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興醫工程:打造醫學“高峰” 造福三晉百姓

  我省正視與先進省份差距,傾力提升醫療水平,強化科研能力,培育和引進高精尖人才,全力打造醫學創新生態,不斷開創醫學科技創新和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局面,奮勇前行,向著醫學“高峰”進發。在省委、省政府全力推動下,“136”興醫工程蓬勃發展,項目成果日漸惠及三晉百姓。以全省科學技術大會的精神為指引,省衛生健康委將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堅持轉型為綱、項目為王、改革為要、創新為上,圍繞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推動“136”興醫工程提質增效。

  補齊醫療發展短板 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3月下旬,從山醫大一院傳來喜訊:該院多學科聯合完成我省首例超聲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患者不再承受開胸手術的風險,即可明確病灶性質。目前,國內開展此項高難度技術的醫院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醫療資源集中的地區。“作為我省‘136’興醫工程領軍臨床專科之一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引進了先進的超聲氣管鏡,聯合多學科首次在我省應用於疑難複雜患者中,使得我省患者足不出省就可以接受高精尖技術的診療,‘136’興醫工程的實施真正為群眾帶來了福音。”山醫大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任壽安欣慰地告訴記者。

  時間回到兩年前。醫療優質資源不足、特別是領軍專科、前沿技術、高端人才匱乏一直是我省醫療服務的“短板”,這也制約著我省衛生健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和醫療衛生服務的高水平提供。“在醫療衛生領域謀劃實施一項工程,打造一流醫學學科專業、醫學聯盟及平臺載體,提升我省醫療服務水平”,成為了從省裡到全衛生健康系統的共識。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實施‘136’興醫工程,打造在國內有影響力的重點專科和綜合醫院”,同年下發《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136”興醫工程全面提升醫療水平的意見》,明確提出了“136”興醫工程的主要內涵、主要目標、主要措施。“1”是緊緊圍繞全面提升醫療水平這一工作主線;“3”是全面推進領軍臨床專科、重點醫學實驗室和卓越醫學團隊三項重點建設;“6”是協同推進前沿醫療技術開發、醫學裝備保障、科技基礎平臺、國際醫學協作、專病診療中心、產學研成果轉化六個基礎項目實施,帶動全省優質醫療資源發展壯大。

  值得關注的是,科學決策、科學管理、科學督導一直貫穿著“136”興醫工程實施的全過程。我省聘請國內頂級醫療管理機構之一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院管理研究所,開展“136”興醫工程第三方獨立評估,客觀評估各領軍臨床專科在一定建設期內的階段性進展、存在的問題,確保正確的建設路徑和方向。

  優質資源快速增加 群眾看病就醫難題緩解

  按照省委省政府“聚焦優勢、聚焦需求、聚焦短板”的指示精神,經省內、省外和國家級專家“三輪會審”,先後遴選了山西白求恩醫院普通外科,省人民醫院腎內科,山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精神衛生科、神經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山醫大二院骨科、風溼免疫科、心血管內科,省眼科醫院眼科等10個領軍臨床專科。

  年近半百的賀文(化名)患風溼病多年,四處求醫,痛苦不堪。前段時間,她慕名入住山醫大二院風溼免疫科,經治療,症狀得到很大改善,她欣喜不已。由於診斷、治療均有難度,風溼病被列為疑難雜症。作為我省“136”興醫工程10個領軍臨床專科建設單位之一的山醫大二院風溼免疫科,正在與其他領軍臨床專科建設單位一起,勇擔提升相關醫學領域診治水平使命。

  “真神奇啊,一次手術,我就不用戴眼鏡了,開車、看電腦、看手機,樣樣清晰。”52歲的太原患者王旭峰(化名)激動地說。他近視800度,散光200度,自幼戴著眼鏡,近一年發現雙眼白內障,同時老花嚴重,看不清手機看不清人臉,嚴重影響生活,於2019年在省眼科醫院接受了飛秒激光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三焦點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手術10餘分鐘,就徹底摘掉了眼鏡。飛秒激光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白內障治療方法,省眼科醫院作為“136”興醫工程領軍臨床專科,積極引進並率先在省內開展該項技術,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隨著“136”興醫工程的全面推進,我省優質醫療資源總量快速增加,領軍臨床專科床位數淨增加564張,病區增至59個。投入163件國內外先進大型設備,引進開發ROSA機器人、手術導航技術等94項國際國內一流前沿醫療技術。建設遠程醫療平臺,對上聯通北京、上海20所三級甲等醫院,對下連接88所縣級醫院。建成“健康山西”預約診療平臺,註冊用戶達到430萬人,覆蓋人群超過1500萬人。

  一年多來,隨著工程深入推進,政策體制機制的集成活力、資源設備環境的集合優勢、學科人才研發的集聚效應日漸顯現,帶動著全省醫療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整體提升。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各領軍臨床專科外轉病人平均降幅33.37%,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效緩解。

  瞄準高質量發展 推動興醫工程提質增效

  我省注重對接高水平醫學機構,力促學科建設水平穩步提高。省政府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合作共建區域醫療中心,山西白求恩醫院被列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第一批試點;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合作共建4所醫院的8個專業。山西白求恩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吳華教授表示,“136”興醫工程與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目標一致,醫院將充分利用好這兩個平臺,相互聯動、相互依託、相互促進,開展更全面、更到位的互動交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為健康山西貢獻力量。

  省人民醫院實驗動物中心是我省首個達到國際水平的集動物實驗、飼養、生產於一體的實驗動物中心,以基因編輯技術、幹細胞培養技術、抗體構建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藉助“136”興醫工程的強大助力,目前已逐步構建起實驗動物體系,為省內外科研單位提供動物實驗平臺、實驗動物平臺及其技術支持,逐步成為科研工作專業而有效的服務平臺。“該中心除了開展動物飼育以及科研和教學,將逐步開放常規動物模型構建服務,科研課題協助服務、實驗協助服務等,待設備完善後,還將開展基因編輯模型構建服務。”中心主任黃波曾在美國從事科研,現在是醫院腎臟病亞專業遺傳性腎病學術帶頭人,腎臟病動物實驗室副主任,山西“三晉英才”青年優秀人才。他對中心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短短兩年時間,醫學科技創新平臺就實現突破發展,新建起8個院士工作站,依託院士專家團隊,精準培養學科青年骨幹81人。柔性引進國內外一流專家108人,其中長江學者5人、傑青4人、外籍專家12人。確定首批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6家,省級臨床醫學研究培育中心15家。科技成果實現量質雙升。各領軍臨床專科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6項、資助經費648.5萬元。共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36項、發表專著85部、發表國家級及以上等級論文520篇、獲得專利63項。全省9所醫院和24個專科躋身全國科技量值排名百強。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我省正在搶抓歷史機遇,堅持把“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作為檢驗建設成效的根本標準,以更開放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推動“136”興醫工程創新發展。(秦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