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敗了大明?

朱厚照年少非常聰明,老師教他的東西總是能很快學會,按理說他應該成為一個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周圍的太監,毀了這個聰明的孩子。他剷除了太監,多次打擊了蒙古韃靼,穩定了邊疆,平定了寧王等的叛亂,穩固了內部統治,但他幼年的經歷導致他始終不能好好理政。

東宮太監中以劉瑾為首的一個小團伙,整天無所事事,無惡不作,為了巴結日後的新皇帝,每天都整到進獻一些奇特的玩具,還經常組織演出和體育活動。朱厚照不能抵禦這些東西的誘惑,於是沉溺其中,終其一生沒有自拔。建豹房沉迷其中,他不僅沉溺女色,而且武宗在豹房的寵嬖中有為數不少的孌童,學業和政事荒廢。在劉瑾的引導下,玩得越來越離譜。先是在宮中模仿街市的樣子建了許多店鋪,讓太監扮做老闆、百姓,武宗則扮做富商,在其中取樂。又覺得不過癮,於是又模仿妓院,讓許多宮女扮做粉頭,武宗挨家進去聽曲、淫樂,後宮搞得烏煙瘴氣,急壞了當朝的大臣們,由於弘治時期政治還算清明,給武宗留下了一套非常剛正廉潔的大臣班子,這些人不顧身家性命,聯名上書請求嚴懲八虎,武宗剛剛即位,還缺乏駕馭群臣的能力,見到如此聲勢浩大的進諫,有些支持不住,想與群臣妥協,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劉瑾在皇帝面前哭訴使武宗心又軟了下來,第二天他懲治了首先進諫的大臣,內閣成員謝遷、劉健以告老還鄉相威脅,但是被武宗欣然批准,群臣失去了領頭人,只好作罷。

“八虎”在戰勝了群臣之後,氣焰更加囂張,擅權跋扈。劉瑾又建立了豹房,裡面藏有許多樂戶、美女供武宗日夜作樂,武宗更加肆無忌憚,劉瑾也靠著武宗的寵幸權傾朝野,但是他忽略了太監內部的爭權奪勢,最終,大太監劉瑾死於了另一個太監張永之手。劉瑾死後,後宮並沒有安定下來,又先後出了佞臣錢寧、江彬。

公元1514年正月,幹清宮因玩燈而失火,武宗正去豹房,回顧火光沖天,竟然戲笑著說好一棚大焰火。他不滿足於在京城玩樂,於是他置國政於不顧,帶著江彬等人到處尋花問柳。他經常在夜間闖入百姓家逼令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還要帶回宮去,使得百姓怨聲載道。永平知府毛思義,貼出安民告示,說今後凡是沒有官府文書,誰敢妄稱皇上駕到,藉故擾害百姓的,一律嚴懲不貸。這竟觸怒了武宗,下令將毛思義逮捕下獄。一次武宗來到一個小店,看上了老闆的妹妹鳳兒,於是就納鳳兒為妃,並封鳳兒的哥哥做官。誰知鳳兒福薄,在返京途中就死了,武宗非常悲痛。但不久之後,他又看上了一個樂工(當時的職業演員)劉氏,於是又納劉氏為妃,而且對劉氏寵愛至極,後宮都將劉氏稱為劉娘娘。

隨心所欲

即位後明武宗廢除了尚寢官和文書房侍從皇帝的內官,以減少對他行動的限制。為皇帝而設的經筵日講,他更是以各種藉口逃脫,沒聽幾次。後來連早朝也不願上了,為後來世宗、神宗的長期罷朝開了先河。諸位大臣輪番上奏,甚至以請辭相威脅,但皇帝依舊我行我素,大臣們也無可奈何,到了後來,只要朱厚照不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大臣們乾脆不再管他。

武宗想打破加在他身上的某些禁錮,想按照自己的真實想法辦事,即使這違背了歷朝祖訓、社會習慣,也在所不惜。很難想像,武宗一點也不留戀象徵權力和地位的紫禁城,而喜歡自己營建的兩個小天地——豹房和在宣府的鎮國府。對前者 ,他從正德二年(1507年)入住一直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駕崩,都住在那裡;而對後者,他則親切地稱為“家裡”。

武宗曾以各種方法蒐羅男寵,他從宮裡的太監中鱗選孌童作貼身隨從,當然也與他們進行性娛樂活動:武宗初年,選內臣俊美者以充寵幸,名曰“老兒當”,猶雲等輩也。時皆用年少者,而曰老兒,蓋反言之。當然武宗漁色的對象決不限於內臣,他在外出遊幸活動中亦四處蒐羅孌童:武宗南幸,至楊文襄家,有歌童侍焉。上悅其白皙,問何名,曰楊芝。賜名曰“羊脂玉”,命從駕北上。

先是上出宣府,有歌者亦為上所喜。問其名,左右以“頭上白”為對,蓋本代府院中樂部,鎮守太監借來供應者,故有此諢名。上笑曰:“頭既白,不知腰間亦白乎?”逮上起,諸大璫遂閹之。蓋慮聖意或欲呼入內廷,故有此問。

一些無賴士人為了投武宗之所好,競相呈獻男色希

錢寧,因幼時被賣與太監錢能而改姓錢。狡詰猾巧,善射,深為尚武的武宗所喜歡。豹房新宅的建設,錢寧出力甚多。據說武宗在豹房常醉枕錢寧而臥,百官候朝久不得見,只要看到錢寧懶散地出來,就知道皇帝也快出來了。江彬,本是名邊將,驍勇異常。在鎮壓劉六、劉七起義時,身中三箭,其中一箭更是射中面門,但他毫無懼意,拔之再戰。因軍功覲見時,他於御前大談兵法,深合武宗意,遂被留在身邊。有一次,武宗在豹房內戲耍老虎。誰知平日溫順的老虎突然性情大發,直撲武宗。武宗忙呼身旁的錢寧救駕,錢寧畏懼不前,倒是江彬及時將老虎制服。武宗雖然嘴上逞能說“吾自足辦,安用爾”,心裡卻十分感激。此後,江彬逐漸取代錢寧而得寵。武宗更是毀京城中豹房西側的鳴玉、積慶二坊(今廠橋、西四地區)民居,大肆營建“義子府”,供江彬等人居住。江彬深恐錢寧害己,遂向武宗吹噓邊軍如何英武善戰,引誘武宗將邊軍與京軍互調,藉以自固。明朝祖制,邊軍、京軍不許互調。因為如果邊軍弱,蒙古就會入侵;京軍弱,邊軍就會成為禍患,這是為加強皇權著想的制度。武宗不顧大臣的激烈反對,打破祖制調邊軍入京,設東、西官廳,由江彬、許泰統帥。不僅如此,江彬更是鼓動武宗離開京城到西北遊幸。這對於一向以雄武自居的武宗頗有吸引力,因為他一直夢想著能在廣闊的草原上一展雄姿,開創不世之業。江彬還告訴他那裡多美婦,自然更增加了武宗的興致。正德十二年(1517年), 武宗一行浩浩蕩蕩來到宣府,營建“鎮國府”。併為自己更名朱壽, 後來自己又加封為“鎮國公”,令兵部存檔,戶部發餉。亙古以來,還沒有哪個皇帝自降身份又為自己稱臣的,真是視國事朝政為兒戲。《明史·武宗本紀》就說他“然耽樂嬉遊,暱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

明武宗敗了大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