的不利情况了。

后来,曹操改派徐晃率军来解樊城之围,曹仁吸取了第一次救援失败的惨痛教训,所以他率守军浴血拼杀,死撑到底,最后和徐晃内外夹攻,逼退了关羽,总算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守博弈。从徐晃救曹仁的记载,或许能找到导致于禁失败的的一些蛛丝马迹来。

于禁的失败、投降并不是单纯的军事失利 ,更不是他无谋无勇或不懂地理,而是由于他和曹仁配合不畅,相互观望、推诿所致。由于两人都寄希望于对方先出兵关羽硬拼,因而都消极避战,以保存实力,最终耽误了稍纵即逝的宝贵战机。就在双方拖延、犹豫、观望之际,天降大雨,汉水猛涨,水淹七军,遭受惨败的于禁被逼率众投降关羽。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只能说历史对待于禁真不公平!

东汉末年可以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图画,在这段以乱世、英雄、战争、谋略为主题的画面中,最为出彩的莫过于各种战场厮杀。



三国时代的武将上战场厮杀,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有力战而死的,能得到对手的尊敬,也有缴械投降的,也并不会被人指三道四看不起,甚至还能得到重用。

关羽投降过曹操,却成为了后世忠义的象征。

张辽也归顺了曹操,甚的重用,跟随曹操东征西战。

还有许许多多的降将,也没怎么有过骂名,凭什么唯独于禁投降了就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了,不公平!


农村第三代农民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率军攻樊城,当时樊城是曹操治下,曹知樊城之重,派大将曹仁守之。

曹仁抵挡不住关羽,向曹求急,曹操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去救难。

岂料,秋八月,阴雨绵绵,汉水暴涨,水深平地,五六丈深。

于禁七军皆被大水淹没。


关羽水淹七军,曹魏五子良将于禁投降关羽,当时关羽威震华夏。

当时之势,就连一世枭雄的曹操,也在考虑躲关羽之锋芒,欲把都城许昌迁往他处。

可见以于禁一人之力,免大祸于斯实乃以卵击石。

于禁之投降,为一时之宜。忠曹爱魏之心并未降关而去。

因此,日后,历尽波折,还是回到魏国,又被魏所用。

于禁因这一污点,终身蒙羞,而之为死。

惜乎!天意!事意!人何以堪?

欢迎你的光临,欢迎你再来做客

给你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大同说史


“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自身辨曲直”,虽然都是投降,有些人的投降是对国家,或者原来势力的辜负,比如糜芳,博士仁,这叫叛徒。而于禁这种,就像司马懿说的,因为连降大雨,被水淹了,非战之罪,于禁被困在山坡上,关羽坐着船就把他们擒了。所以于禁的投降不是叛变,没有辜负曹操,但是有损自身气节。关羽曾经也在下邳战败被俘,投降曹操,一样是尽力之后被迫投降,没有辜负刘备,有损气节,关羽后来复投刘备,算是保全气节。同样情况的还有李陵,箭用完了,又没有后援,李陵特别纠结,是自杀还是投降,甚至投降后想过刺杀单于。同样的,尽力了,没有辜负国家,但是损失自己气节。于禁对于曹魏屡立战功,如果说他的投降有什么过错,那就是没有给别人树立忠义的榜样,站在曹操曹丕的角度,于禁是有错的。


麦地传奇


唉,三国降将极多,只有于禁是最苦的一个。。。个人感觉有这几点原因。


1吾知禁三十年,何以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曹操所说)跟一个厚道的主子多么重要啊!

2于禁被擒的时候,官拜左将军,当时来曹操军中,算是很大的官了,庞德一个新来的将领都宁死不降,于禁这个个重要人物投降,这对曹操打击很大!

3于禁刚毅不二,让一个刚毅正经,一丝不苟,执法严明的人投降,肯定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个人感觉是为了保全手底下人的性命!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啊!


熊大宝儿


1.先从庞德说起,话说魏王听了于禁汇报后,是真怀疑庞德忠诚,但曹操何许人也及其擅长驭人之术,对庞德先怀疑后抚慰安抚,庞德深受感到,回到家里,立即命人做好一口棺材。把棺材放在正堂,当众举杯说:“我受魏王深恩,必当以死为报。我此去襄樊,挑战关羽。这口棺材,不是给他准备,就是给我自己准备的。绝无空棺而还的道理!”众人皆垂泪相送。庞德一见关羽跟打鸡血一样誓要把关羽擒下,激战百回不分胜负(打鸡血潜力被激发空前的庞德与威震天下神一般存在的关羽),次日,庞德炸退使拖刀计,放冷箭,一箭正中关羽左臂,正要回马斩关羽,却听到鸣金收兵之令,为何收兵且从下面说下


2.主帅于禁说:“魏王早有戒令,关羽智勇双全。他虽然中了将军一箭,我担心其中有诈,故而收兵。”于禁看似在表面上救了关羽,实际上是出于对庞德的嫉妒。关羽名震天下,多少勇猛之将见了他都是有点心虚。曹操的众将,都难忘在华容道上关羽刀下逃生的哪一幕,每个人都有心理阴影。今日如果真让庞德这个无名小卒斩了关羽,立了大功,定会名镇天下,那么这些老臣宿将的颜面真是要无地自容啊。


3.上面说到于禁妒忌作怪,用所谓的“魏王早有戒令,关羽智勇双全。这一潜规则公事公办实则妒忌……后面就有水淹七军了 关羽从此威望达到人生极点。

4.关羽冷笑道:“你向来知道我神威,怎么敢率兵前来攻我?” 于禁俯首道:“我哪里敢和君侯对敌。只是上命所差,不得已才来啊。” 关羽手绰长须,哈哈笑道:“我杀你,不过是像杀一条狗罢了,白白玷污我的宝刀。”当即命人饶过于禁不杀,解赴荆州大牢中监押。



5.至于于禁投降以及投降后的生活,关于投降一种是说于禁顾虑数万将士生命一种是说于禁年纪大锐气消磨殆尽 ,自然而然的。后来荆州被孙吴占据,于禁到了孙吴,后来曹丕称帝于禁被遣送回国,奉命守护曹操陵墓。曹丕遣人将于禁战败乞降等事画于陵壁,于禁看后惭愧发病而死。我认为于禁还是忠诚于曹魏的,迫于无奈而投降,收监大牢隔绝外界信息,放出消息于禁投降震慑曹魏军心,最后羞愧而死……我想用《镇魂街》里于禁说的最多的话“末将于禁,愿为曹家世代赴汤蹈火”,不知头条君们怎样认为,欢迎讨论!



种花家老表兔


唉,三国对于禁不公平,因为三国时代,遍地降将,唯独于禁被骂,这不公平,但做个对比,似乎又很合理。

那些说为部下的,我不认可,关圣帝君以善待士卒,爱惜百姓闻名,就算于禁不降,帝君也不可能杀降卒,然后对大部分降将做个对比。

三国时代除吕布外,降将无非三种,第一种被擒而降,另一种主动投降,而关圣帝君属于第三种,报恩不降,曹操擒关圣帝君回去而不杀,关圣帝君直接言明,你不杀我,我必报不杀之恩,但绝不留下,杀不杀你看着办了,这种降将,算得上一种奇葩吧,至少古今没找出第二个这种投降的。

在说于禁属于哪一种,于禁属于被擒而降,这种降将占据了三国时代百分之九十以上,但为什么唯独于禁被骂?

因为在被擒而降的战将里,于禁又属于一种奇葩,被擒而降的经典人物有张辽,徐晃,庞德,太史慈,张合,马超,姜维等,这些降将和于禁一样,被擒而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被擒之后对新主建功立业,绝不二降。

唯独于禁,降关圣帝君后毫无建树,帝君兵败后又回曹魏,这样看,于禁似乎有点不道义啊,但当时的情况也不允许于禁为帝君建功,这样看于禁又很无辜。

对于禁,只能说,他绝不是怕死之辈,求荣之徒,但他为什么投降?这是千古谜题,说为将士,对关圣帝君明显不可能,就算他以死明志,帝君也不会杀降卒,但他却又投降,会不会是缓兵之计?有可能,但真相如何,只有于禁自己知道。

另外,曹操那句反不如庞德邪,才是于禁晚节不保的关键,试想一下,如果曹操没说那句话,还有人会认为于禁怕死吗?


龍11914785


于禁这个人,历史上无疑是一个悲情人物。

其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战勋无数,更被拜为“五子良将”。 然而他一生的耻辱,却定格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于禁受曹操命令驰援,却因天降水患在败给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关羽,尔后投降。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却被时已登基的曹丕羞辱,同年去世,谥曰厉侯。

于禁晚年辗转并叩首于魏、蜀、吴三方势力,在某种意义上,他才是名副其实的“三姓家奴”。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可叹。

那么,回想当年令于禁身败名裂的襄樊之战,他为何要执意投降关羽,而非慷慨殉主呢?

我们一般给出的解释无非四个字,贪生怕死。但事实真是这样吗?不妨拨开史料,从以下两段记载捋一捋可能的真相。

第一段资料,出自《三国志·魏书第十七》,当时曹操讨伐叛将张绣,胜负未定。于禁整饬军务,“未至太祖所,道见十馀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

也就是说,于禁在路上发现十多个衣衫不整的伤兵,一问之下,方知是青州兵打家劫舍。这青州兵原是黄巾贼,后来投降了曹操,被整编。但这伙人比较放肆,经常乘机抢劫。于禁一听原委,勃然大怒,并将青州兵带头闹事的相关责任人缉拿归案。

通过这段记载可知,于禁对于自己部下是相当爱护的,甚至不惜和同僚翻脸。

第二段记载,出自《三国志·吴书第九》,“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擒)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在这段资料中,我们发现,于禁投降关羽之后,关羽收编其数万部众,后因军中缺粮,打起了孙权粮仓的主意。这也成为了关、孙交恶的一个导火索。

把两段记载整理在一起,我们似乎隐约看出当时事件的真相。关羽水淹七军,于禁见大势已去,为保护部下性命,不惜委曲求全,屈膝于关羽之下。作为投降条件,关羽需保证数万降卒的身家性命。对于关羽的人品,曾在曹营一起共事过的于禁是相当了解的(“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三国志》),基于此,于禁才大胆地做了这个将他永远钉在耻辱柱上的投降之举。当然,关羽也是言出必行的真英雄,后为了数万降卒的生计,不惜贸然动了孙权的利益,最后落得身首异处。

遗憾的是,于禁的良苦用心终不为世人所理解,最后气郁攻心而亡。


白马晋一


于禁率庞德领七军解樊城之围与战关羽,北军不谙荆襄天气,被久居荆州的关羽借用天灾打败七军。

东汉未年军阀们都有严格甚至残忍的束约士兵纪律。即主将阵亡,亲兵逃生者皆斩。

于禁败非战之罪,乃天灾所致。若其作为主帅不降,士兵即便一部分开小差而降,士兵家属亦将被后方问责牵连。另一部分不降者必战死。于禁必是以牺牲个人名节而保全三万余兵士及后方家属选择的无奈之举。另于禁必度想:以关羽曾被擒而降且曹操任其归旧主,关羽也应该效曹操之举。于禁降关羽绝不可能是演义及影视剧的奴颜卑膝的形象,一定是有条件的,即不助羽攻魏。然作为将军不攻难道去攻盟友孙权?于是关羽必是软禁于禁于荆州。

于禁降关羽的骂名是在错误的时间段降而造就的。以于禁度曹操必不为难其家属,度准确了,却不料曹操大限到了,曹丕可没有他爹的智慧及度量;其次天下大势其时已是三分天下,天下态势已明朗,于禁欲步关羽立功后归旧主已成泡影,没有平台。

于禁作为一代名将,欲助曹氏夺取天下,不扩展军事天文地理知识,是其败军的主责。东汉未年的来约军人的连坐法又彰显于禁仁人的一面。于禁降关羽最终羞死,可叹可悲却不可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