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打好防汛抗旱準備戰

未雨綢繆,打好防汛抗旱準備戰

雲龍區應急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對雙豐社區荷葉壩進行隱患排查。 通訊員/汪醒 攝

株洲日報記者 馬文章

通訊員/肖瓊 顏壽樂

3月28日,我市提前4天進入汛期,一場“大考”即將來臨。

其實,早在3月25日,我市就召開了防汛抗旱準備工作調度會,研究部署2020年防汛抗旱各項準備工作。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務必要克服僥倖思想,認真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和“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的總體要求,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項準備工作。

降雨比歷年同期偏多近四成

我市受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影響,容易發生“雨多易澇、久晴則旱”情況。同時,防汛抗災點多線長面廣,加上山洪地質災害防禦、江河湖庫防守、城市防洪排漬任務較重,任何一個環節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管理不嚴、排查不力,都有可能引發大災害。

從氣候趨勢看,以2019年為例,汛期較常年提早26天。其中,7月6日至9日全市平均降雨250毫米,茶陵、攸縣降雨(茶陵374.8毫米,攸縣362.7毫米)創任意三天累計降雨量歷史極值。

對比歷年同期的降雨數據,今年以來,全市累計平均降雨量達到456.5毫米,偏多38.47%。今年,我市前期降雨總量偏多,後期不確定性也相應增多。

“一辦九組”協同作戰,形成聚合力

防汛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全面性工程,需要各成員單位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盡職盡責、協同作戰,形成防汛抗災強大合力。

思想認識是做好防汛工作的第一道“堤壩”。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兩個堅持、三個轉變”和“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的總體要求,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著眼於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3月23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以下簡稱為“市防指”)下發了《2020年市領導和市防指成員單位聯繫縣市區防汛抗旱工作安排方案》,根據統一部署,市應急管理局發揮聯絡部、參謀部、作戰部作用,指導、督促各部門做好防汛抗災工作。各級各部門按照“管行業必須管風險防範、管行業必須管應急救援”的原則擔起主體責任,主動適應職責調整變化,防止責任空擋,確保汛期上下指揮對口。

實踐證明,防汛抗災關鍵在“防”,根本靠“做”。

市委、市政府明確今年防汛抗旱“五個確保”目標任務,要打好防汛抗災這場大仗、惡仗、持久戰,需要各級各部門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共同構築洪旱災害防禦的銅牆鐵壁。

當前,我市健全機制聚合力,大力推行市級領導聯點包片機制、縣市區行政首長負責制。防汛應急響應期間,市防指下設“一辦九組”,在市防指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目前,各成員單位正在全面完成應急預案修訂工作並報市防辦備案。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市防指各成員單位在堅持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班加點補齊防洪排澇工程短板,以水庫、水電站、在建水利工程和涉河工程為重點,開展度汛隱患排查整治。目前共排查整治隱患388處,投入1100萬元啟動“一江兩水”堤防管養專項整治行動,認真抓好水利部、省水利廳有關專項檢查交辦問題整改。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目前,市防汛物資儲備站已按照定額儲備的要求,並根據株洲防汛搶險的實際需要,儲備了抽水泵、編織袋、編織布、格賓籠、救生衣等10多種防汛物資及設備。全市水利行業共儲備了約1500萬元物資設備,同時簽訂了近1300萬元的代儲協議,包括砂卵石、塊石等,基本滿足了全市防汛搶險的需求。

細節決定成敗。防汛工作務必要突出防禦防守重點,成竹在胸才能掌控全局。我市正加快建設強基礎,立足長遠鋪排項目,著眼當前推進項目,加大投入保障項目,實施防洪排澇薄弱環節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鋪開水利建設項目2568個,水毀水利工程修復已完成80.5%。

一支“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的應急救援力量是防汛搶險的根本保障。目前,全市已組建搶險隊伍和專家隊伍319支、1.4萬餘人,迅速集結了53名專家組成防汛搶險技術支撐組,關鍵時刻承擔“智囊團”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