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地自然“同气相求”



清明养生 | 与天地自然“同气相求”

“斗指乙为清明,

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故名也。”


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时值每年4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乡村则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分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三候虹始见。

清明时节养生,重在与天地自然同气相求。注意饮食、起居习惯与气候相适应,对身体和精神都有益处。


清明养生知多少


1、防春瘟

清明气候还不稳定,偶有寒流侵袭,昼夜温差较大,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致病菌。春瘟预防方法:

  1. 注意居室通风,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2. 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少吃煎炒油炸的食物,少吃海产、羊肉等热性食物;
  3. 适当进行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4. 准备一件可随时穿脱的外套应对温度变化。


清明养生 | 与天地自然“同气相求”

春瘟是指春季常见的、具有传染性的热性疾病,包括流感、流脑、猩红热、麻疹、痄腮、风疹等,发病突然、热象偏盛、容易伤阴。


2、防哮喘

每年清明前后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期。清明时草木吐绿、百花竞放,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增多,容易引发哮喘。加之春季风沙、扬尘天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增加,同样会导致哮喘发作。

清明养生 | 与天地自然“同气相求”

对花粉及植物过敏的市民尽量不要去公园或植物园,如一定要外出,也应戴上口罩;出行时应选择好时间,一般来说,中午和下午空气中花粉飘散浓度较高,应尽量避免该时段出行。

另外,预防呼吸道感染也是预防哮喘的重要环节,应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3、慎食“发物”

清明时人体阳气多动,向外疏发,内外阴阳平衡不稳定,气血运行波动较大,稍有不当,就会导致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清明时体内肝气也特别旺盛,肝木过旺,乘克脾土,就会影响脾的功能,还可使人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物”是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此时食用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

应慎食的发物包括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还有公鸡肉、鸡头、猪头肉、鹅肉、驴肉、羊肉等禽畜类。


4、多食养肝之品

清明时宜多食枸杞、大枣、豆制品、银耳等对肝脏有益的食物,滋补肝之不足或预防肝脏功能下降。


清明养生 | 与天地自然“同气相求”

麦冬粥

麦冬

20克

粳米

50克

红枣

5枚

白糖

适量

做法:麦冬去心,用温水浸泡片刻后与粳米、红枣同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以文火煮至麦冬烂熟、粳米开花时,放入白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清心

适宜人群:肺、胃、心阴液亏虚所致的燥咳无痰、干咳咯血、心烦不眠、咽干口燥、胃脘热隐痛、纳少干呕、饥而不欲食等适宜服食。


清明养生 | 与天地自然“同气相求”

枇杷银耳汤

新鲜枇杷

150克

银耳

10克

红枣

5枚

做法:1.银耳用冷水浸发清洗干净,放入碗内加少量水,上笼蒸至银耳粘滑成熟;

2.选新鲜枇杷剥去皮,挖籽,切成小片待用;

3.洗净锅,放清水烧开,先下蒸好的银耳,烧滚后再放入枇杷片和白糖即成。

适宜人群: 适用于肺热伤阴,肺燥咳嗽不爽,肺结核等病症。


5、运动养生

清明时除了选择到户外散步、登山等运动外,还可以练八段锦来调节精气神。八段锦练就方法,请点击此处


6、情志养生

为了不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应学会调节自己心态,尽量使心情舒畅,努力做到心平气和,宽善待人,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综合整理、图文排版:院办


清明养生 | 与天地自然“同气相求”


仁爱精医 励志敦行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清明养生 | 与天地自然“同气相求”

清明养生 | 与天地自然“同气相求”

服务号 订阅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