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黃河龍門,是晉陝峽谷的出口,也是黃河的咽喉。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黃河流經此地,破山巒而出,瀉千里而東流,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兩岸均是懸崖斷壁,唯神龍可越,故名“龍門”。傳說為大禹在此劈山以洩黃河之水,故也稱禹門。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我們順著沿黃公路來到此處,眼前景象的壯觀、震撼不必多說,我心中只有一點疑問——


鯉魚真的會跳龍門嗎?

河水出龍門後,水面突然展寬,緩緩南流,與龍門水流迅疾、濁浪排空之勢迥然不同,因而給游魚上行造成不可逾越的障礙,傳說能夠遊過龍門者,便可化而為龍,所以有“鯉魚跳龍門”之言流傳天下。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三秦記》記載有大魚集龍門數千的神話:“每歲季春,有黃鯉自海及諸川多來赴之,一歲之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云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

因此,“鯉魚登龍門”成為吉祥用語。


中國人有多喜歡鯉魚

在中原大地,遠離海洋的中國人在很長時間裡,都把鯉魚視為上等食材。

早在《詩經》時代,鯉魚是一種貴价且美味的魚。比如《陳風·衡門》中就說到“豈其食魚,必河之鯉?”這裡指的是黃河鯉魚。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孔子喜得兒子,魯國國君也為孔夫子高興。於是,賞賜了一尾大鯉魚。孔子很高興,給兒子取名孔鯉。


跳龍門主角在這裡

然而,據考證,古人口中躍龍門的,並不是鯉魚。鯉魚雖然偶爾能跳出水面一米,卻並沒有洄游到河流上游的習性。真正的主角,可能是黃河中的另一種大魚,名為鱣[zhān]。

也就是中華鱘。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鱘魚是江海迴游性的魚類,體長約兩米,最大可長5米以上。在宋代之前,它們曾經繁盛於中國北方的大河之中。當它們集群逆流而上時,可以在岸邊看到壯觀的洄游。

別說,和鯉魚比起來,還真像條龍。

可惜黃河時常改道,明代以後,黃土高原的河道變得淤塞,鱘魚也失去了產卵場,慢慢消失於黃河之中了。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巧的是古時大鯉魚也叫“鱣”,所以古人就搞混了,傳為“鯉魚躍龍門”。

到了李唐王朝,“李”“鯉”同音,你懂的~ 皇室自然對這種魚青睞有加。唐·元弼還寫過一首《魚躍龍門賦》。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就這樣,陰錯陽差,小小的鯉魚揹負起了躍龍門的重任,也成為了人們心中吉祥的象徵。


魚躍龍門是假,韓城寶地生金

與龍門相毗鄰的韓城,恐怕是關中最具古風古韻的小城,也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六大古城之一。自古讀書人都把“鯉魚躍龍門”作為畢生所願,韓城也就成了人們心中的聖地。城中關於鯉魚的形象特別多,經常能見到精美的磚雕的“魚躍龍門”,還有剪紙、貼畫,隨處可見鯉魚元素。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不知是不是沾了龍門的福氣,韓城歷朝歷代文運昌盛,名人輩出:漢太史司馬遷開了個好頭,之後各種官員、詩人……宋、元、明、清四朝,韓城有進士115人,狀元2人,中舉人者數不勝數。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韓城名勝古蹟眾多,除了司馬遷祠,黨家村、梁帶村遺址、大禹廟、普照寺等景區也很值得一看。悠悠古城,司馬故里,濃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1遊客,在沿黃公路上,韓城可以說是一顆璀璨的明珠。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鯉魚是不是真的為韓城人民帶來好運氣,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乍暖還寒的初春,又有什麼比一道香噴噴的紅燒鯉魚更討人喜歡呢?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往期優質文章:

能夠跳龍門的,竟然不是鯉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