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

又是一年清明時

又是一年清明時


外面寒風呼嘯,天氣突然降溫近20攝氏度,從夏天陡然進入了冬天,在這個充滿思念充滿感傷的季節,一個人靜坐於窗前,望著外面漆黑的夜,聽著呼呼的風,心緒突然變得傷感起來。

從博客網站中搜索自己曾經寫過的《清明思父言志》、《清明憶祖父母》,重溫一遍,不禁淚流滿面。發給姐姐、堂兄弟老表們看,他們也說看哭了,斯人已去,恩情永留心間!心中有一道傷疤,時時隱隱作痛,那就是父親剛過不惑之年就英年早逝;心底有一絲懼怕,時時掠過心扉,那就是自己正好到了父親當年早逝的年紀,而且依舊遺傳了血糖血壓高的基因。於是愈加的覺得生命可貴,愈加的覺得應該不虛度每一天,在工作上,為學生多留下一些感動瞬間;在家族中,為後代多留下一些永恆遺產。

依稀記得在老家萬埠洲上小學讀書時,每年清明節,萬埠鎮會組織隆重的紀念革命先烈的活動。一個學校都傾巢而動,徒步行至鐵耙山紀念碑。高年級的學生在前面擎著花圈,雖然很累卻甚是榮幸滿是莊嚴,將近200人的隊伍也是浩浩蕩蕩。等我們到達,萬小的學生早已到達,以前不太懂,現在才知道,他們近水樓臺先得月,而且他們應該有組織整個活動的任務,所以等我們氣喘吁吁奔赴八九里路到達時,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已經人山人海。

清楚的記得儀式很莊重肅穆,有許多人用話筒講話,有領導有學生,那時對話筒是莫名的神秘,對講話的學生是莫名的崇拜。之後應該是獻花圈什麼的儀式,就記得不是那麼清楚了。印象深刻的還有當時每個日人要帶好紙和筆,儀式過後要抄碑文的介紹,回來要寫作文的。萬埠鐵耙山紀念碑是紀念77年萬埠漲大水,三個飛行員冒著惡劣的天氣送食物給災民,觸碰到長嶺山脈而壯烈犧牲的。從小就在我們心中烙下了感恩的印記。那時的我們好像每天9:30上課,下午好像還不上課,抓魚摸蝦、爬樹偷果、放牛洗澡什麼的樂此不疲,好像我們也一個個健康成長了!

等我自己當老師分到長均教書,社會氛圍好像也變了,不太重視傳統文化教育了,加上離萬埠紀念碑也遠,這樣的活動是不可能組織的,但是模糊覺得萬埠所有的學校應該也沒有了類似的活動。因為我在青湖學校有一次清明節帶領學生幹部,租一部車前去掃墓,那裡靜悄悄的,人跡罕至,破敗不堪,但我仍然有一絲情節,尋找昔日的記憶,為學生留下感動瞬間。

待到喬樂學校當校長以後,離縣城革命烈士紀念碑幾十裡,更加不可能有此活動了。前段時間聽說喬樂有個梧桐嶺,在1940年5月15日清晨,國民革命軍19集團軍羅卓英部第51師在此地段發起對日軍的襲擊,打死打傷日寇400餘人,斃敵戰馬40多匹,繳獲各種槍械500餘具。 聽說有三道戰壕留存至今,運氣好還可以撿到子彈殼,一經聽說,興奮異常,遂決定清明節帶領全校師生前去緬懷先烈。

待雙休考察實地時便打了退堂鼓,因為生態保護的好,也因為沒有很好的開發利用這個愛國基地,所以抗戰遺址隱藏在高大的灌木柴草中,使人無法近前。加上路途也有十多華里,於是就給自己找了個臺階廢棄了此計劃。只是在大課間提了此事,要求學生們緬懷先烈,當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求學生們清明一定要隨長輩前去祭拜先祖,切不可因為迷戀遊戲而不去;要求學生們文明祭祖、環保祭祖。放學回家時,團委吳書記和我說:團委群裡很多學校組織學生清明掃墓了,挺遺憾挺自責的。是啊也許自己是懈怠了,沒有條件卻沒有創造條件去完成想做的該做的事!也是佩服東陽行知能否組織師生徒步石鼻古村;全體師生穿雨衣徒步安義革命烈士紀念碑掃墓!

今天早上是被春雷驚醒的,大雨傾盆而下,似乎不想停歇。老媽打電話來,說下雨就明天去,我想想還是冒雨前去吧,顯得更虔誠不是!買了兩個花籃,另外買了一箱奶和一箱桃酥餅乾給媽媽吃。雖然大街上依然是紙錢塑料花多,但是花店裡鮮花也慢慢有許多人買了,移風易俗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媽媽還是很開明的,說這個好,其實看到大多數人還是燒燒紙錢,心理還是有些虛虛的,堅持做一件事還是蠻難的。不過相信到我兒子侄子們手裡,應該就會徹底改變了,畢竟我們從現在開始薰陶!

路上和我兒子談談心,問問他警察學院的生活。兒子說學校大部分學生都不上進,因為基本上包分配,我說學到知識是自己的,用知識武裝自己才是最持久的。所幸兒子還是蠻懂事蠻上進的,一直要求他多看看古今中外的書籍,將來畢業當警察要匡扶正義,要為家族做力所能及的事。除了兒子,我還有六個侄子,兩個大侄子,因為以前我條件不是很具備,所以沒有在我身邊讀過書。後面四個稍大的兩個在我身邊讀到初中畢業,一個考取定向師範,一個考取安義高中;小的兩個現在帶在身邊一個讀初一,一個讀初二,跟他們講的最多的就是要孝順團結,要用知識武裝自己。所幸傾情付出所以似乎還比較崇拜我,還比較有話語權,他們雖然不是很優秀但也不至於逆反!

飯後和他們談起太爺爺給後輩們留下的一個竹山。清楚的記得,小時候“耙糞”到那個竹山,那時竹子還不是很多。聽我媽媽說開始的竹種是我爺爺從長嶺肩扛下來種上的,現在爺爺不在很多年了,但是竹子卻越來越多。家族規定,凡是爺爺後輩的人建房子,無償到山上砍竹子,我09年在家建房就砍了幾十根竹子。每年清明節,便是竹筍出土時,我大伯和我家就會挖很多竹筍,勤快的大伯還會曬很多幹竹筍給兒女們留著。聽媽媽說,他們還集中賣過三次竹子,三兄弟分了不少錢!我就在想,人生一世,應該多給子孫後代留下一些永恆的遺產才好!

我家老房子後面前幾年也栽種了幾棵竹子,現在已經遍地竹根,蓄勢待發了,竹子四年長根,一旦長筍四個月便高達十幾米。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家後院也是一片竹山。而且今年我在新房子周邊栽種了2000棵羅漢松,1500棵茶花,500棵油茶,100棵10公分的桂花樹,期待留給孩子們一座綠色銀行;留給他們一片休閒棲息之地;今天我又為他們留下一篇文章,留下一片期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