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已经过时了吗?

武侠小说的没落,大约已经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2018年10月,金庸先生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

武侠,已经过时了吗?

金庸

自此,金、古、黄、梁,武侠小说四大家,都已经远去,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那是属于武侠小说的辉煌时期。

我上高中时,是05年左右,那时候,大陆兴起一股“新武侠”的风气,以《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为代表,出现了一大批大陆的新武侠作家,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北大才女步非烟(笔名)。

武侠,已经过时了吗?

新武侠作家-步非烟

她曾经这样说:

我们要试图超越金庸,革掉金庸们的武侠命,突破传统武侠小说堡垒,创作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

这一番充满“壮志”的言论,当然招来了非议,北大教授孔庆东当时就直言,“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未免为时过早……

步非烟女士的小说,我看过几部,风格与传统武侠,的确是迥然不同,加入了不少异域元素,若是第一次看,的确是很有新意。

我不是很喜欢她这种小说风格,但我理解她的这番“豪言壮语”,武侠小说,势必是要随着时代去变革的,要不然就只能衰落。

金庸、古龙等的小说,也是一种“新武侠”,是在民国时期的武侠、神怪小说基础上发展而来。而黄易的小说,又剑走偏锋,变得几乎“玄幻”了,但也算是写出了新意,写出了他的风格。

当时的一批新武侠作家,在创作上有着主动的求变意识,作品既有对于金庸们这些前辈的模仿,也有自己的新思考。

比如凤歌的《昆仑》,就是一部模仿金庸痕迹非常重的新武侠小说,但是作者在其中加入了“数学”的元素,塑造了一个擅长“数学”的主角,很多武功也与数学有关,读来使人感到新意,但是,整体的风格, 还是难脱金庸的窠臼。

武侠,已经过时了吗?

凤歌武侠小说《昆仑》

从如今的情况来看,很显然,步非烟女士的革命尚未成功,武侠小说的前途,已经十分不乐观。

网络时代,网络小说盛行,原本,这应该是武侠小说革新崛起的机会。但是……

以起点中文网为例,去“武侠”分类看看,传统武侠已经基本没有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了“系统”、“位面穿越”的武侠,这也是当下的流行,不怪小说作者这样写,况且,这种加入流行元素的写法,至少让武侠这个类别还继续存在,只是,在如今流行的“玄幻”、“都市异能”、“历史穿越”类型面前,武侠已经不堪一击。

我不禁想问,武侠真的过时了吗?

“侠”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

战国时期的韩非在《韩非子-五蠹》中这样写到: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为游侠们写了一篇《游侠列传》。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侠”的诞生,伴随着不容于正统的“原罪”,在古代,“侠”不属于庙堂之高,而是属于江湖之远的,重诺言、轻生死,因此而被百姓仰慕。

要问中国人,什么是侠?

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金庸先生的那句话: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侠”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救人于危难的义士,它的本质,是对于不公平的规则的一种反抗,是对于弱小的一种怜悯。

“侠”其实不受时代的局限,也不应该受时代的局限,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不平之事,就会存在“侠”,而这个侠,不一定是风尘仆仆的江湖侠客,他可以是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怀有一颗“侠义之心”。

所以,武侠不应该只是存在于古代和历史之中,“武侠”作为承载侠义的小说,随着时代发展,应该落入到新时代的社会之中,“武侠”不一定要飞檐走壁,“行侠仗义”也不一定是舞刀弄枪,“侠”的精神,才是最值得去仰慕的。

对于武侠小说来说,显然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内核”,也就是“侠”的精神,而不是局限于“武功”的招式。

国外的电影《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等,之所以将其翻译为“侠”,是因为这些电影的主角为了一个正义的目标,而对抗邪恶势力,所谓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些显然是符合“侠”这一标准的。

所以,对于我们的武侠小说作者来说,完全可以写出现代的“侠客”,现代的“武侠”故事,而不是局限于前人的窠臼,总在过去的历史里打转,步非烟女士所说的“革命”,我想在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为时不早了。

“侠”的精神不会过时,“武侠”的故事也不会过时,过时的只是“套路”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