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歲前,以下習慣得培養好,不然父母以後受累又受罪

教育專家常說,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六年,因為這個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還沒完全發展出來,對父母的依賴性也很強,父母的話很容易被他們聽進去。這個時期,父母給孩子立規矩培養習慣,孩子會很容易遵照執行。等孩子過了六歲,父母再管教很容易引發孩子的質疑和爭吵,執行效力就會大打折扣。

教育界還常常流行這句話“孩子六歲前父母費心、六歲後父母就會很省心”。其實說的就是習慣培養的力量。孩子六歲前,這些習慣得培養好,不然父母以後受累又受罪。

孩子六歲前,以下習慣得培養好,不然父母以後受累又受罪

整理與收納習慣:孩子有條理,父母省大心

每次去朋友家做客都要提前兩小時跟她打電話,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讓她有時間好好收拾一下。記得有次突然要去她家拿東西,推開門我都驚呆了,沙發上、茶几上、地上胡亂堆放著書和玩具,簡直無從下腳。朋友抱歉地說孩子從小就不愛收拾,每次玩了玩具或用了東西也不知道放回原位,說了也不聽,每次都是自己跟在屁股後面收拾。

如今孩子上了小學,書包課桌仍是亂得一團糟,自己一邊輔導作業一邊還得搞清潔,真是心累身累,不知何時是個頭。

孩子六歲前,以下習慣得培養好,不然父母以後受累又受罪

整理和收納習慣,從孩子兩歲多就可以培養。可以先讓寶寶做“送玩具回家”的遊戲,培養孩子的整理意識。不要小看這一習慣,孩子若從小有分類整理意識,對其思維也是種鍛鍊。以後孩子做事會更有邏輯性和條理性,這可是成功的特質之一。

況且,孩子若能培養出整理與收納習慣,等上小學家長就能省心很多。孩子的書架、書桌、書包都能自行整理不用操心,不僅節省了孩子找東西的時間,也節省了家長替他收拾的時間。

孩子六歲前,以下習慣得培養好,不然父母以後受累又受罪

常常感恩的習慣:避免將來“白眼狼”,父母少受罪

三歲前的孩子很知道愛爸爸媽媽,還常常會把好吃的送到媽媽嘴邊。這時候正是培養孩子感恩習慣的好時機。有些家長會把家裡好吃的好喝的先遞給孩子,孩子想要送給媽媽嘗,媽媽也總是說“你吃就行,我不吃”。家裡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孩子也就習慣了,慢慢會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行為,凡事只考慮自己不考慮父母。時間再長一點,“白眼狼”的潛質就會慢慢浮現。

想要杜絕孩子將來的白眼狼行為,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感恩習慣。具體表現在,父母要對孩子“有要求”。一方面要給孩子立規矩,打破規矩要有懲罰,這樣才能建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另一方面,當自己累了困了時,要學會變弱撒嬌,讓孩子對父母多付出一些,比如承擔家務或者給父母洗腳捶背。這樣也能鍛煉出孩子的責任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