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在历史上犯了什么错呢?他真的是个罪人吗?

石敬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属于这种畸形观念下被错误评价的典型,首先五代十国时期的“父子”关系并不是多么严格,将领和部下之间就很容易缔结义父子关系,独眼龙的故事很明显,而石敬瑭也只不过是在这种语境之下稍稍过分一点。更何况当时并没有当代的民族国家观念,迫真民族英雄王二三引军攻击石敬瑭,而石敬瑭为了保全自己的势力和生命将一片不属于自己的土地送给耶律德光,而同时握有这片土地的赵德钧也在向契丹称好,但是某些人似乎并不很想提到他,在五代社稷崩坏的大背景下,应并不是什么值得谴责的事情。

石敬瑭在历史上犯了什么错呢?他真的是个罪人吗?

我觉得在五代时期武将在地方各自为政而难受中央集体把控的政治环境或许才是造成十六州被交予契丹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并不需要某人来背完全的锅,毕竟在乱世,讨论道德本身就是奢侈,如果没有杯酒释兵权这样的制度创新,还会有张敬塘,李敬塘不断涌现,石敬塘所为固然很不上档次,不过是五代那个环境中的一个缩影而已。其他那些大小军头,王建,孟知祥,赵德均,安重荣,范延光,段凝,和他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石敬瑭在历史上犯了什么错呢?他真的是个罪人吗?


石敬瑭算是在最准确的时间找对了人,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有意思的是他后面的那个皇帝石重贵,却对耶律德光很强硬,自己最后被俘虏了,耶律德光却病死了,辽太后述律平趁机要立耶律李胡,让太子耶鲁阮只能赶紧回去夺取帝位了。话说当时耶律德光没被他母亲述律平作为傀儡的话,还会那么干脆同意南下吗?还先后南下两次,让自己的亲哥哥耶律倍死在后唐人手中,石敬瑭自己的托孤大臣也选错了。为什么他就世人都对石敬瑭有很多不一样的看法呢?他是沙陀人而非汉的人,当时他被后唐军追杀,被迫向契丹求援,同时镇守幽州的赵德钧也向契丹求援,而辽太宗看到赵德钧给的报酬没有石敬塘的多,于是就只帮了石敬塘。

石敬瑭在历史上犯了什么错呢?他真的是个罪人吗?

但其实当时幽云十六州是在赵德钧、赵延寿父子手里,不是石敬塘的,其实五代时期的沙陀人已经完成基本汉了,尤其沙陀贵族上层统治者,为了稳固其政权,早早就完成了自身的汉了,主动融入中原文化,所以到大宋窃国的时代,沙陀人已经渐渐自我消亡,不再是一个独立族群了。其实沙陀人这个群体,本身也是三个西域族群的聚居共同体,而是从五代梁唐晋汉周为中原正朔王朝的角度来说的,是从他统治者的政策抉择是否短期和长期的侵害了中原王朝当时人和其正统继承后代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石敬瑭在历史上犯了什么错呢?他真的是个罪人吗?

看待历史,即不要轻易用我们现代人的后视点、现代人的道德评价观点去轻率评判古人的成败得失、道德声誉,也不要轻易用历史上的前视点,用当时人、当时道德评价观点去轻率评判历史上古人的成败得失、道德声誉,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短期和长期的两个方向综合考察、综合评判,但最关键的是立场,立场是站在历史中国和现代中国的中国人立场上看待我们这个国度曾经的历史,石敬瑭他到底是做错了什么呢?


石敬瑭在历史上犯了什么错呢?他真的是个罪人吗?

石敬瑭是被后唐皇帝逼反的,为了保命叛变当了皇帝。幽云十六州当时并没有在石敬瑭手里,他只是把这块后唐的领土许诺给了契丹人。对后世的宋朝来说契丹人是贼,但对于当时的石敬瑭来说,契丹人只是盟友,论辈分,契丹皇帝比石敬瑭大一辈,称儿有点丢人,称侄是可以的,后唐,石敬瑭都是沙陀人,幽云十六州是沙陀人割让给契丹人,这里面也就没有汉的人什么事了。

石敬瑭在历史上犯了什么错呢?他真的是个罪人吗?

​石敬瑭割地给辽国,可是清末还割地给了俄国呢。石敬瑭当时割让幽云十六州是为了获得契丹的支持,虽说割地是种耻辱,按今天标准,石本人确实是背叛者,可是说他是中国最大的罪人就过了。宋朝守不住华北平原就真的怪石敬瑭吗?石敬瑭能割地,你就不能收回来吗?不要把多少年前别人的过错当作自己失败的原因,也不要太夸大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不去思考宋朝收不回来幽燕,就会骂石敬瑭,这是不可取的。中国历史上有太多人的罪过比石敬瑭大了,石敬瑭只是个普通人,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