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負古人,後無愧於來者。《菜根譚》(56)

問祖宗之德澤,吾身所享者是,當念其積累之難;問子孫之福祉,吾身所貽者是,要思其傾覆之易。”

這是《菜根譚》裡的一句話,大意是說假如要問祖先是否有給我們留下恩澤,只要看看我們現在所享受的幸福就會知道,從而就要感謝祖先積累這些家業的艱辛困難;假如要問我們的子孫將來將來能夠得到什麼福祉,就要先看看自己給子孫能多少恩澤,假如我們沒有給子孫留下的多少恩惠,就要想到子孫勢必無法守成而致使家業敗落。

一點感悟,與君分享:

繼往才能開來。人生苦短,要做到前不負古人,後不愧來者,讓生命永續,就要做好繼承和發揚這兩方面的事情,財富如此,文化亦是如此,此即所謂的可持續發展。

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在《什麼是文化》一文中寫到:文化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中。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

人類在追求財富時也應該遵循尊重自然,因為尊重和敬畏自然是一種文化自覺的表現,地球資源並不是無限的,同時也是不可再生的,對地球資源的過度掘取和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必將帶來資源的枯竭和對地球生態環境的破壞,樹立“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在開發地球資源時要想著人類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是我們的先輩們代代相傳日積月累所形成的,在分享這些文明成果的同時要考慮如何使之發揚光大。坐在前人的樹蔭下,不能做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事,要思考如何給後人留下更多的精神財富,不能做拔根燒乾,絕後人清涼的事情。

我們在安然享受著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的同時一定要珍惜資源,如果我們今天所享用的所有都是以犧牲子孫後代的利益為代價所換取的,還能夠心安理得嗎?

前不負古人,後無愧於來者。《菜根譚》(56)


前不負古人,後無愧於來者。《菜根譚》(56)


前不負古人,後無愧於來者。《菜根譚》(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