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什麼令人感動的,有深度的書(求推薦)?

Linfeel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最近剛剛讀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學大學哲學博士周濂的《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忍不住要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 第- -次聽到這句話是在電視劇《虎媽貓爸》裡面女二號主人公唐琳跟男一號羅素關於兒童教育觀的一 .段對話, 當時猛然聽到,覺得有點繞,但很有哲理:不久在街頭的書店突然發現居然這是一-本書, 簡單地看了崔衛平、梁文道和劉蘇里的推薦,就迅即收入囊中,當晚啟開序言,立覺甘之如館。但實話實說,因為是哲學教授寫的書,讀起來並不是那麼放鬆,甚至有很多生澀的部分需要你時刻把全部的意念都集中起來才能理解一二二,但讀罷之後覺得書香甚濃,餘音繞樑,裡面很多金句值得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拿出來重新回味。

周濂是一-位年輕的學院派知識分子,也是當今最被看好的新生代學者之一,順便八卦一下,人也真的很靚仔。《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一個裝睡的人》 這本書精選了周濂的隨筆文章,包括時評、書評和部分學術文章,紀錄的是他關於幸福、公正、德性生活、民主、自由、道德等的哲學思考。我們生活在- -個烏 煙瘴氣的喧囂迷茫時代,在一個顛倒是非的時代,每個人作為個體,在各個層面面臨壓力,產生糾結,體驗痛楚。我們的世界裡有太多的心靈雞湯來教我們如何不糾結如何跟隨大流與這個骯髒的時代握手言和,其實,就是讓我們放棄自身的價值標準,閉上眼睛裝睡。周濂作為-一個有人文情懷的學者,採用了”一個飛翔的姿態來寫作,從概念的高處飛往地面,飛往粗糙的世界; 同時,他又從現實的溝壑飛往天空,飛往理想的所在”,告訴我們一個人依然可以選擇過一種合乎德行的生活,並以此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依然可以選擇不止做個”好人”,還可以做個”好公民”

在周濂的擁躉中,我可能要算作最不懂哲學的一一個, 但閱讀就是這樣,不管你有什麼背景,只要有一塊海綿的心態,無論如何還是能吸到一些水的。

某種意義上,人生就是一場徹底的清算,一場與自己的本性進行的戰鬥,一個也許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的“認識你自己”的追問。在這個漫長的過程裡面,你需要清算智識上的無明,更重要的是克服意志上的軟弱。你當然可以選擇向古人今人熟人親人陌生人求助,但是歸根結底,你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就像本書的同名文章結尾處所說的,“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那個裝睡的人自己決定醒來。”

謝若林也好,餘則成、顧小夢也罷,人這一生,遲早會把自己交付給一個比自己更高的存在者,或者上帝,或者組織,或者愛人、詩歌、金錢,以及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主義……問題在於,你在交付之前,是不是經過百轉千回的痛苦思索和掙扎?在交付之後,在那個更高的存在者的陰影下面,你能否還保有哪怕一丁點兒的懷疑和反思?太過輕易地委身於人,總讓人懷疑之前的掙扎缺乏真誠。交付之後便意志堅定的把它當作福音傳遞他人,則是一種讓人難以忍受的矇昧,哪怕它以信仰的面目呈現。

瞭解真相或許是重要的,但瞭解了“又怎樣”?既然行動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註定無法改變這個世界,還不如在一塊紅佈下安心過火,如果慧根足夠,沒準還能在“紅塵白浪兩茫茫”的自我慰藉中過上幸福人生。

笑眯眯的印度乞丐不憤恨,他們安天知命,可以通過精神性的訴求來安慰人生的不公。相比之下,仇富者的憤恨情緒儘管有正當的成分,但因為糾結了太多的怨氣和嫉妒,所以最終將吞噬每一個體的靈魂。

某日他因故缺課,一週後當他進入教室時,老師遞給他一頁紙,說:“你上週沒有來,這是給你留的課程講義。”這孩子說,研究生這一年裡,這是他第一次感覺自己不是“無名氏”。

在《新聞會客廳》中,美女主持人李小萌問了嘉賓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調整節假日只是出於保護文化傳統的話,這個角度是不是單了一點兒?”這個問題不由得讓我想起至尊寶和紫霞的一番對話。紫霞探視著問至尊寶:如果這段姻緣是上天安排的,該怎麼辦呢?至尊寶答:那——你就告訴他這是上天安排了這麼一段姻緣呀。紫霞接著問:他不喜歡我怎麼辦?他有老婆怎麼辦?至尊寶:你管他那麼多,上天安排的最大嘛!紫霞:真的?至尊寶:上天安排的,還不夠你臭屁的啊?!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這樣問道:如果不正義的人過得比正義的人更幸福,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成為一個正義的人?

和一種文化,一座城市,一個人,一條狗,一本書,一首曲子……建立起關係,需要獨特的現實感知力和歷史因緣性。正是這種無法被量化和還原的特殊記憶讓我們稱其為我們,讓我們瞭解那種只有我們才瞭解的好。

“去吧,但願你一路平安。

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這樣的字句很紮實,就像我們所向往的生活,它通向遠方,但絕不虛無和縹緲。

張國榮一直想知道自己想要打聽的人在哪裡,只不過知道了又怎麼樣呢?找人是件很鬱悶的事情,你不知道那個人在哪裡很鬱悶,你知道那個人在哪裡依然很鬱悶。

不找能如何,找到又如何?





呱唧呱唧痘


讀完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對自己觸動最大。于娟取得了高學歷的證書接受過高等學府的教育,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思維能力等都得以完美體驗,個人素質高自律性強,通過自身努力每一個階段的目標取得都付出了巨大心血,這份實力這份執著在現實社會中不僅僅是讓人讚揚更多的是種敬仰。有愛情的美好有家庭的和睦,有父母的疼愛有兒子的牽掛,人生的幸福才剛剛起步,但疾病還是來的這樣絕情這樣殘忍。手捧此書看一段、停一會兒、想一會兒,作者有太多的留戀、太多的悔恨、太多的醒悟,以生命倒計時的冷靜思索著也奉勸著,回憶著也交待著,讀一讀刺心穿肺,想一想抽筋割肉,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生活的?什麼是生命的人生?什麼是人生的生命?好好的照顧好自己健康的生存才是唯一!




張賀安


【千鶴分享】

透過生死,你會覺得名利權情都很虛無,尤其是排列第一位的名,說穿了,無非是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無論你名聲四海皆知響徹雲天,也無非是一時獵奇,各種各樣的人揣著各種各樣的心態唾沫四濺過後,你仍然是你。

其實,你一直是你,只是別人在談論你的時候,你忘記了你自己是誰而已。

你好,很高興能夠來回答你的問題,我想給你的推薦是《此生未完成》這一本書,我曾計劃在2020年要看50本書,這城市我的第一本,那時是我寫了一篇長達兩三千的感悟,在這裡我也想簡單的說一下,為啥我一定要把它推薦給你?

它的作者是于娟,講述的故事是30歲的得了乳腺癌的故事他,在她這個年紀,事業剛剛起步,兒子才剛剛出生不久,家庭也才幸福美滿沒多久,但是災難卻降臨在了她的身上。

得了病的她日漸消瘦,她的老公光頭對他不離不棄,對他照顧無微不至,你說他害怕嗎?那是當然,每一個人面對死亡都會恐慌,你我都會,更何況她。

事業剛起步,沒有多久,上有父母本該孝敬的,讓父母過上幸福好日子,下有兒子剛出生不久,但是她卻被病魔纏身,但是老公光頭特別有愛,不拋棄,不放棄,同樣也是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

即使是這樣,但他還是樂觀的面對,在生病的一年當中,他寫下了這本書,記下了生命中的種種,在這本書中,你不難發現,其實作者是一個特別逗,特別有趣,特別樂觀的人,面對死亡,他選擇了接受,然後去處理,這也是很多常人很難做到的事情吧!

所以我推薦你去看一下這本書,希望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能夠沒有遺憾。

我是千鶴,記錄和分享是生活所愛,學習是我終身的事業,人生漫漫,希望和你結伴而行,關注我吧,我們一起向前。


千鶴姑娘要努力


1.《棋王.樹王.孩子王》

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阿城的代表作。阿城的三個中篇故事:棋王,樹王,孩子王,取材截然不同。可是,他所要表達的主題是相同的:人,是最重要的。稟性善良的人,關愛人群,永遠是社會的瑰寶。其中阿城的處女作,也是筆下著名的"棋王"王一生,是近世以來罕見的一個深刻體現了道家文化特徵的人物形象。王一生深得老子的陰柔之氣。他的性格是堅忍而沉著的。《棋王》表面上寫棋,實質上則具有多層次的象徵意義,表現著他對中國文化傳統的歷史評價和對中國文化進步的展望。阿城描寫人物時有畫面感,他用的詞和句很明顯帶著傳奇小說和話本小說的味道。讀其文字,很容易被感動。故事沒有什麼波瀾,最終也未有曲折離奇的感情糾葛,但每每讀到有些段落,總容易鼻頭一酸,淚湧上來。

2.《第九個寡婦》

40至80年代流傳在中原農村的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書中愚昧樸拙的女主人公葡萄始終恪守其最樸素的準則,將被錯劃為惡霸地主而判死刑的公爹匿於紅薯窖幾十年。在這漫長歲月中她與公爹構成同謀來做一場遊戲,共同與歷史的殘酷性進行較量——究竟是誰的生命更長久。情節發展到最後,這場遊戲捲入了整個村子的居民,大家似乎一起來掩護這個老人的存在,以民間的集體力量來參加這場大較量。小說裡的民間世界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它的藏汙納垢特性首先體現在瀰漫於民間的邪惡的文化心理,譬如嫉妒、冷漠、仇恨、瘋狂,但是在政治權力的無盡無止的折騰下,一切雜質都被過濾和篩去,民間被翻騰的結果是將自身所蘊藏的純粹的一面保留下來和光大開去。

3.《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為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經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譯成近20種語言出版。在書中,作者以十分簡約的方式,考察了群體的特殊心理與思維方式,尤其對個人與群體的迥異心理進行了精闢分析。 為什麼博學鴻儒在群體中卻只會鸚鵡學舌?為什麼謙謙君子在群體的支持下會變得粗野不堪、肆無忌憚?烏合之眾的盲從,使得我們不受理性與道德的約束,做出不可理解的事來。讀過這一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提醒自己,不盲從,不隨波逐流,做一個有獨立人格的自我。

4.《少有人走的路》

斯科特·派克作為一名心理醫生,他治俞了成千上萬個病人,並以從業經驗為基礎寫下《少有人走的路》一書。書籍誠實而客觀,有較多的案例支撐。其實大多數人除了應付考試或者消磨時光的原因之外,都是因為有了困惑才去看書的,書能解惑。然而,心理學知識卻屬於另一種知識:沒有標準答案的知識。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這一環,你不可能解決任何麻煩和困難。局部的自律只能解決局部的問題,完整的自律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大部分的恐懼與懶惰有關,這句我深以為然。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你會有無數豁然開朗的瞬間,也會有無數膝蓋中槍的體驗。

5.《影響力》

《影響力》是西奧迪尼的經典作品,風靡全球三十載,是《財富》雜誌鼎力推薦的75本商業必讀書之一。在這本書中,心理學家羅伯特·B·西奧迪尼博士為我們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極具說服力,而我們總是容易上當受騙。隱藏在衝動地順從他人行為背後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這一切的根源。那些勸說高手們,總是熟練地運用它們,讓我們就範。 但到底是為什麼,當一個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來時,你的反應就會從負面抵抗變成積極合作呢?

6.《相約星期二》

我之前推書曾經推薦過這本。一個病入膏肓的老教授(莫里·舒瓦茨),在他生命的最後的日子裡,與自己的學生(米奇·阿爾博姆)在每週二進行的授課,話題涉及到如何面對家庭、感情、衰老、金錢、愛、婚姻等諸多方面 。一共十四節課。同名電視電影於1999年12月5日在美國上映。人世間自認為毫無意義的生活, 其實正是他生命的價值所在。活著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某種宏偉的事業中,還體現在平淡的生活中,默默的愛與付出中。這本書對死亡的關注書為了凸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當你迷茫時,也許會幫你想明白生活的意義。(二次推薦!)



拾七先生


我推薦《褚時健傳》。

一位做產品的朋友,推薦我讀這本書,讀過之後,確實受益匪淺。我更喜歡從故事中,發掘有趣的、能給人啟迪的轉折點。

褚時健,本人經歷就夠傳奇。相比較他出獄之後上山搞農業,因為他“褚橙”名聲大噪,我更關注他在成長期的一些特質。

烤酒

褚時健小時候家境清貧,為了補貼家用,他要去家裡爺爺留下的酒坊裡烤酒。這時候,他就已經顯現出了一個“做事的人”的特質。他年紀小,經驗少,但他的酒坊出酒率是最高的。無他,用了心思,付出了辛苦。溫度對出酒率影響高,他就想盡一切辦法,保證酒坊的溫度。時間要把握的恰到好處,即使是深夜,他也會準時醒來繼續烤酒。

只要把事情做好,就一定有收穫。

糖廠

在糖廠工作時,要扭轉虧損的現狀。他也是一點點深入調查,抓住事情的本質。這裡,我想特別引用一句話“只不過農場屬於小作坊操作,糖廠屬於規模化,在他看來有本質的不同。”

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這個“本質不同”是什麼意思。我是做教育的,真是隔行如隔山。我想起《小狗錢錢》裡的一句話,“要做自己擅長的事”。還有一句資產上億的大咖說的話,“要賺自己認知範圍裡的錢”。三句話結合,才知道,及時是看書,每個人能解讀出來的內容也受限於自己的認知。提升自己的認知,真是任重道遠。

我喜歡讀人物傳記,不僅僅是人物本身的傳奇經歷吸引我,更多的是從他們身上挖掘那些那些普通的但又不尋常的點,讀書嘛,就是為了學習、為了進步。跟著成功的人學習,關注他們在面對命運轉折點時,是如何抓住機遇,改變人生的,對我來說更有意義。


小滿過大河


李娟的紀實類散文《春牧場》、《冬牧場》,推薦的讀書順序是先看《冬牧場》再看《春牧場》。

李娟其人,被稱為阿勒泰的精靈,我覺得這稱呼真的很契合她。冬牧場的開篇就很有意思,她的母親在新疆某小山村到處宣揚她女兒是個作家,而在村民看來,李娟是個每天蓬頭垢面滿村追鴨子的漢族小姑娘,都不相信。於是李娟決定做一個像樣的作家,要跟著遷徙的羊群進入荒野深處,記錄牧民的冬季生活。

我看完這書真的很感謝她,因為她的這一舉動給我打開了一副瑰麗的畫卷。

作者文筆靈動自然但又毫無匠氣,生活的艱難躍然紙上,但又帶著苦中有樂的幽默感。

冬天的牧場荒蕪、寒涼,一眼看到的都是灰色的。而生命就是這灰色大地中的一抹亮光,住的是珍貴的羊糞堆,吃的是刻意放涼的饢,也許每晚都是默默的相對無言,但文中表現出來的生命的堅毅與頑強不可忽略。

而春天的牧場收起了冬日那冷漠的模樣,纖細的綠葉慰籍牧民們的心。雖然牧草依然貧瘠,食物依然短缺。但牧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起來,大家能花上幾天時間串門玩了,小姑娘也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門了。

這兩本書中大量的景色和細節的描寫,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一般在隨著牧民的腳步轉場。文中透露出的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的敬畏讓人極為觸動。

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遊牧民族是這樣生活,從未想過羊糞是如此珍貴,從未想過自然是如此無情又有情。

這兩本書我是兩年前看的,現在還時不時能想起來書中的情節,真的非常推薦看看,會顛覆你的人生觀。


木楨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看的哭的死去活來。

本書為斯維拉娜·阿列塞維奇代表作。斯維拉娜·阿列塞維奇是世界一流作家,本書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級別的作品。 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慘烈的反應爐事故發生在車諾比。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劇之一。作者訪問了上百位受到切爾諾貝利核災影響的人民,有無辜的居民、消防員、以及那些被徵招去清理災難現場的人員。他們的故事透露出他們至今仍生活在恐懼、憤怒和不安當中。 本書將這些訪談以獨白的方式呈現,鉅細靡遺的寫實描繪,使這場悲劇讀起來像世界末日的童話。人們坦白地述說著痛苦,細膩的獨白讓人身歷其境卻又難以承受。


古人微友


讀書,只是一種習慣。讀什麼書?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有人喜歡政治,有人喜歡經濟、有人喜歡歷史,有人喜歡現代,有人喜歡軍事,有人喜歡情感,等等,等等,不要強迫自己讀不感興趣的讀物。就我個人而言,我的興趣比較廣泛,對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都想探個究竟,因此,只要是我沒讀過的書我都要翻閱一下,如果覺得有味,要麼借閱,要麼在網上搜索,如果覺得有收藏價值,就買下來珍藏。我特別喜歡文學方面的書籍,但經濟條件有限,不可能什麼書都買下珍藏。我珍藏的書、報刊雜誌等佔我臥室的半壁江山,但令我常讀常新的書的枕邊書不多。我推薦幾本供你參考。《資治通鑑》、《增廣賢文》;王滬寧的《美國反對美國》、三毛的《背影》、鄧康延的《常常感動》、雨虹選編的《小窗心語》、席慕容的《青春無悔》等。


雨後青山907


《艽野塵夢》著者陳渠珍,並熊希齡、沈從文齊名,史稱“鳳凰三傑”。

所著《艽野塵夢》記於1936年。書記清末民初,著者作為清朝武官進藏的奇險經歷。說是小說,實在私家手記,所以不粉不雕,筆觸酣暢飽滿,淋漓自然,其中不乏陰鬱的歷史、流曳的景緻,以及搏命時刻和曠世情愛,卻絕少紀事本末的羅列。

史家看年輪痕跡,吃瓜群眾看風物流轉,所謂“看得見摸得著”,堪稱奇書。



金色燕青1


1.《理想國》

“靈魂是眼睛而善是太陽,二者在追求真理時缺一不可。”

在柏拉圖的所有著作中,《理想國》是最成系統的一部。在這部對話中,他借蘇格拉底之口詳細討論了人性、政治、哲學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2.《人生的枷鎖》

《人生的枷鎖》是一個講述人如何拋棄人生的種種枷鎖,終於獲得精神自由的故事。

3.《社會性動物》

這本書被稱為美國社會心理學的聖經,作者艾略特.阿倫森是美國心理協會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研究、教學和寫作三項大獎的心理學家。

書中的認知失調概念,非常有用,經常被我拿來實踐。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文明的社會里,每時每刻都會受到他人的影響,社會情景對人的影響其實是超乎想象的,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影響。

4.《學會提問》

這本書被譽為批判性思維領域的聖經,它教給我們如何理性地、有邏輯地、批判地,提出、思考、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的意思並不是“批評”、“找茬”、“唱反調”,而是讓我們用一種理性的、辯證的方法來看待問題。

下面我推薦的書單也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