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在歷史上犯了什麼錯呢?他真的是個罪人嗎?

石敬瑭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屬於這種畸形觀念下被錯誤評價的典型,首先五代十國時期的“父子”關係並不是多麼嚴格,將領和部下之間就很容易締結義父子關係,獨眼龍的故事很明顯,而石敬瑭也只不過是在這種語境之下稍稍過分一點。更何況當時並沒有當代的民族國家觀念,迫真民族英雄王二三引軍攻擊石敬瑭,而石敬瑭為了保全自己的勢力和生命將一片不屬於自己的土地送給耶律德光,而同時握有這片土地的趙德鈞也在向契丹稱好,但是某些人似乎並不很想提到他,在五代社稷崩壞的大背景下,應並不是什麼值得譴責的事情。

石敬瑭在歷史上犯了什麼錯呢?他真的是個罪人嗎?

我覺得在五代時期武將在地方各自為政而難受中央集體把控的政治環境或許才是造成十六州被交予契丹的主要原因,而這些並不需要某人來背完全的鍋,畢竟在亂世,討論道德本身就是奢侈,如果沒有杯酒釋兵權這樣的制度創新,還會有張敬塘,李敬塘不斷湧現,石敬塘所為固然很不上檔次,不過是五代那個環境中的一個縮影而已。其他那些大小軍頭,王建,孟知祥,趙德均,安重榮,範延光,段凝,和他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石敬瑭在歷史上犯了什麼錯呢?他真的是個罪人嗎?


石敬瑭算是在最準確的時間找對了人,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有意思的是他後面的那個皇帝石重貴,卻對耶律德光很強硬,自己最後被俘虜了,耶律德光卻病死了,遼太后述律平趁機要立耶律李胡,讓太子耶魯阮只能趕緊回去奪取帝位了。話說當時耶律德光沒被他母親述律平作為傀儡的話,還會那麼幹脆同意南下嗎?還先後南下兩次,讓自己的親哥哥耶律倍死在後唐人手中,石敬瑭自己的託孤大臣也選錯了。為什麼他就世人都對石敬瑭有很多不一樣的看法呢?他是沙陀人而非漢的人,當時他被後唐軍追殺,被迫向契丹求援,同時鎮守幽州的趙德鈞也向契丹求援,而遼太宗看到趙德鈞給的報酬沒有石敬塘的多,於是就只幫了石敬塘。

石敬瑭在歷史上犯了什麼錯呢?他真的是個罪人嗎?

但其實當時幽雲十六州是在趙德鈞、趙延壽父子手裡,不是石敬塘的,其實五代時期的沙陀人已經完成基本漢了,尤其沙陀貴族上層統治者,為了穩固其政權,早早就完成了自身的漢了,主動融入中原文化,所以到大宋竊國的時代,沙陀人已經漸漸自我消亡,不再是一個獨立族群了。其實沙陀人這個群體,本身也是三個西域族群的聚居共同體,而是從五代梁唐晉漢周為中原正朔王朝的角度來說的,是從他統治者的政策抉擇是否短期和長期的侵害了中原王朝當時人和其正統繼承後代的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

石敬瑭在歷史上犯了什麼錯呢?他真的是個罪人嗎?

看待歷史,即不要輕易用我們現代人的後視點、現代人的道德評價觀點去輕率評判古人的成敗得失、道德聲譽,也不要輕易用歷史上的前視點,用當時人、當時道德評價觀點去輕率評判歷史上古人的成敗得失、道德聲譽,而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短期和長期的兩個方向綜合考察、綜合評判,但最關鍵的是立場,立場是站在歷史中國和現代中國的中國人立場上看待我們這個國度曾經的歷史,石敬瑭他到底是做錯了什麼呢?


石敬瑭在歷史上犯了什麼錯呢?他真的是個罪人嗎?

石敬瑭是被後唐皇帝逼反的,為了保命叛變當了皇帝。幽雲十六州當時並沒有在石敬瑭手裡,他只是把這塊後唐的領土許諾給了契丹人。對後世的宋朝來說契丹人是賊,但對於當時的石敬瑭來說,契丹人只是盟友,論輩分,契丹皇帝比石敬瑭大一輩,稱兒有點丟人,稱侄是可以的,後唐,石敬瑭都是沙陀人,幽雲十六州是沙陀人割讓給契丹人,這裡面也就沒有漢的人什麼事了。

石敬瑭在歷史上犯了什麼錯呢?他真的是個罪人嗎?

​石敬瑭割地給遼國,可是清末還割地給了俄國呢。石敬瑭當時割讓幽雲十六州是為了獲得契丹的支持,雖說割地是種恥辱,按今天標準,石本人確實是背叛者,可是說他是中國最大的罪人就過了。宋朝守不住華北平原就真的怪石敬瑭嗎?石敬瑭能割地,你就不能收回來嗎?不要把多少年前別人的過錯當作自己失敗的原因,也不要太誇大幽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不去思考宋朝收不回來幽燕,就會罵石敬瑭,這是不可取的。中國歷史上有太多人的罪過比石敬瑭大了,石敬瑭只是個普通人,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