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袁世凱最疼愛的兒子,分得雙倍遺產,死後卻無錢安葬

在我父親留給我的書裡邊有一本比較奇特的油印本。

他是袁世凱最疼愛的兒子,分得雙倍遺產,死後卻無錢安葬

老式油印機

所謂油印,就是將蠟紙覆於鋼版上,用鐵筆在上面刻字,然後再滾上油墨印刷。由於油印書籍的設備比較簡單方便,有蠟紙、油墨、滾筒等即可,故上個世紀初至七八十年代以來,有不少油印本流傳於世。但由於蠟紙等油印設備所限,每種油印本印量有限,因此其珍貴程度要比一般印刷書籍要高。

油印在我國盛行了整整一個世紀,它已滲透於各文化領域。特別是上個世紀的基層宣傳領域。它最早是愛迪生髮明的,後來為日本引進,由崛井治三郎加以改進才得推廣應用。日本稱油印為“孔版”。

他是袁世凱最疼愛的兒子,分得雙倍遺產,死後卻無錢安葬

而在我父親留給我的書中就有這樣一本油印本,這本油印本的作者說起來也是大名鼎鼎的。也就是民國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號寒雲)。在袁寒雲過世以後呢,身後蕭條。據傳在他死後,家人只從他的筆筒裡找到了20大洋遺產。

他是袁世凱最疼愛的兒子,分得雙倍遺產,死後卻無錢安葬

所以呢,袁寒雲所做的這本詞集生前並沒有問世,在這本詞集中說的很清楚,是說在袁寒雲故去以後,由袁寒雲的表兄弟也同樣位列民國四公子的張伯駒,也是中國非常著名的大收藏家,以及袁寒雲的親家就是方地山先生,就是有民國聯聖之城的“大方”,他們一起去袁寒雲的故居拜訪,希望將袁寒雲在世時的那些詞稿出版發行。

他是袁世凱最疼愛的兒子,分得雙倍遺產,死後卻無錢安葬

同時,張伯駒也在序言中提到,在袁寒雲最得意的時候二人並不認識。反而在袁寒雲的晚期才得以相識,所以張伯駒頗感相見恨晚。

但是因為袁寒雲身後蕭條,所以就由袁寒雲的夫人劉梅珍(也擅長書法)和他的兒媳婦,也就是方地山的女公子,手寫刻蠟板油印出版了這本詞《洹上詞》。

他是袁世凱最疼愛的兒子,分得雙倍遺產,死後卻無錢安葬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這本書裡蠅頭小楷寫得非常漂亮,油印本能印成這樣精細足以見其功力深厚。但由於蠟紙等油印設備所限,每種油印本印量有限,且油印本也不如其他印刷版本易於保存,留存於今的已不太多。

所以我認為世上流傳的這本書的油印本應該一共就只有幾十本,拍賣會上也僅只出現過一兩次。這是關於袁寒雲《洹上詞》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