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彎腰做直播網紅,首場爆賣1.1億!成年人的體面是什麼

多少錢能讓羅永浩低頭?抖音簽約費6000萬。

4月1號直播首秀,一個坑位費60萬。

4月1號首秀銷售額:1.1億。

羅永浩彎腰做直播網紅,首場爆賣1.1億!成年人的體面是什麼

抖音粉絲順便漲到733萬了。

羅永浩彎腰做直播網紅,首場爆賣1.1億!成年人的體面是什麼

羅永浩彎腰做直播網紅,首場爆賣1.1億!成年人的體面是什麼

因為羅永浩搞直播賺錢,很多人說:偶像崩塌,跌落神壇,不要臉了,為了賺錢人可以多卑微,失望,看不起。

有人覺得羅永浩作為曾經的理想主義代言人,去直播賺的是髒錢,是麼?

做直播賺錢,跟做其它所有合法工作賺錢一樣,一樣可以選擇乾乾淨淨的賺錢。羅永浩做直播真實意圖是什麼?真的喜歡?因為責任?因為理想?都不是。

最大的原因,跟你努力工作的原因一樣:因為窮。

羅永浩彎腰做直播網紅,首場爆賣1.1億!成年人的體面是什麼

如果不是窮,我相信他很可能不會來做直播。

羅永浩這樣體面麼?錘子黃了,欠債幾億,他承諾要努力還錢,現在他真的拉下臉賺錢還債,不體面麼?不值得尊敬麼?

羅永浩彎腰做直播網紅,首場爆賣1.1億!成年人的體面是什麼

我20歲時腦子裡最壞一個觀念是:年輕人追求錢,太俗氣了。那時候喜歡把不在乎錢,當作自己酷的標誌。不過慶幸的是,我24歲及時醒悟,開始努力賺錢。

年輕人愛錢真的很可怕麼?

主演《大地驚雷》的演員於震接受採訪時曾說:“錢對年輕人是很可怕的事情,理想、抱負就該在年輕的時候追求,很多人有了家庭就把理想給磨滅了。最可怕的就是年輕時就沒有理想,只知道追求金錢,這東西是不會長遠的。”

作家連嶽批評說:“演員,型男美女,負責漂亮就行了。三觀正,腦子清楚,那是贈送粉絲額外的福利,說糊塗話是可以原諒的。年輕人不愛錢,是很可怕的事。”

連嶽在文章裡寫過一個假裝不在乎錢的讀者。

她是88年的,2011年大學畢業後留在江西省景德鎮做陶瓷,當年有個香港的陶社入駐景德鎮,帶來很多機會,隨便捏點東西就可以換點錢。週末擺創意市集,平常在工作室(其實就是出租房裡)做產品。

自由、文藝的環境,是他們很多人留下來的理由。她知道應該賺錢,但更崇尚的是那種文藝高雅的生活,朋友間攀比的是有沒有一間很風雅的店鋪,有沒有認識高端的客戶。跟朋友聚會都是喝茶品香,實際的生活是拮据的,她覺得自己這樣的文藝人,就是窮,也是能讓人尊重的。

因為不在乎錢,或者假裝不在乎錢,就真的賺不到錢。她跟男朋友在那折騰了三年也沒錢。2013年懷孕,結婚生子後,因為沒錢,各種矛盾都有了,兩口子吵完,婆媳再吵,從至親到惡語相向。

終於,2017年,她開始反思,曾經所過的高雅生活,其實就是一張遮羞布,掩蓋住自己的貧窮和無能。而越假裝不在乎錢,就越不會去賺錢,所以她在30歲時,自己撕掉那塊遮羞布,離婚,找工作,拼命賺錢,過積極的生活。

年輕時不在乎錢,你就會真的沒錢。如果你現在還在上學,我建議你多研究市場,儘快的接觸商業社會,建立更健康的金錢觀。你看現在我很會做公眾號,可我上大學那會兒才是做公眾號的最好時機,如果我那時候做了,現在早就幾百萬用戶融資幾千萬了。

如果你已經上班了,在職場中,你也千萬不要把自己塑造成大家眼中那個不在乎錢的人。你的老闆,會真的因此少加薪給你,他真的以為你只在乎能不能學到東西;你的領導,會真的以為你沒那麼在乎錢,在一些事情上優先照顧其他同事;你的朋友,在有賺錢機會時,真的不會考慮你,以為你不是同路人。

不要假裝不在乎錢,裝多了,真就出不了戲。

你真的在乎錢,就能想辦法賺到錢

李笑來很有錢,他講過一個更有錢的人:這個人是國內的收藏家,名叫劉益謙,他有多少錢,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是實話,因為他所擁有的古董都是沒有定價的,而且必然會漲價。

曾經有人認真地問過劉益謙:“你為什麼比我有錢?”劉益謙想了想,認真地回答道:“你想不想賺錢?”對方說:“當然想啊!”

劉益謙說:“那你每天花多長時間想賺錢?我天天想怎麼賺錢,每時每刻都在想,早上起來就在想,坐在馬桶上也在琢磨。。。你呢?你就是想想,想一下,然後就幹別的去了,想別的去了。咱們花的時間不一樣啊,怎麼可能一樣有錢?”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那些認真對待金錢的人,獲得金錢的能力更強,而且會越來越強。

這點我深有感觸,也有經歷。大學時期很多人都做過兼職,我也做過。我做過兼職保安、工人、滑板表演、有償志願者、替考、家教等,我做這些全都不是因為我在乎錢,而是每當我想買個滑板、想湊錢出去窮遊時臨時找個活兒幹,從來都不太過腦子,所以大部分都是做些比較低級、日結的工作。

大四上學期快結束時,身邊的同學出國的出國、工作的工作、考研的考研、考公務員的考公務員,我一下有點慌了,開始失眠,認真思考未來,更準確的說法是,思考畢業後在北京的生計問題。

那個時候才開始認真對待賺錢這回事兒,絞盡腦汁思考賺錢的方法和路徑:最開始研究淘寶,開了淘寶店,接觸到阿里巴巴的採購平臺,研究入了迷,第一次對生意這回事有了感覺,第一次對“低價進貨高價賣出”這幾個簡單的字有了很多真切理解:

大街上賣10元6雙襪子的,之前瞧都瞧不上,上了阿里巴巴才知道原來一雙襪子進貨價就5毛錢一雙,看過貼吧分享後才知道很多人擺攤賣襪子月入過萬;精品店裡好看的陶瓷杯,賣30元一個的,在阿里的進貨價才3塊錢;原來在北京798藝術區花十幾塊買的手鍊,有的進貨價才不到1塊錢;窮遊的時候買過很多明信片,2塊錢一張開心的不行,結果進貨價一盒不到5塊錢,一盒30張。

淘寶店開了後,又是新的探索和理解。突然發現沒有錢買各種流量工具、營銷工具,完全做不起來。而且淘寶的同質化競爭太嚴重,用戶關鍵詞搜索,第一頁肯定搜不到你,因為你沒累積銷量,你的店沒有爆款擔當。

我後來就想拼命把微博做起來,給淘寶引流,但是微博到3000多用戶也幹不動了。另外,爆款店對你有碾壓式的優勢,比如我的明信片拿貨價4塊錢,快遞費我談到7塊,這就是11塊,但爆款店可以9.9元包郵,人家靠快遞賺錢。

之後,我想在品類上做突破,終於摸索到一個“集票本”,是798一個原創工作室做的,屬於這個小品類中的經典,淘寶不怕品類小,因為它是國民級應用,用戶基數大。我拿到貨後利用價格策略和搜索優化,很快就做到幾個關鍵詞的首頁前排,後來直接超過了那家原創店自己的銷售。淘寶上只要你做出一個爆款來,就可以躺著賺錢,你佔據那幾個關鍵詞的搜索優勢後,每天都有大量流量過來。不過賺了沒多久,那家原創店就不給我供貨了,原因你懂得。

後來又賺到錢,是一次意外嘗試。當時宿舍裡堆了太多貨,我和哥們的錢都壓在裡面,快沒錢吃飯了,就想著去學校食堂門口擺地攤出出貨。擺攤前一天晚上失眠得不行,拉不下臉來,會想“同學看我在那擺攤會怎麼想?”這樣的問題。

不過第二天中午真的是一個巨大的驚喜,我倆擺了大概一個半小時,銷售收入近1000元。而且利潤超高,3元的杯子,賣15元,5元的明信片賣20元。

當時跟我一起擺攤的,正是大一時跟我一起做保安的哥們,所以那次擺攤嘗試之後,我倆就經常反思曾經我們是多傻:做保安,站街上一天8小時,賺80元,可80元賣5盒明信片就有了啊。

那是第一次開始理解,要靠腦子賺錢,而不是賤賣自己的時間和勞力。


很多人討厭羅振宇,但有一點很多人要感謝他,在他的瘋狂宣傳下,一批寫字的人做內容的人,可以大大方方談錢,說自己是個買賣人。

一次高校講座中,羅振宇各種談自己是如何賺錢的,而且直言:“我只服務於願意為我花錢的人,對於不為我花錢的人,對不起,我不關心你。”不光自己這麼幹,他還鼓勵大家都認真談錢:“做生意掙錢不管他人,是最有尊嚴的生活。自己養活自己,對身邊人負責,是最高的榮譽。我們以掙錢為自己實現自我的方式,是激勵團隊的方式。”

比起那些一邊用盡各種手段偷摸賺錢,一邊大談理想情懷的創業者,我覺得羅振宇這樣很體面。

很多牛人,都是可以大大方方談錢的

2009年,韓寒想實現他從小到大的一個理想——做雜誌。他找到了當時剛從《時尚先生》離職的馬一木。

韓寒:我要辦一本文藝雜誌。

馬一木:什麼樣的文藝雜誌,牛逼麼?

韓寒:牛逼。

馬一木:怎麼牛逼?

韓寒:一個字兩塊錢。

馬一木:就單這就夠牛逼了。

錢不能度量一切,但錢確實能度量很多東西。

2014年那會兒,韓寒經常跟路金波說一句話:我的理想是一年賺500萬。那會兒他年收入300萬,但有了韓小野後,他想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想賺更多的錢,攢錢買別墅。

朴樹,上了兩次跨界歌王

第一次,主持人問綜藝絕緣體的朴樹為什麼來參加節目,他的回答是:說實話,我這一段真的需要錢。

第二次,跟王珞丹唱完《清白之年》,又被問“這一季來的理由是什麼?”,他再次耿直回答到:這是我的工作,我覺得我靠這個賺錢啊,我覺得人得吃飯吧。

不要簡單的認為想賺錢的都一身銅臭味。朴樹缺錢上了熱搜,經紀人回應後大家才知道,朴樹捐了很多錢建學校。錢只有銅味,人才會有臭味。你完全可以通過賺錢,讓這個社會更美好。

錢,與理想、夢想、情懷、藝術、愛和公益,完全不衝突,而且有錢了,更大概率是後者全得益。做公益最多的是誰,不還是比爾蓋茨、巴菲特那些最有錢的人麼,夢想最大最野的是誰,還是馬斯克那種想帶人類殖民火星的有錢人吧。

所以,我喜歡連嶽的一個觀點:一定要愛錢,尊重錢,錢最公平。理解了這點,也就理解了市場,理解了市場,就理解了人類社會。對錢愛的不夠深,不夠真,你就不知道他的力量。

放下面子努力賺錢,是成年人最大的體面

這個社會的很多人,有些病態,自己揹著房貸,車貸,豬肉排骨都捨不得大口吃,還不努力賺錢,甚至還不好意思讓別人覺得自己在努力賺錢。

很多人表面上風光靚麗,裝作一副不在乎錢的樣子,背地裡自己多窮不知道麼?

記得我剛畢業北漂時,一個月31天,我就工作31天,一個週末都不休息,天天寫稿賺錢。我的一個朋友經常嘲笑我說:“哎呦,小粥,這麼努力啊?賺這麼多錢幹嘛?不出去玩會兒啊?你看外面這天氣多好啊!哈哈!”

結果呢,等他買房子付首付時,還是跟我借的錢。所以,都別裝。

中國14億人,有資格不愛錢的沒多少,你牛逼就買房子時別讓爸媽還給你頂上,一邊在外面裝X風輕雲淡,一邊爸媽都一把年紀了還得繼續給你賺錢攢錢。

除了極少數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我們絕大多數人光是好好活在這個社會上,都是需要很多錢的。你早晚會需要錢的。我已經有兩個好朋友,經歷過了不買房女方父母死活不讓領證的教訓。將來孩子上學、父母養老,哪哪不需要錢?

李笑來也專門探討過這個話題:絕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到了一定年紀都逃脫不了金錢的束縛與限制,都是到了不得已的時候才開始重視金錢,那“慘淡的結局”其實從一開始就註定的,並不像大多數人想的那樣,直到“中年”才遇到所謂“中年危機”——那危機,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所以,從策略上看,認真思考金錢、重視金錢才是實際上的優勢策略。

羅永浩彎腰做直播網紅,首場爆賣1.1億!成年人的體面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