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笨拙并真诚地爱着


鲁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我们在小学课本的《少年闰土》就开始接触到他,一直到中学,他是在我们课本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作家,也被称为“活在语文课本里的鲁迅。”

记得很早就背过,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以笔为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被毛泽东评价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杂文,像匕首,像投枪,极尽辛辣讽刺。上学时,对鲁迅的印象,就是他的伟大、他的辛辣,好似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斗士。

后来读书多了,慢慢地知道,在绚烂的光环后面,鲁迅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为了避祸,没有点名道姓地骂过蒋介石一次,他为了生存,做过多年国民党教育部的佥事(相当于处级吧),也是领过国民党政府薪水的。

后来,了解了鲁迅的感情历程,看到他在感情中的笨拙与真诚,才更觉得他是一个真实的远离神坛的人。

鲁迅:笨拙并真诚地爱着


01鲁迅与朱安:不爱就是伤害


1906年7月6日,在日本求学的鲁迅被母亲病重的家书骗回浙江绍兴老家。回到家中,鲁迅见到的是收拾好的新房,等着他的是和一个陌生女子的婚礼。

这是一桩典型的封建包办婚姻,但说鲁迅对朱安在婚前一无所知是不确切的。早在1899年,周朱两家就开始议婚了,原定的婚期是1991年,只不过是因为鲁迅拿到赴日本留学的奖学金推迟了。婚前鲁迅对朱安也有所了解,还提出了让朱安放脚、进学堂读书的要求,但他始终没有提出要退婚。

朱安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大鲁迅三岁,这在绍兴,女大三也是传统认可的。从旧照片看,朱安长相一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恪守本分的传统女人。但这些种种,都不应该成为她悲剧一生的原因。

鲁迅一生也没有碰过朱安,朱安一生也没有做回真正的女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朱安的孝敬、温顺、善良、坚守,得到的只是落寞、凄冷和深入骨髓的孤独。

鲁迅婚后第二天就独自去睡书房,第三天就去了日本。

鲁迅是委屈的。他不能违拗自己的寡母,在传统习俗和母子亲情面前,年轻的鲁迅也显得无能为力。

据周家的佣工王鹤照说,鲁迅婚后的第二天早晨,印花被染青了他的脸,也许,他的新婚之夜是捂着被子痛哭的。

鲁迅对自己的好友许寿裳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的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鲁迅也确实做到了所谓的“供养”。鲁迅每次买回点心来,总是先送到母亲那里,然后送给朱安,最后才拿回去自己吃。鲁迅对朱安没有打骂,没有凌辱,有的只是冻彻心扉的冷漠。

作为一个男人,鲁迅拒绝了“无爱的性”,始终让朱安保持白璧无瑕,甚至劝她改嫁。这一点,确实比那些既嫌弃糟糠之妻,又一个一个生娃的男人好了许多。

但是,朱安何其无辜?!她为鲁迅空守了41年,伺候婆婆38年,对许广平和周海婴也满是善意,这奉献何其之大?鲁迅去世后,朱安生活窘迫,她对宋紫佩说的那句话极其扎心:“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要保存保存我呀!”

窃以为,鲁迅对朱安是貌似有自己的坚守和底线,但其实是极其地不负责任,他的“不爱”伤害葬送了这个温顺的女人一生。

鲁迅给了朱安一个妻子的名分,却不给她夫妻之实,不尽丈夫之责,让她孤苦终老。试想,如果朱安和鲁迅有个一儿半女,朱安也不至于在鲁迅去世后物质上无依靠,精神上无寄托。

这个女人一生的幸福,生生地被鲁迅以“不爱”的名义扼杀了。既然不爱,何必去娶?为了不忤逆母亲,就去伤害另一个女子,不知在天国的鲁迅对此是否有一些的愧疚和不安。

鲁迅:笨拙并真诚地爱着


02鲁迅与许广平:爱也是被动

鲁迅的爱情来的有点晚。与其这样说,不如说许广平这个勇敢、主动的女孩出现的比较晚。

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比鲁迅小17岁,二人是典型的“师生恋”。

鲁迅的才华和品格,可以轻易得到女孩子的倾慕,当时情况也确实如此,有许多年轻女学生写信来吐露衷肠。

和鲁迅书信往来较多的是一个叫许羡苏的学生,二人谈诗论道,堪称知己。鲁迅和许羡苏的哥哥也是挚友,当时不少人都认为他们会走在一起。但许羡苏的顾虑和矜持加上鲁迅在感情上的畏首畏尾,最终这段感情黯然收场。

许广平眉目清秀,但长相并不出众,写过不少文章,却算不上才情充沛。

鲁迅也不是许广平的初恋。许广平小时候被喝醉的父亲在酒桌上许给了一个马姓的土豪劣绅。这点许广平比鲁迅处理的好,硬是明确拒绝,并付了一笔退婚费干脆利索地了结。在北京的日子,她与一位叫李晓辉的同乡男子热恋,奈何李晓辉被许广平传染上猩红热,英年早逝。

在和鲁迅的恋情中,她赢就赢在果敢和大胆上。她的无畏打破了鲁迅畏首畏尾的外壳,在这段恋情中,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鲁迅寓所“老虎尾巴”的书房里,27岁的许广平首先握住了鲁迅的手。终于,鲁迅的一句“你战胜了”,宣布了这段恋情的结果。

鲁迅真的是没有半点恋爱经验,在这段恋情初期,他是笨拙的,笨拙的像一个小学生。但鲁迅有真诚,在这段感情中,也不乏一个大男人的担当和一个小男人的腻歪。

鲁迅和许广平的恋情曝光后,对许广平的指责和指控层出不穷,说许广平是“红颜祸水”,是“枭蛇鬼怪”。这时候的鲁迅却不再畏首畏尾,他顶住舆论压力,勇敢地站出来发声:“我对于名利、地位,什么都可以不要,只有枭蛇鬼怪就够了。”

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情话,这是鲁迅对许广平最真情的表白,这个有责任、有担当的鲁迅是最有魅力的男人,当时不知有多少女子听完为之动容,为之倾心。

“我终于知道,我是可以爱的。”投入爱河的鲁迅也是爱得柔肠百转、荡气回肠,认真、笨拙而可爱,他前后寄给许广平78封信,这一点大家看《两地书》就可以了解。

40多岁的鲁迅亲切地称呼许广平为“小乖姑”“小鬼头”“小刺猬”,自称“小白象”。他笨笨傻傻地向她表忠心:“学生到多了起来,女生有五六个,我决定目不斜视,而且永远如此。”这话说的是不是很傻、很萌、很可爱?

婚后的许广平成了鲁迅的私人秘书、保姆,还育有一子周海婴。她细心地照顾鲁迅的起居生活,完全活在了他的影子里。

许广平是成功的,她成功地俘获了这个有才华、有骨气的“笨男人”的心,成就了一段民国时代“师生恋”的传奇,也一直顶着鲁迅夫人的光环,被人提及,被人传诵。

世人皆知许广平,又有多少人还知道那个悲情女人朱安?

在这段传奇“师生恋”中,许广平一直是处在主动和付出的位置,鲁迅虽然也有回应,但更多的是在被爱着。结婚十周年时鲁迅写的那首情真意切的小诗,可以对二人的感情做个总结:“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鲁迅:笨拙并真诚地爱着


03鲁迅与萧红:可能只是一丝心动

1934年,萧军和萧红出现在上海。鲁迅对萧红确是另眼看待,他极力称赞萧红的文学天赋,认为萧红可能是丁玲的继承者。

有人说鲁迅对萧红别有情愫,近似暗恋。这也只是猜测而已,当事人的心思谁也不知,能确定的只是鲁迅对萧红很欣赏,也很在意,他帮助她,甚至纵容她。

那段时间,萧红常来鲁迅家,还撺掇许广平包饺子或韭菜盒子,虽然萧红的手艺并不好,鲁迅还是买账的多吃几个。萧红提出逛公园,不爱出门的鲁迅也破天荒地带着儿子和许广平陪她,有时还耐心地给她讲解穿衣搭配。

鲁迅和萧红的交往,并没有瞒着许广平,也许有一丝心动在,但也并无出格之事。

其实对于萧红这个人,争议还是很多的,她的个人感情经历丰富的可以写一本厚书,绝不是她在鲁迅面前表现的那么单纯活泼。

萧红的第一个男人是陆振舜,她的远方表哥。17岁的萧红冲动地私奔并与之同居。她的第二个男人是未婚夫汪恩甲,并为此和汪家打了官司,两人有过两次同居的经历。和汪恩甲分手后,怀孕的萧红又和已经结婚的萧军同居,被抛弃后又嫁给了端木蕻良,后来还看上了骆宾基。

这个女人的情史就是一个大写的“乱”字!

我更愿意承认,鲁迅之于萧红,只是对一个有才华的文学女青年的欣赏,最多也就是有一点点的心动,若是谈及情愫,甚至说是暗恋,就有些过了。

了解了鲁迅的感情历程,我觉得他更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比那个在神坛上的他更真实、更可爱。

他伤害了朱安,却觉得那是自己的坚守和反抗;他爱着许广平,爱的笨拙、爱的真诚、爱的勇敢;他也许对萧红有那么一丝心动,却也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就像一朵春花在春风里的一次轻微晃动。

鲁迅,一个伟大的男人,也是一个可爱的男人。


作者静塘:站过讲台,现在机关,好读书,喜读史,善谈人生、聊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