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封它为“天下名山”,它究竟为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动听河北

景忠山位于唐山市迁西县境内,清康熙帝曾御题"天下名山",此处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山。山上古岩峥嵘,苍松蔽日,峡谷清幽,云雾飘渺,1872级台阶直达峰顶,自然景观鬼斧神工,风格独具,素有"灵山秀色"之美称。


本期《动听河北》带您走进这里,了解故事里的景忠山。

爱家乡 游河北 发现身边的美 ——动听河北 | 康熙皇帝封它为“天下名山”,它究竟为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第六十期

这里流淌着多少名人的故事?这里的建筑是如何完美诠释“别具匠心”这个词汇?这里的风光不同季节有着怎样的旖旎?一起来聆听。


爱家乡 游河北 发现身边的美 ——动听河北 | 康熙皇帝封它为“天下名山”,它究竟为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讲述人

景忠山景区市场部经理 高鹏越

故事里的景忠山



灵山秀色

景忠山海拔610米,从山脚到山顶共有1872级台阶,盘旋于峭壁悬崖之间,延伸于苍松怪石之中,曲径通幽,移步一景。清代张太复有诗曰:“路指三屯外,青莲朵朵擎。万松穿石立,一径与天争。”


景忠山素有“京东名岫”之美誉,景区资源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自然景观秀美旖旎,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人文古建美轮美奂。


爱家乡 游河北 发现身边的美 ——动听河北 | 康熙皇帝封它为“天下名山”,它究竟为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景忠山钟灵毓秀,大美于藏,有“景忠八景”之称。它雄踞冀东,孤峰独秀,怪石嶙峋,苍松蔽日;有时浓云迷雾,笼罩山顶;有时山岚似纱,若隐若现;有时霞光如色,层林尽染;有时风吹林海,则吼起万顷松涛……从山脚通往峰顶的台阶,蜿蜒曲折,远望如长龙卧于青山翠岗之上。


初春,山花烂漫,鸟语花香;盛夏,浓荫蔽日,云雾缭绕;仲秋,层林尽染,满山披金;寒冬,雪压青松,银装素裹,一年四节皆是景!一株株古松,立于危岩绝壁之上,造型奇特,或直刺蓝天;或伸手拂云;或鸳鸯相抱;或虬枝盘曲,似人似物逼真入化……


爱家乡 游河北 发现身边的美 ——动听河北 | 康熙皇帝封它为“天下名山”,它究竟为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正如清朝学儒贾步瀛撰文《景忠山记》中所述“千态万状,巧绘之士未能描其万一也。圣祖仁皇帝御书‘灵山秀色’。瞻此美景,真是灵山,真是秀色。”


爱家乡 游河北 发现身边的美 ——动听河北 | 康熙皇帝封它为“天下名山”,它究竟为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声名鹊起


景忠山一千多年的发展史,积淀下博大精深的宗教历史文化。据县志记载,此山旧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阴山。


明天顺年间,蓟镇总兵府移驻三屯营时,按照四方守护神的名称,称其为朱雀山。后因山中建“三忠祠”,祠内奉祀诸葛亮、岳飞、文天祥三位爱国忠臣,人们取景仰忠义之意,又将此山改名为“景忠山”,并一直传称至今。


爱家乡 游河北 发现身边的美 ——动听河北 | 康熙皇帝封它为“天下名山”,它究竟为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明嘉靖二年,蓟镇总兵马永在山顶主峰建碧霞宫,奉元君像,为景忠山镇山主神。之后,曾在景忠山脚下镇守16年之久的著名民族英雄戚继光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缮。


从此,景忠山的香火日益兴盛。清初,顺治、康熙皇帝对景忠山格外垂青,他们曾六次登临景忠山,不仅拨给大量田产帑银,修复山上山下庙宇建筑,而且御赐十六斤四两的金娘娘一尊及四千五百余卷的《大藏经》一堂,成为景忠山镇山之宝,并传承至今仍有“朝金面”习俗。


爱家乡 游河北 发现身边的美 ——动听河北 | 康熙皇帝封它为“天下名山”,它究竟为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据《清史满文档案》记载,顺治立玄烨为太子,就是在景忠山问卜后而钦定的。景忠山被看作皇家寺庙,每议要政都来景忠山礼佛问卜。由此,声名鹊起,名驰天下。


人文古建


千年历史留下了美轮美奂的人文古建。自唐代开始,山上便建有三清道观等古建庙宇。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据史料记载,明代多位蓟镇总兵官先后组织修建庙宇,崇祯皇帝多次派人来山进行修缮。


清初,顺治、康熙两位皇帝更是数次拨付国库帑银,把景忠山当作皇家寺庙来修建,终使景忠山形成了“庙宇七十二,金面百六尊”的山顶、山中、山脚三大完整的建筑群。


爱家乡 游河北 发现身边的美 ——动听河北 | 康熙皇帝封它为“天下名山”,它究竟为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里既有恢弘的皇家建筑,又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古建庙宇,既有碧霞宫、真武殿、玉皇殿等道教建筑,又有御佛寺、圆通禅寺等佛教建筑,还有三忠祠等儒家建筑,后又新建体现景忠山特有文化的宝鼎文化园、安坐金娘娘的北方第一金殿、获得基尼斯记录的万福路等人文景观。所有建筑依山就势,规制各异,无不体现着独具的匠心。

爱家乡 游河北 发现身边的美 ——动听河北 | 康熙皇帝封它为“天下名山”,它究竟为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景·秀冀东,忠·承古今!景忠山欢迎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