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就沦为社会底层?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象征,是家族荣耀的证明,是社会栋梁的缩写。所以,与之匹配的是期待,是梦想,是高端。

毕业,就应该走进高档写字楼,就应该成为高级白领,就应该拿着令人艳羡的高薪。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打破了“大学生”和大学生“家庭”的梦。

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率连年低迷,曾经的期待毕业,变成了如今的惧怕毕业。以前,读大学,读研究生,你可能还会说,要是能早点出去赚钱就好了。现在,本科毕业,硕士毕业,你可能会说,要是能再晚两年毕业就好了。

你可能会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转折?到底发生了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落差?答案,就在你接下来看到的文字里。

虽然“岗位”变少了,但是“毕业生”变多了

疫情的影响,经济的下行,使大家最近听到最多的词就是“降薪”“裁员”,企业都在做瘦身,而招聘应届毕业生就相当于是在增肥。

显然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增肥”动作是不合理的,或者说只能做有限度的增肥,那么反映到现实中的表现就是企业开始大量缩招甚至是停止招聘,导致市面上的岗位数量骤减。

为什么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就沦为社会底层?

招聘的岗位可以随着市场表现起起伏伏,以实现企业发展的利益最大化。但是,毕业生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多,没有变少的可能。

2013年,699万毕业大学生;

2014年,724万毕业大学生;

2015年,749万毕业大学生;

2016年,765万毕业大学生;

2017年,780万毕业大学生;

2018年,820万毕业大学生;

2019年,834万毕业大学生。

不断上升的数字,对广大毕业生来说就是不断增长的压力。

为什么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就沦为社会底层?

大学里编织的“梦”,毕业后真成了梦

记得当初坐上离家的火车,随即跟父母信誓旦旦地说了一句,学不成名誓不还。相信有很多学子,当初离家的时候,都立下过各式各样的豪言壮语。

对大学毕业后的自己,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有人认为自己能毕业就赚到年薪二十万,有人认为自己能毕业就进入政府机关。本以为最初的梦想,并不是随意想象,而是对自己未来的真实渴望。

为什么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就沦为社会底层?

但是现实就是让你不断地低头,低头,还是低头。很多时候,你并没有选择的权利,你只能接受自己当初的梦现在依然还是梦;你只能接受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你可能还要接受自己一点都不快乐的生活。

你选择的工作,可能跟你的学历,背景,能力完全不匹配,但是你不得不选择妥协,因为这点机会如果你都没法把握,那么你就更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一次次的打击过后,并不都是浴火重生

你可以选择不妥协,你可以选择抗争,你可以选择战斗。

就像我当初的本科室友,求职季,参加的招聘会都是由顶尖互联网公司,或者世界级知名企业举办的。在他的眼里,根本容不下“沙子”,如果去了有一点点不知名的公司,对他来说都是人生的污点。他的“精神洁癖”,不允许他自己有这样的污点。

为什么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就沦为社会底层?

但现实总是和梦想有着天然的沟壑,大公司,谁不喜欢?五百强,谁不向往?而且并非有实力就一定能去上,可能还需要运气的加持。

我的这位室友,实力中等,时运不济,在春招前,一家公司的offer都没有拿到。看着别人一个个都拿到了自己满意的offer,我这个室友心态彻底崩了。他不再述说他的目标,也渐渐消失在大家的交际圈中。

为什么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就沦为社会底层?

后来的他,迫于家庭的压力,决定把目标放低,结果工作还是不好找,再放低,还是不理想。其实在这里想跟大家说的是,不要把赌注压在未来,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秋招没找到,就决定春招再说。如果像今年一样,遭遇疫情,你的春招岂不是也毁了?对了,最后我的这位室友,在毕业前夕,找到了一家普通私企,工作算是有了着落。

为什么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就沦为社会底层?

学生的就业,确实越来越难了,这点已经成了不可否认的事实。与其抱怨现实的残酷,与其咒骂时运的不济,不如了解一下破局之道。所谓的破局之道,就是成长。

以前的你可以在校园里高枕无忧,因为机会多的是;但现在的你,要学会在校园里就准备今后工作的技能,积累今后工作的经验,培养今后工作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战胜时代。

岗位变少人变多,毕业学子无处搁。大学美梦终难成,现实差距随处生。

打击过后人心乱,逆天改命难上难。唯有意识超寻常,方能未来任徜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