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區田家灣新型生態社區規劃方案出臺

薛城區田家灣新型生態社區由棗莊錦潤實業有限公司承建,總投資35200萬元,該項目位於薛城區陶莊鎮京臺高速以西、十字河以東,原田灣村地址。

建設規模及內容:本項目主要實施前灣和田灣村整治和村莊改造,合村並居,建設高檔新型生態社區一處,根據區域情況,進行沿十字河區域建設提升工程,並依託十字河水域和農業生產設施,一併建設觀光旅遊區。

薛城區田家灣新型生態社區規劃方案出臺


薛城區田家灣新型生態社區規劃方案出臺


1、新型生態社區工程

規劃總佔地面積124864平方米(約187.30畝),總體規劃總建設面積1605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建築面積41000平方米,本次新建建築面積119500平方米。本次建設中,地上建築總面積103900平方米,主要包括住宅93300平方米,老年公寓、物業、幼兒園等配套服務設施用房7600平方米,配電室、水泵房等公用設備用房及公共服務用房30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15600平方米(地下儲藏室15600平方米)。總居住戶(套)數828套,總居住人口2484人。

(1)住宅建築

項目規劃設計中住宅佔總建築面積的80%,住宅以多層、小高層住宅為主,總戶數為828戶。

(2)配套服務及公共服務建築

主要為配套幼兒園、老年公寓、文化娛樂設施、物業管理用房、社區服務中心等,總建築面積10600㎡。

A、幼兒園

幼兒園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綜合樓(含幼兒生活用房、服務用房、供應用房等)和室外活動場地組成,其中綜合樓主體為3層,磚混結構。

B、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專供老年人集中居住,具備餐飲、清潔衛生、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是綜合管理的住宅類型。主體建築為二層,磚混結構。

C、村民活動中心

村民活動中心是為社區住戶提供健身、休閒交流的場所,主體建築為單層,磚混結構。

主要佈置羽毛球館、乒乓球館、棋牌室等。

D、社區衛生室

社區衛生室主要是滿足群眾普通疾病的診斷、治療,與生活區分開獨立設置。

E、社區服務中心及管理用房

社區居委會是辦公、開會、宣傳等場所,設有黨政辦公室、財務室、計劃生育辦公室及會議室和禮堂等。

(3)道路

A、道路組織形式

小區道路是住宅群內的主要道路,設計路寬7m,主要供自行車、行人、小型機動車及消防車使用。宅間路是通向各戶或各單元入口的道路,主要供行人使用,設計路寬3m。

B、步行道

小區內設有完整的步行體系,主要步行道寬1.8m,次要步行道寬1.5m-1.2m,路旁佈置

必要的綠化、遊憩設施、夜間照明設施。

C、停車設施

在小區入口處和小區路的兩側設置了停車位,在住宅的消極空間設置了集中的停車位。

2、十字河建設提升工程

(1)工程概況

本項目十字河建設提升工程,北起薛城區與滕州交界處,南到薛城與微山交界處,全長14.64km。主要實施內容為:河道治理長度3km,清淤土方量56250m3;綠道14.64km,護坡60000㎡。

(2)工程方案

A、綠道工程

結合十字河兩岸建設,形成一條綠帶,共同構築綠化空間。十字河綠道11.16km,拓

寬鋪設3.48km。北起薛城區與滕州交界處,南到薛城與微山交界處,全長14.64km。

B、河道疏浚工程

河道疏浚工程開挖範圍長3km。設計斷面依據近期治理規劃中確定的設計斷面。一般河槽底寬20~30m。初步確定對河道進行清淤0.5~1m,底寬不變。河道比降1:12000,清淤土方量56250m3。土方工程:河內土方施工以拖拉機配自卸式鏟運機施工,每隔60m佈置一條上堤馬道,馬道頂寬8m,採用循環作業方式,鏟運距離130m。土方施工前應修築上堤馬道,馬道坡度1:3.5,河道土方完成後在填平馬道恢復堤防。

C、濱河生態護坡工程

(a)主要功能

生態護坡上的植被可以大量的截留、降解城鎮地表徑流中的汙染物,而且水下的坡腳部分具有高孔隙率、多魚類巢穴,為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其他兩棲類動物以及水生微生物提供了棲息、繁衍和避難的場所,可以營造生物的多樣性,從而提高河流水體的自淨能力。

(b)駁岸設計

採用自然生態式駁岸,靠近河岸處設置淺水區,可種植水生植物以柔化駁岸;為防止河道沖刷,在易沖刷的河岸處設置土工網墊。

(c)堤坡主要採用砌石結構

護岸形式擬採用坡度1:1.25漿砌石護坡,每隔一段距離設下河臺階或戲水平臺,稀料石壓頂,設立欄杆防護。

3、配套觀光旅遊區工程

根據項目總體佈局,本工程主要依託十字河水域和當地的農業農田設施,開發佈局建設種植園、設施農業、田園風光區、兒童樂園等設施。工程的主要功能分區設施如下:

(1)設施農業園

園區建有以國產連棟大棚和現代溫室為主的現代化生產設施,主要種植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如小番茄、小黃瓜、草莓、並種西瓜、甜瓜、野菜等供採摘和園區餐廳所用。由可採摘的直銷果園、鄉村工藝作坊、鄉村集市構成。

(2)田園風光園

以老石扳鋪設田埂,並架設老式水車灌溉系統,其他包括園區內放養了部分家禽家畜,建有老式農工器具展廳、老式茶樓、木樓會議室、茅草亭、長廊、木製長橋、鄉村作坊等休閒項目供遊客觀賞、休憩。

(3)兒童樂園

農業園建有嘻水河,嘻水河水深在0.3~0.5米之間,河底密鋪鵝卵石,河邊種植荷花,並安裝了滑梯、漫步機、搖籃、鞦韆、組合訓練器、單(雙)槓等多項遊樂設施,還有摸魚池、吊床、露營帳篷等。

(4)科技示範園

以農業科技示範、生態農業示範、科普示範構成,以濃縮的典型農業模式,展示特色農業生產景觀與經營模式,建成當地農業高新技的術的科普教育基地。

(5)垂釣區

項目建有一個專業垂釣池和六個特種魚垂釣塘。

(6)素質教育區

主要設置自然作坊,作坊中有例如泥人坊、染布坊、紡織坊、草葉工藝作坊等。

(7)交通

(A)主幹道

主幹道與景區外部的道路結合組成道路網,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務功能。控制時速在20公里以內,設計年限為15年,設計寬度為9m,其中步行道為2米寬。

(B)次幹道

次幹路是主幹路與場地節點之間的連接線,解決局部地區交通,以服務功能為主。次幹道及支路設計年限為10-15年。次幹路的設計寬度為7m,其中綠化帶左右各佔1.5米。

(C)建設標準

道路基層為20cm厚塊石底層,道路面層為24cm厚、抗折強度4.5#的混凝土面層鋪,路沿石安裝50~120cm×15cm×35cm花崗岩條石。

(D)區內運輸及車位佈置

本項目擬設置地面停車位50個以及自行車棚2個。項目工作人員使用專用車輛運輸,

擬購置5輛專用車,由專門人員操作運輸遊客、觀光人員到指定位置。

(8)景觀綠化工程方案

充分利用地勢形成有變化的開放空間,將地方特色和現代生態農業融於景觀設計中。場地、道路鋪裝設計中要與自然結合。局部做親水平臺。植物以地方特色的鄉土樹種為主,以經長期馴化實驗,生長穩定的外來樹種為輔。整個用地園林化,建築空間與綠化有機結合,利用草皮、灌木、喬木等組合成各種形態及不同性質的綠化群落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