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欣赏“瘦金体”,需看折十大观钱

秉烛读史,常有所感。想那风流天子

宋徽宗,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整天挥毫泼墨,创作书画作品。把写字、画画,当成了主业;把管理国家大事,做为业余兼职。若是做不到勤政爱民,这皇位是万万坐不稳的。靖康之变徽宗做了金人 的阶下囚徒,就是他没有勤政爱民,重用奸佞的结果。

读宋史时,每有困惑。宋徽宗执政约二十五年(1100——1126年),先后改元六次——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为何其中的四个年号时期,只铸小平或只铸小平、折二、折三钱币,唯独在崇宁(1102——1106年)、大观(1107——1110年)期间,不但铸造小平、折二、折三钱,还铸造了大钱折五、折十,甚至铸造了特大钱币呢?

古人云:开卷有益。偶然闲翻宋人

曾敏行的大作《独醒杂志》,方觉得解开了这一心中疑团。

《独醒杂志》一书中,记载了徽宗时期的一件事,读来颇为有趣。一次,宫中演戏,热闹非凡。有一出戏的其中一节剧情是这样的:一人在一小饭店买碗汤喝。喝完后,从口袋里摸出一枚钱买单。掌柜的一看,顾客手里,拿的是一枚当十钱。掌柜的说:实在没有零钱找您,您就多喝几碗汤吧!顾客只好又喝。一连喝了几碗,再也喝不下去了。他抱着肚子说:辛亏相公只发行了当十钱。要是当百钱,那可不得了了。这则故事,从侧面说明:徽宗时期,铸造的大钱很多,小平、折二、折三钱紧缺。否则,开饭店的老板和顾客,不会两人同时都没有折三以下的钱。

若要欣赏“瘦金体”,需看折十大观钱

那么,徽宗的崇宁、大观时期,为什么要铸造那么多的大钱呢?原来,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是“北宋六贼”之首的蔡京为相。徽宗这位风流天子,不但自己私生活不检点,声色犬马,奢侈靡费,而且征用民工,大兴土木,修建园林,建造高楼。这样一折腾,国库里银子自然吃紧。怎么办呢?他听信了蔡京的建议:推行大钱政策。命令全国的老百姓,把所有的折二钱,上交给政府。用五枚折二钱,兑换一枚新发行的当十钱。这样一来,等于剥夺了老百姓的一半财富。老百姓的生活,自然就困难了许多。实行这一政策的结果,一是物价暴涨;二是,私铸横行,犯罪率猛增。不少人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纷纷私铸钱币。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古玩市场上,看到的崇宁、大观钱,大钱多、小钱少的

原因

大观通宝,始铸于徽宗的大观元年(1107年)。钱文为徽宗御书。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几种。另外,尚有极少数的特大钱面世。从材质看,基本上都为铜钱。但又有合背的铁钱等。

北宋、南宋的三百多年,铸造了无数的钱币。但就钱文来讲,当首推徽宗时期铸造的崇宁、大观钱。大观通宝的钱文,为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秀丽工致,挺拔遒劲,被公认为达到了“御书”的艺术顶峰,是我国古代钱币的杰出代表。

下面,我们通过三枚大字版的大观通宝折十钱的实物,进一步了解其形制和特点(见下图):

若要欣赏“瘦金体”,需看折十大观钱


若要欣赏“瘦金体”,需看折十大观钱

参数:径宽:4.1cm;厚度:0.38cm;穿口:1,15cm;重量:15.60克。亲测三枚,参数基本相同。

形制:三枚的版式,皆为“大字版”。钱文四字,布局合理、严谨。因“大”字笔画少,因而,“人”字的撇、捺两笔,疏放张开,显得钱文大小匀称、美观。其字口深竣,笔画纤细、挺拔。尽显“瘦金体”之风格。内、外郭线条,粗细适中,规整而流畅。地章平整,如铜镜之面。穿口规范,未见流铜。

包浆:熟坑,西瓜绿。锈色分布均匀。


若要欣赏“瘦金体”,需看折十大观钱


若要欣赏“瘦金体”,需看折十大观钱


若要欣赏“瘦金体”,需看折十大观钱

关于大观通宝的版别、价格,头条上已有收藏领域的的不少大咖、大V,发表过许多的优秀作品。小伙伴们若想深入了解、学习,动手搜索下即可,本文不再赘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