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葉集“林光”互補助脫貧

“梅子山上閃銀光,光伏板下白茶香,林光互補促脫貧,、村民致富有保障。”時下,這句順口溜已成為葉集區姚李鎮漫山紅村村民們的口頭禪。近年來,漫山紅村憑藉得天獨厚的山地自然資源,引進了有志人士來發展種植業、安裝光伏等,帶動村裡一部分貧困群眾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你們看,眼前這三千多畝山嶺,漫山遍野銀光閃閃,綠茶茵茵,它是俺們村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漫山紅村黨支部書記劉益林說。

六安叶集“林光”互补助脱贫

山嶺光伏亮閃閃 3月27日上午,記者在劉益林的帶領下,登上了汲東河畔的梅子山。到了山頂,極目遠眺,山坡上銀光閃閃,綠茶茵茵。 “以往,山裡來了一批又一批創業人士,種植了瓜蔞等經濟作物,但都因管理不善而‘流產’,出現了人走山空的狀況。”劉益林說,2017年3月,作為葉集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金寨金葉100MW農、林光互補光伏電站在漫山紅村梅子山落地生根。該項目總投資8億元,由金寨金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並於2018年6月份全容量竣工發電,每年給地方政府帶來可觀穩定的財政收入,是惠及百姓的惠民工程。 漫山紅村脫貧戶統計表顯示,該村2016至2017年度,在冊貧困戶109戶261人,2018年以來,通過產業扶貧、光伏扶貧、養殖脫貧等舉措,截至目前,已有232人成功脫貧。 照亮村民脫貧路 據光伏基地有關技術人員介紹,一期光伏區流轉的山地,涉及到該村小店、下山、中心、梅山等六個村民組247戶1024人。土地租金及青苗賠償合計3043萬元,人均收入2.7萬元,戶均收入12.32萬元。其中,為了讓貧困群眾儘快脫貧,對村民沒有種植農作物的空閒地與荒山坡,該公司一律按照青苗費補償標準,做到“沒見兔子先放鷹”,讓村民吃上一顆定心丸。 為壯大集體經濟,造福百姓,基地每年付給村裡5萬元,作為光伏產業土地協調費用,為發展村集體經濟增磚添瓦。基地在2018年用於光伏基地種植的白茶籽15萬斤,總費用600萬元。期間,光伏板清洗、土地整理、茶籽播種、除草施肥等日常管理,均優先聘請當地貧困群眾。為確保員工工資兌現,基地抽出120萬元專項資金,全部用於人工費用。每年可為村民提供200餘個就業崗位,而且每天工資不低於100元。 村民幹活樂悠悠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來,漫山紅村村民,依託得天獨厚的山嶺資源,把光伏板下種植的白茶,當做“搖錢樹”,把山崗作為“聚寶盆”。 “眼下,俺們村民到基地幹活,一能上山呼吸新鮮空氣,看看山上的美景,二能給白茶除草施肥,每天還能掙百十元錢,一舉兩得。”該村年逾六旬的村民李茂松說。在銀光閃爍的光伏板下,有不少中老年村民在緊張地忙碌著。他們都戴著口罩,有的在為白茶苗除草;有的在施肥,大家忙得不亦樂乎。“自打俺們山上安裝光伏以來,對俺們老百姓真有利,山上有幹不完的活,有掙不完的錢。”該村貧困群眾劉英高興地說。 為發展集體經濟,讓群眾增收致富。該村將依託原有的一個老茶廠,直接開展白茶加工生產。“充分利用老茶廠,等明年白茶開始採摘了,再進行茶葉深加工,繼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劉益民說。(程度厚 記者 程傳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