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照顧他47年,日本報答方式令人唏噓感慨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照顧他47年,日本報答方式令人唏噓感慨

推薦語:收留日本傷兵的河南農民後人,47年後來到日本,猜猜日本人如何對待他。曾經的我們飽受戰爭的摧殘,當我們國家走上強國之路以後,我們也是以德報怨寬容的對待這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國家。"以德報怨,仁者之心"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即便是在抗日戰爭,中國人對日本人最仇視的時候,看到日本傷本還是有很多國人動了惻隱之心,救了他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位收留了日本傷兵的河南農民,時隔47年的時間,當這位農民來到日本以後,日本人會是怎樣的態度呢?

日本帶給中國的巨大傷害

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向中國發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侵略戰爭。大家都知道在這場戰爭裡面我們國家是受害國,但是日本政府竟然堂而皇之的表示自己的侵略是正義的,還在教科書上

篡改侵華戰爭的歷史,企圖混淆那些不知道真實歷史的日本人。面對這樣的人,中國人真的倍感失望,這場侵華戰爭持續了14年的時間。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照顧他47年,日本報答方式令人唏噓感慨

日本人殘酷血腥的剝奪了太多同胞的生命,"南京大屠殺""慰安婦"都讓我們觸目驚心,中國被欺辱的歷史也達到了最高潮。在場戰爭日本人泯滅人性,他們的所作所為深深烙刻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靈魂裡,沒有感同身受過的國家是沒有資格去為日本辯解,沒有辦法去體會我們被傷害和摧殘的心。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照顧他47年,日本報答方式令人唏噓感慨

這種國破家亡帶來的恨意是絕對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的,當時河南一個農民對待日本兵的態度和做法引起了很大的質疑。抗日戰爭最後以中國的勝利告一段落,戰敗的日本士兵回到了日本,但是因為當時日本士兵在中國的數量過於龐大,撤退的時候非常急,有有很多的傷殘士兵被日本軍隊視為是累贅,被丟棄在了中國。這其中有一個叫做石田東四郎的日本士兵被無情拋棄在了中國。

抗日戰爭結束,傷兵被農民收養

在戰爭還沒有發動以前,石田東四郎本事東京農學院的一名畢業生,但是後來戰爭爆發,他徵兵參與了侵華戰爭。戰爭結束以後,因為參戰過程中腦袋受過傷,石田東四郎失去了記憶,淪落為乞討者,四處流浪。1946年河南的一位農民孫邦俊如同往常一樣,到鎮上去賣貨。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個穿著破爛的日本軍服乞丐,周圍人對這個日本人都特別的敵視,不給他吃的,想活活餓死他。看著這個瑟瑟發抖的傷員,孫邦俊動了

惻隱之心。孫邦俊給了他兩個窩窩頭後便離開了,哪知這個日本傷員一直跟著孫邦俊到了家裡,還跪倒在地求孫邦俊收留自己。孫邦俊心腸軟,雖然日本人侵略我們的國家,但是畢竟戰爭過去了,他收留了這個日本傷兵。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照顧他47年,日本報答方式令人唏噓感慨

鄉親們對於孫邦俊的行為都非常的不理解,還責怪他,但是孫邦俊不為所動。慢慢的街坊鄰居也都接受了這個日本人,後來石田東四郎患了病,孫邦俊還四處籌錢給他治病。石田東四郎的病治好了以後,孫邦俊欠下了百元的債務。由此可見這個老人是多麼的善良,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孫邦俊老人在自己臨終之時還交代孩子一定要好好照顧石田東四郎,幫他找到日本親人。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照顧他47年,日本報答方式令人唏噓感慨

皇天不負苦心人,在1991年,日本使團訪問中國的時候,孫邦俊的兒子孫寶傑把石田東四郎的照片給了日本使團,之後使團把照片帶回了日本,並且刊登了出來。在群策群力之下,石田東四郎找到了自己的親人。1992年日本使團再次訪問中國,孫寶傑帶著石田東四郎一起去見了日本使團的訪華成員,當時侵華日軍的老兵認出來石田東四郎。在和老兵的交談之中,石田東四郎知道了自己還有一個弟弟。得知哥哥沒有死,石田東四郎的弟弟非常激動,流落異國他鄉的石田東四郎也在47年以後回到了自己的國家,找到了自己的親人。

收養之恩,感天動地

這一份恩情石田東四郎一直都記得,後來孫寶傑到日本,也受到了空前的歡迎和禮遇。孫家人的善良讓日本群眾深受感動,這樣大公無私的善意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來到日本的孫寶傑幾乎每天都被各個團體和人家邀請,在日本孫寶傑體驗到了如家一般的熱情,這些都是當年他父親結下的善緣。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照顧他47年,日本報答方式令人唏噓感慨

後來當秋田縣的縣長見到孫寶傑的時候,還特意對侵華日軍的罪行表達了懺悔和歉意。為了感謝孫家的善意,日本在孫寶傑的老家捐建了學校,植物園…這些都是孫邦俊一家善意開出的果實。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照顧他47年,日本報答方式令人唏噓感慨

誠然因為戰爭我們受到了很多的傷害,但是歷史已然翻篇了,我們最需要做的是強大自己,不是揪著過往的事情

斤斤計較。在那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落後就要捱打。日本人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是不可彌補的,但是新一代的日本人又有什麼罪呢。當時在侵華戰爭裡面的日本兵都多少是迫於無奈,他們只是被政府矇騙。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的我們要追求的是和平,是發達。

總結:像孫邦俊老人家這樣的善舉,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如果人人向善,就是世界和平!中國人善良的一面體現的淋漓盡致,這也說明中華民族整體是熱愛和平的,沒有鄉親們的理解,這個日本人也不可能活下來。同時這家中國人家風好,老人去世時囑咐下的話,後人能照辦,感動了日本人,樹立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形象。我們要把中華的傳統美德不斷的傳承下去,也期盼我們的國家能夠變得越來越好!對於中華的傳統美德,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時代的進步和歷史的變革,我將與你同在!

參考文獻

《抗日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