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好,有高效管理的統一更好

《三國演義》開篇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君主專制時代,國家總是陷入“分裂-統一-分裂”的循環。

中國歷史證明了這一點。西周後進入春秋戰國時代,以秦一統告終。至漢末又分為三國,然後三家歸晉。南北朝之於西晉,五代十國之於唐,又都是大一統之後的分裂時期。

世界歷史上也不乏類似案例。日本分裂的南北朝時代由室町幕府終結,緊隨著室町幕府的又是更加混亂的戰國時代。歐洲合久必分的情況較多,比如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

統一好,有高效管理的統一更好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一段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混戰時期

為什麼“分久必合”?

第一:統一有利於經濟。

首先,在農業社會,想要修建大型工程,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比如開鑿京杭大運河,統一王朝更有能力調配這些資源。

同樣的,資源是影響宏觀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資源越多,越利於經濟發展。對同一個國家來說,統一無疑比分裂可支配的資源更多。

其次,創新理論告訴我們,密集的社會會產生高頻的交流,更多的交流帶來更多的創新。這也是大一統國家相對於小國寡民的一個優勢。

此外,歐洲歷史上小國林立,而在當今世界,歐盟實行貨幣統一、內部取消關稅、貿易自由,對各會員國的經濟有利,整體抗風險的能力也會更高。

第二:專制時代最初驅動統一國家出現的動力來自統治者本身。

比如秦滅六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征戰不斷,想要確保自己的安全,那麼消滅所有對手就是最可靠的方式。當時人們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梁襄王問孟子天下如何安定,得到的回答就是“定於一”。

第三:大一統變成歷朝統治者的共識。

秦的大一統為後世樹立了一個標杆。認識到統一的好處,歷朝歷代的君主都以天下一統為目標,因此君主總是想盡辦法消滅割據或叛亂。同樣道理,一旦陷入分裂,總會有新的強權再度實現統一。

統一好,有高效管理的統一更好

南北朝時期,北周統一北方後有希望完成一統,最後被楊堅竊取了勝利果實

那麼為什麼又會出現“合久必分”呢?

第一:受技術限制,如何對龐大的國家維持有效管理,是古代社會的難題。

中國的大一統是中央集權的形式,也就是君主對國家進行全面管理,但是受限於通信、交通條件,這種管理效率不高,經常出現問題。

中央強勢,壓迫太緊,會出現起義,像秦、隋都是亡於暴政。

中央弱勢,管控不住局面,會出現割據、叛亂,比如晉朝各藩王爭奪大權導致的八王之亂。歐洲情況不同,但也有類似事例。神聖羅馬帝國曾陷入“大空位時代”, 就是因為沒有能服眾的皇帝,一些強大的諸侯甚至開始蠶食皇帝的直轄地。

第二:土地兼併。

伴隨著“分合定律”,中國古代常常陷入的另一個怪圈就是土地兼併。王朝初期,土地往往剛經歷重新分配,相對公平。幾代人之後,由於經營不善或天災人禍,破產者把土地賣給大戶,自己變成僱農或流民,加上一些大戶強行兼併土地,戶口變少。這就動搖了農業帝國賴以生存的賦稅、徭役制度,國力虛弱,地方分裂的傾向隨之抬頭。

比如唐朝實行兩稅法後,以土地、財產的多少為標準收稅,緩解了財政危機。然而唐末藩鎮問題太嚴重,朝廷無法收繳藩鎮的賦稅,因此無力削藩,無法削藩就更無法收稅,陷入惡性循環。

這個規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大組織有它的好處,但是一個組織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必須有與之相配套的管理體系,否則衰敗就是必然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