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恥辱的"兒皇帝"石敬瑭,只為保全自己,留萬世臭名

導語:

我在華夏曆史中,自秦始皇開始,歷史上就出現了許多的皇帝,有不為百姓,貪圖享受的昏君,有為國為民,宵衣旰食的皇帝,當然也有很多種其他類型的皇帝。但是在歷史中提到"兒皇帝"一詞,或許有人不解,雖然同樣是帶有"皇帝"一詞,看上去尊貴無比,萬人之上。但是這確實是恥辱的代名詞。至於為什麼呢?因為"

兒皇帝"其實是指那些賣國求榮的傀儡皇帝。

而在歷史上的唐明宗時代就出現了一位"兒皇帝"石敬瑭 。他是唐明宗的女婿,在還沒有登基成為皇帝的時候,"兒皇帝"石敬瑭曾是唐明宗手底下的一員大將。而在唐明宗去世後,唐末帝李從珂登基之後,石敬瑭就被封了做趙國公,但是之後他被唐末帝猜忌所以在圍困之下向契丹稱臣,成為了"兒皇帝"石敬瑭,在青史上留下了恥辱的一生。

歷史中恥辱的

("兒皇帝"石敬瑭歷史畫像圖)

1、複雜局勢之中,明爭暗鬥

關於"兒皇帝"石敬瑭的一生,其實可以說的上是命運多舛了。石敬瑭出生自名門世家,但是在他處於的時代之中,唐朝衰落,群雄割據各地,中原之外的民族侵入中原地區。而石敬瑭善讀兵法,在入世之後他得到了唐明宗李嗣源的賞識,李嗣源後來不僅讓他做了自己的女婿,成為了駙馬,還把他提拔做了自己的親信,統領李嗣源的親兵。後來在五代十國的戰爭中,石敬瑭一直跟隨在李嗣源的身邊,成為了一名驍勇善戰的勇猛大將。甚至很多次石敬瑭都曾深入敵中,救過唐明宗李嗣源幾次。是幫助李嗣源建立後唐的一大功臣。

歷史中恥辱的

(唐明宗李嗣源圖)

在擁護李嗣源的過程中,石敬瑭一直是李嗣源忠心耿耿的臣子,不僅對唐明宗有著救命之恩,而且還能幫助李嗣源在當時混亂的局勢之中,分析天下大勢。幫助李嗣源在五代十國的混亂局勢之中,追求帝位,登基為帝建立後唐,想要結束天下亂局

只可惜在石敬瑭成為開國伯之後,李嗣源病死了。李叢厚繼承帝位,但是李叢珂身為後唐的開國功臣之一,又同樣是李嗣源的兒子,自然不滿於李叢厚成為帝王,因此便發動兵變想要奪得帝位,後來石敬瑭在這其中選擇支持了李從厚。本以為這樣就能獲得李叢珂的信任,但是不久之後,李叢珂對於他也是頗為忌憚的。要知道從石敬瑭能違背李嗣源的意願,支持起兵發動兵變的自己的時候,就可以得見,石敬瑭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李嗣源對他如此信任和重用,但是石敬瑭不一樣還是狼子野心,所以可以得見石敬瑭至少不是一個忠君之人。

有了這樣的猜測,李從珂在登基成為唐末帝之後,便想要剝奪或者是削弱石敬瑭的權利和勢力,為此兩人在對抗中,最終唐末帝李從珂和石敬瑭兩者的關係公開破裂了。這時李從珂已經穩定了後唐之中的局勢,能空出手來攻打石敬瑭,石敬瑭十分氣憤,但是他所在的晉陽城也根本抵擋不了唐末帝的攻勢,情況十分危急。

歷史中恥辱的

(晉陽城下之戰圖)

2、書信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

在晉陽城下之戰中,不敵的石敬瑭接受了他旗下謀士的"餿主意"要他向契丹族求救。那時候的契丹族,剛剛有了一位具有野心的帝王登基,很早就已經覬覦中原大地了。所以在石敬瑭起草一封求救信的時候,契丹族便派出了極為精銳的騎兵去到了晉陽。

在那封求救信中,石敬瑭表示願意拜契丹國王為父親甚至答應在擊敗後唐李從珂的軍隊之後,把當時的燕雲十六州給割讓給契丹族。也就是說,石敬瑭不但在此丟棄了自己的尊嚴,還把自己國家的土地割讓出去,是一個賣國求榮的無能之人。

歷史中恥辱的

(石敬瑭拜契丹國王圖)

後來契丹族和石敬瑭的軍隊兩邊夾擊,打敗了後唐軍隊,看著那些威武的契丹騎兵,石敬瑭只好親自出城迎接,並且卑躬屈膝的把契丹君主稱作了"父親"於是自此之後石敬瑭就成為了契丹族在中原之中的一個傀儡皇帝。契丹族的國王讓石敬瑭在中原登基成為了名不副實的皇帝。在石敬瑭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兒皇帝"之後,他沒有絲毫抵抗,就把中原土地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人。而這也是他留萬世臭名的主要原因。

歷史中恥辱的

(燕雲十六州地理位置示意圖)

3、滅亡後唐,最終憂憤病逝

在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之後,他對於契丹族百依百順,俯首稱臣,而由於燕雲十六州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契丹國王對於石敬瑭還是很是器重的,在之後的戰爭中,也順手的幫助了石敬瑭攻入洛陽,殺死了唐末帝李從珂,從而使得後唐滅亡在歷史之中。

歷史中恥辱的

(契丹士兵影視圖)

而後在做傀儡皇帝的幾年中,石敬瑭似乎並不是整日擔心自己性命不保,只是他本身就具有才能,在他所管轄的區域之中,維護朝政,發展經濟,穩定民生。但是在這期間他始終是受到契丹族的威脅,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在他發展自己勢力的同時,也一直都是卑躬屈膝的討好契丹一族。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將近七年,這七年中,石敬瑭始終沒有拜託契丹一族的控制,直到後來契丹一族建立遼國,而此時的石敬瑭,在中原地區早就已經是所有人眼中的契丹傀儡和走狗,許多人都想除掉他。而契丹一族建立遼國之後,精攻軍事,遼國騎兵舉世無敵,石敬瑭就更加沒有辦法抵抗契丹的牽制了。

後來石敬瑭晚年的時候,似乎已經放棄抵抗,任用宦官,使得朝政壞敗,百姓生活困苦,哀鴻遍野,後來石敬瑭在一個其他部族的逼迫之下,既求援不到契丹一族,同樣也得不到中原其他勢力的支援,最終,在憂鬱成疾之後,石敬瑭在世人的唾罵之中死去。

歷史中恥辱的

(五代十國形式圖)


結語:

雖然石敬瑭的命運看上去十分迫不得已,因此才走上了託付契丹,賣國求榮的道路,但是實際上我們深入分析,這條道路之上是不是真的只是命運的安排。可以肯定的是,並不是如此的,石敬瑭出身自名門世家,又得到了李嗣源的賞識,一度成為萬人之上的人。他雖然有著自身的才能,但是卻依舊被自己的野心所遮掩,只不過他的野心並沒有實現,為保全自己,而選擇出賣自己的祖國,這樣的人又如何得到他人的同情呢?

雖然不可否認石敬瑭確實是一個能分析天下大勢,看透局勢,有著軍事才能的人才,但是他的所做所為,卻也不能借由一句"形式所迫"來掩蓋他所有的罪行,在割讓燕雲十六州之後,他讓中原地區面臨大敵,讓其中的百姓有的受人壓迫,有的流離失所。作為一個無能的帝王,這些都是他的罪過,是他賣國求榮之後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因此他在歷史之中留下臭名,並沒有什麼好冤枉的。


參考文獻: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郭漫:《圖鑑中國歷史》

傅樂成:《中國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