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脾气再好的家长,陪小孩写作业都很暴躁?

殿下~


【脾气再好的家长,陪小孩写作业都很暴躁,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


陪孩子做作业是现在很多家长头大的事,特备是辅导小孩子做作业。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三更半夜被逼问“到底是什么关系”,更有甚者辅导作业逼得家长跳河,逼得孩子跳楼。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分析下这个疑难杂症。


先把问题分解一下:

暴躁的主角是:家长;暴躁针对对象:自己家孩子;暴躁发生的时间:辅导作业时。

一、首先从暴躁主角家长来分析:


1. 家长属于遇见什么事都容易暴躁的人吗?如果是,那么就此打住,赶紧去修炼情绪管理或者心理学相关的课程。或者继续每次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都暴躁下去。如果不是,请往下看。


2. 家长是属于比较容易控制自己情绪,不轻易暴躁吗?如果是,那么恭喜你,很多家长和你是同路人。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下自己在什么时候回暴躁呢?遇见困难的时候,结果不符合自己预期的时候,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希望的回报的时候,自己迫切想要得到却无能为力时,自己全身心付出被不理解时?在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的暴躁是基于哪一种情况呢?家长自己对号入座就好。


3. 家长是什么情况都稳如泰山不急不躁的人吗?如果是,那么最好了,你肯定不会在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暴躁了。下面的内容您可以快速阅读即可。


二、接下来分析下暴躁针对的对象:上小学的孩子


1. 孩子是健康正常的的孩子的吗?绝大多数家长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好,正常健康的孩子肯定是我们最喜欢的宝贝了,平时爱都爱不过了,肯定不会让家长暴躁了。


2. 孩子的各项能力都得到这个年龄段的要求吗?例如时间管理,专注力,记忆力?如果有,那么为家长点个赞,您做的很棒。如果没有,咱们家长就抓紧培养孩子的相关能力。


3. 孩子是怎么看待学习这件事情的?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学习,那么太好了。如果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一般,那么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孩子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那么需要家长好好分析原因,做思想工作了。


三、最后来分析一下辅导孩子做作业这件事


1. 做作业的责任主体是谁?毋庸置疑,是孩子,写作业是孩子的事。那家长的作用是什么,家长是提供孩子写作业的环境。


2. 家长为什么要辅导孩子做作业?

这个是根本问题,是老师要求,是孩子要求,还是家长自己想?


有些作业确实是老师要求家长协助完成,例如家长通知孩子作业内容,对孩子做过的作业签字,听孩子背诵等等。


孩子主动要求家长辅导的,那说明孩子不会,并且追求进步,必须大力支持。


如果是家长主动辅导孩子做作业,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作业不会,孩子作业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孩子不写作业?应该差不多就这些情况。

作业会与不会都正常,会说明上课学的好,不会说明上课没学会,正好发现了,学会就好了。

孩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这个情况比较负责,但排除不会的原因,就是孩子太磨蹭。

孩子不写作业,这个是意识问题,不是辅导作业本身能解决的。


3. 家长有能力辅导孩子作业吗?


如果家长自己对孩子的作业内容不会,肯定辅导不了。很少人听说家长辅导大学生做作业暴躁的,因为辅导不了啊!觉得孩子好厉害!


那么家长自己会做作业内容,就一定可以辅导孩子了吗?这个是不一定。有一点必须明确,家长自己会作业内容,不代表可以辅导孩子做作业。辅导是一个很专业的事,要求双方意愿一致,因材施教,以被辅导方学会为目的。


综上分析,辅导孩子做作业为什么容易让家长暴躁发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

会做孩子作业的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发现孩子的行为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要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况,然后就暴躁了。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家长不辅导孩子写作业,只为孩子提供写作业的环境和支持。


如果家长喜欢辅导作业,请家长确保自己全部掌握孩子的作业的相关知识,学习好辅导相关的技能,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家长再去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就会轻松愉快了。当然,这个时候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会变成欣赏孩子做作业。


学习是孩子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技之一,写作业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孩子学习的技能,而不是陷入如复一日的辅导作业的深渊,越陷越深。


意识的建立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过程。我们这里就不展开去论述了。愿家长成为孩子心目中最喜欢的亲人!愿孩子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宝贝。愿每个孩子学业有成!


高工妈妈育儿经


家长不同的陪孩子学习的态度、不同方法的使用导致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过程出现不一样的心态及表现。为什么很多家长会很暴躁,主要原因是这样的:

第一:家长不能容忍孩子有错误的出现,特别是对于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犯错的题型,家长总是表现得特别的焦虑,因为焦虑所以脾气会特别的火爆。家长觉得某些题型老师已经讲过,家长再次有辅导之后,孩子就应该能百分百的的理解,而实际上当孩子就是没完全理解需要再次被辅导时,不少家长开始失控。

第二:孩子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写作业的过程当中拖拉磨蹭,这是家长最看不惯的地方。因为看不惯所以要大声吼叫、因为大声吼叫血压要升高、因为血压的升高导致和孩子之间形成某种强劲的对抗,孩子的毛病不但没改,家长还新增很多“苦恼”。

第三:家长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强加到孩子身上,当孩子出现某些和家长意见不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时,家长就会立刻想到自己在职场在生活当中的不如意,而孩子还不能理解自己,甚至还和自己对着干,这会让不少家长脾气失控。常见的话术是:你看我一天到晚累死累活,你怎么就不能学点好?如此之类,巴拉巴拉………

第四:孩子因为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导致家长要花很多时间帮孩子“重新上课”,这真的会给家长很大的压力,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每个父母都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基于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焦虑和对抗。

其实不管哪种原因,孩子出现错题是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的焦虑和压力对孩子的学习没任何帮助,成人世界的美好和压力孩子不能理解,当一个家长能理解这一点时,也许就不会那么暴躁了吧!


九斗学生心理


为什么家长会这么急躁,再好脾气的家长都不愿意孩子做作业,首先不是专业的做不了这事是正常的;其次,他们心目中已经认定了这不是自己的事情,自然做起来比孩子更委屈;再次,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耐性,做到这一步,他们都应该明白老师在学校监督和逼迫一百个学生做作业是多么的辛苦劳累,可是百分百的家长不会领悟到这一点,只知道自己很不想做,不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不做老师,家长真不知道老师做这事情是多么的辛苦。他们对的只是一个两个小孩,但老师对可是 100个,所以什么因材施教只是一个空口号,只对部分成绩好又自觉的学生适用,中下层的学生或者不要命都还可以做得到,但家长埋怨在学校孩子没有提高其实这是很正常很现实的,因为老师根本就不能够一个人照顾一百个人,减半甚至四分一都不定行,不要怪老师,老师不是神仙,教育界很多空口号,你信了,作为家长真的完全撒手不管让老师和学校全权承担,如果孩子不自觉,那这真的是一条不归路。所以为什么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要亲身参与孩子在家学习的过程。那些专家说什么再检查孩子的作业会害了孩子的,如果是真的,这些专家一定是害人精,但我相信这些口号都是一些不愿意检查孩子作业的家长捏造出来的。

很多家长总是以谋生为理由,又常说孩子交给学校是学校的事情,学习是老师的事情,家长只教孩子做人不负责学习,结果最后连做人也教不了,全盘皆输,然就在网上狂喷老师和学校。


中小学英语精修


家长就不应该陪孩子完成作业,这是混淆了家庭教育的责任。父母陪孩子完成作业,不但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自主学习习惯,还因为家长缺乏教育教学能力(大多数家长没有接受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对于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往往会“急于求成”,从而在孩子未能快速、准确完成作业时,“气急败坏”,让整个家庭陷入严重的焦虑情绪,也影响亲子关系。

对于孩子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教育应该各司其职,不能混为一谈。但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被知识教育包围,家庭教育也变为学校教育的附庸,老师成为孩子的作业批改员和作业辅导员,这把亲子关系变为功利的分数关系、成绩关系。表面上看,这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但是,这是家庭教育的异化,一方面,该给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诸如父母和孩子一起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给孩子做人、生活、生存的道理,却被无限的做作业替代,另一方面,父母陪读,陪孩子作业,反而导致孩子独立学习能力差,一旦离开父母的监督,今后就无法自主学习。


父母就是关注孩子的学习,也不应该介入孩子学习的过程,而最多要求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并监督孩子完成计划,比如每天何时开始学习,什么时候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不能三心二意,要集中精力等。至于孩子怎么做作业,作业做的对不对,这不是该家长负责的事,应该由学校老师负责?如果这些由家长负责,那么,父母没有文化(没有高学历)怎么办?而且,由父母辅导孩子做出正确的答案,并不能表明学生已经掌握知识,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也会影响学校教学。

总之,家长陪孩子作业,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是既付出辛劳,使家长疲惫不堪,又违背学生成长规律,反而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在孩子作业问题上,家长放轻松一些,就让孩子每天独立完成作业,才是家庭教育的正确选择。这也要求所有学校,不得给家长布置批改孩子作业的任务,理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和边界。


熊丙奇看教育


1.不是所有家长都暴躁。也不是所有家长都知道孩子为什么那些题做不来。

2.回家也不得安宁。生活工作压力本来大,孩子不争气,老公或老婆不管事,孩子教成那样,火大,一触即发。

3.冒火几种。这么简单都不会,别人家的孩子都会,我小时候怎么没这么笨,那些老师教tm的啥哦。家长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

例1:我邻居家孩子不会做数学应用题,简单的都不会,每次他妈越教越气,而且还打孩子,孩子吓得笔都拿不稳,觉得孩子怎么那么笨,这个题讲了,同样的道理,换个题就不会做了。有一天我才发现这孩子两个问题,一是加减法口诀都非常不熟悉,严重影响计算,二是语文水平很差,一个应用题好几个字不认识,题都读不懂,怎么做题呢。

例2:还有的孩子就是缺乏常识做不来题。比如我碰到一个小孩,他看到一个题:小明坐车上,他从窗外看到路边一排排柏树向身后后离他远去,请问汽车行驶方向是什么?有两个问题孩子卡住不能解,他想:我从来没有坐过车,坐车是什么感觉?而且树为什么要向后跑?树怎么会自己跑?

4.如果家长都有能力自己教孩子、都有时间教自己孩子,就不需要专业教师了。

5.学习是老师、家长、学生本人三方努力的结果,缺一不可。但是,老师和家长又需要各自扮演好本质角色,加强沟通,识别孩子问题所在才好对症下药。


四川工商学院魏老师


最近很流行一个调侃的说法:“陪孩子写作业要命。”我们今天就说道说道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个矛盾是可以理顺的,但客气大部分家长没想清楚。

一、家长将孩子看成了大人

“那么简单的题怎么说那么多遍都不会!”;“跟你说了多少遍怎么还错啊?!”这是很多陪孩子做作业的家长经常脱口而出的话。有的一晚上都要说十几遍……家长当然气死了。可是为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孩子在20岁左右才完全发育成熟,在之前,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大脑还未发育成熟,运算能力还有思维能力固然不能和大人比。所以大人看来“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孩子身上就不一定是一回事了。

不过有的家长可能会反驳我:“那其他孩子怎么就会做这一题,我的孩子就不会呢?”这是个好问题,但道理也很简单,不同孩子发育的节奏不同,有的孩子(或者说大部分孩子)可能就是思维能力能跟上所在年级的文化课难度,但是有的孩子就确实是没有先发育这一部分。


我咨询过很多孩子被误解为阅读障碍,文字不会写,数学不会解,到二年级之前考试都不几个,但是,到了三年级成绩突飞猛进。期间家长很纠结但也没找到什么改进之法,孩子自己就“奇迹般的恢复了”……其实不是奇迹,只不过孩子长大了,发育节奏跟上来了。


二、技能学习需要不断重复

很多家长认为“我讲好多遍了,孩子应该自然就会了”。但这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谬论。大家想想,莫说孩子,我们大人新学一个技能(比如弹钢琴),我给你讲一遍,你就立刻就能学会一首钢琴曲?不还得需要数月的不断练习才可以么?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孩子“一点就透,一讲就明”呢?

很多家长可能又要反驳我了:“那孩子学的知识简单啊,弹钢琴多难!”,好,想想我们的伴侣,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可就是:“要多为伴侣考虑,不要大声争吵,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个好像挺容易的,但是有哪对夫妻没吵过架呢?为什么那么多专家告诉过我们、那么明显的道理、那么容易做到我们还是“屡教不改”呢?


三、重在管理不在监督

看孩子写作业其实是个死胡同。可能很多看孩子写作业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只要不看孩子,作业就写的很慢,情况更糟。所以很多家长会说:“没办法呀,只能看着。”可是这也是一个绝望的死胡同。大家想想,小学我们可以看着写,中学呢?大学呢?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等孩子长大了我就不需要看孩子写作业了,自己就会了。”事实上呢?孩子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到了长大只会让结果更糟。大家看看大学当中经常挂科、做事效率拖拉的人数就知道了。还有就是大家觉得年轻人流行的一个词“懒癌”,部分原因来自哪里呢?所以不会更好,孩子长大后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于原生家庭家长给与的影响和童年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时候有的家长可能又会问了:“纵使你说的都是真的,那么不看着孩子做作业还能怎么样让孩子自己提高作业效率呢?”

给有这样疑虑的家长一些建议:

1️⃣与孩子每天作业前商定作业计划

2️⃣与孩子一起制定作业计划和每一部分作业的作业时间

3️⃣家长在旁边计时但不参与孩子的作业指导,告诉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再把不会的题统一拿来问家长。

4️⃣每一部分作业到了约定时间就要停止,进行下一部分的作业同时从新开始计时

5️⃣全部作业计时完成之后,再统一把错题拿来讲解,并补齐之前到了时间但是没做完的作业。

6️⃣分析一下下次如何能提高作业效率

7️⃣确定一个奖励机制,比如晚上一点9点前睡觉,那么在这之前几点做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那么速度更快就自然得到更多的看电视时间的奖励。


飞哥种番茄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家长就不应该陪孩子写作业!

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家长本就没有义务和责任陪着孩子写作业;第二个: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实在太高了;第三个:家长自身的社会压力就比较大,在特殊场景中容易爆发

下面让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家长本来就没有义务去陪孩子写作业

因为对于家庭教育而言,父母陪着孩子写作业很可能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往往,孩子发现家长开始监督自己写作业或者是陪着自己行为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依赖的感觉。他不觉得如果自己写的不好,家长会耐心来教他的,这样会反推到,上课的时候反而不会认真的听讲,因为他们会知道,回到家之后即使不会,家长也会辅导他去做作业了,这样反而会导致他的上课听讲效率不高,自己学习能力不强,甚至于学习成绩的下滑。

第二个,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实在太高了

很多数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是非常聪明无所不能的,但是你要知道没有任何一个人天生下来就什么都会,也没有人能真正做到全面发展,除非他是一个已经被这个世界改变的考试机器。一个孩子的天性,就是对这世界充满好奇,每天坐不住,想要到处去玩一玩,看一看,但是中国的应试教育让他们必须具备标准,答案,只能按照这个社会所设定好的轨迹去找大,其实是反人性的。因此孩子不能很快的适应这个社会,不能拿到很好成绩,这样就会给家长一个很大的负面反馈,而这样也会造成家长心里压力非常大,甚至于不开心。

第三个,家长自身的社会压力就比较大,很容易在这种场合下爆发

现在的家长社会压力非常大,工作的事情不仅仅是繁忙,还很可能给你带来很多糟心的事情。而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孩子不能很快地自主完成作业,那么这个时候你的心情会进一步的变糟,甚至于爆发出来。

因此我说,其实家长本来就不应该去看着孩子作业,原因有很多,上面只罗列了三点,但是如果你继续看着孩子做作业,又无法达到你的预期的话,你跟孩子只能两相其害。


朱少锋持续增长



我家姐姐今年刚上一年级,放学回家后先要吃东西,把肚子填饱才肯去写作业。如果孩子饿着肚子是没有精力写作业的。再者,作业书上的题孩子也看不懂,必须要有大人在旁边给读一遍说出这个题什么意思,孩子才会做的。

再给姐姐讲等量代换的题时,必须要用实物给摆出来,孩子才理解,孩子的抽象思维还没达到,家长要知道。



大人脾气暴糟估计都是给孩子讲题,讲了三四遍后,孩子还是不会的时候,就会声音提高,开始出现不耐烦了!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讲的方式跟孩子是不一样的。大人的思维孩子不懂的。比方说有个题出现问营业税,建设税的问题。如果孩子不会做那么首先考虑的是孩子不理解这个名词!也不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些个术语词汇在孩子的大脑中没有图形的样子,孩子想象不出来。所以不会,这就要求家长改变方法来针对孩子的不足,来帮助孩子!


大悦悦麻


谁能想到写了二十多年的作业,本以为可以摆脱作业的噩梦,没想到有了孩子之后还是变成了自己写作业!老泪纵横啊!原来作业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自己!

让家长烦躁的原因有很多:

1.家庭作业太奇葩!尤其是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各种手工课,虽说素质教育确实不错,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但是要用塑料袋做环保服,用泡沫做制作一个小卡车是什么鬼?内心很崩溃好不好!2.孩子的特性!孩子本身粗心大意,不好好学习,学习的时候三心二意,每个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态度都十分的吹毛求疵,一督促竟然会发现孩子身上学习的坏习惯居然这么多。孩子一丁点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都能引发家长的怒火,让家长失去耐心!

3.孩子心不在焉,屡错屡犯!家长最不能忍的是明明自己已经费劲心力的帮助孩子复习,检查讲解了无数遍,但是孩子依旧听不进去,题目依然还是不会做,有一次有位妈妈说她辅导六年级的儿子做作业,同样的题目讲解了3遍,问孩子“懂了吗?”孩子说“懂了”,然后她重新出了这道题目,数字都没变,一模一样的题目给孩子做,孩子居然说:“妈妈这题我不会”,想象那样的一个场景岂止是让人发燥,更加叫人崩溃啊!

孩子要的是陪伴,培养的是学习的习惯和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监工,适当的给孩子一定的学习空间和自由,孩子学习上有问题,作业不会写,知识点记不住,都需要家长从旁辅导,弄清楚孩子究竟是哪一个学习环节差了火候,而不是一味的吹毛求疵啊!


杨妈的快乐育儿营


现在我就怕开家长会,不是怕被老师点名,而是本来自己有一套带领孩子的方式,却被老师的家长会完全打乱了。

每次家长会老师都会说,孩子不能只推给学校,教育孩子是父母和学校的共同责任要督促孩子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回家后立马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执行,但孩子在被我监督下写作业显得非常的紧张。一天后我放弃了,我不该用这种方式阻挡了我们之间的正常相处。

教育分为幼儿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但现在已经基本混淆了。

幼儿园的手工基本都是给家长布置的,作业也是发在班级群里,然后上传作业图片。真的很有压力,不知不觉就背这种环境带到了沟里。想不去管孩子的学习都不行,至少面子上过不去。

学校给孩子布置的作业,都需要家长签字的,证明我们已经为他检查过了。可在检查作业时,我们对他常犯的错误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演变成了训斥。而他们也会觉得很烦,不想再让我们管,但有怕我们不签字,老师这过不去。

我们的责任是给孩子一个好的习惯,良好的成长环境,但却被当成了家庭教师。想要做自己真的很难,在这种压力下情绪必然失控。

放手给孩子自己选择真的很难,需要排除各方面的压力。从孩子上学开始,我们就要学会放手,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但不能过多的去参与他们的学习。做作业是老师留个孩子的任务,不是给我们的,我们虽然可以在他们旁边陪他们,但这种陪是建立在互不打扰的情况下,书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能做到这一点,就不用担心会暴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