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秦岭风云变幻,看我如何从“钻山豹”沦为“宅家男”

三十年前刚刚参加工作,那时候十八九岁,精力旺盛,壮志满怀。八小时之余的时光全由自己支配,除过打牌跳舞喝酒吹牛大街小巷游走之外,便是周末或者节假日三五个朋友相约骑上自行车东走临潼西到咸阳南下秦岭满世界瞎逛,那时的车子你大概知道,就是红旗飞鸽永久之类二六二八加重车,比不得现在动辄数千元的山地越野车,即便那样,能拥有一辆就会觉得无比尊贵,青年人有的是精神,有的是体力,去秦岭五六十公里路两个小时便到,途中根本不用休息,甚至有次带着单位一漂亮MM一口气蹬到半山腰气不喘心不跳(呵呵,动力充足)。然后在山口街道五毛钱喋碗然面,把车子随便放一老乡家,便找一峪口顺着山民踩出的羊肠小道向目标峰顶进发,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喝口山泉,一行人逢路便走,遇峰就上,采过野果,逮过野兔,趟过山溪,攀过峭壁,足迹遍及大半个秦岭北麓,想起来好不自在!


三十年秦岭风云变幻,看我如何从“钻山豹”沦为“宅家男”

这大概就是早期的单车户外吧,我们那帮人用现在的时髦称呼就该叫驴友了,呵呵,不知不觉间俺们竟成了户外运动的鼻祖。

三十年秦岭风云变幻,看我如何从“钻山豹”沦为“宅家男”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西安市民节假日去秦岭踏青休闲者日益增多,山民们自然看得出其潜在的巨大利益,于是数年间,每个峪口都纷纷树起了高大的门楼,起上了悦耳的名字,镏上了辉煌的招牌,进山要收费了!

三十年秦岭风云变幻,看我如何从“钻山豹”沦为“宅家男”

不过最初便宜,三块两块的收,俺们依然是隔三差五聚到一块。“走,明天爬山去”…… 一呼百应,常常是少则三五成群,多了曾经有过四五十人的壮观场面,所到之处如大兵过境,引得路人驻足观望。


三十年秦岭风云变幻,看我如何从“钻山豹”沦为“宅家男”

那时候秦岭就是我们的乐园,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基本都了如指掌,知道夏天去沣峪口高冠,秋天去太平峪圭峰山,冬天去抱龙峪黑山岔,最远时东到王顺山,西到过楼观台,每个节假日就要往山里跑,工友们都亲切的叫我们“钻山豹”。

这样潇洒的日子过了近十年,我们依然乐此不疲,享尽了大秦岭带给西安人民的山水资源的红利。


三十年秦岭风云变幻,看我如何从“钻山豹”沦为“宅家男”

随后是“黄金周”应运而生,随后是环山游大行其道,慢慢地,山路变成了石阶栈道吊桥铁索,茅舍变成了红砖碧瓦琼楼玉宇,沟壑间洋溢起灯红酒绿腐败媚俗。景点污染噪杂人文得失缺了清灵水秀,票价水涨船高三十五十甚至上百……山民们想方设法攫取着都市人或鼓囊或干瘪的腰包。

三十年秦岭风云变幻,看我如何从“钻山豹”沦为“宅家男”

那曾想,以前散漫而惬意的时光竟随着那帮朋友劳燕纷飞各入围城而变得越来越遥远,如今爬山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每年三两次的与山亲近竟然得筹划好几天,还得借着陪儿女开阔视野陶冶情趣锻炼身体之名,成了名符其实的“宅男”。唉,同样是那个人、那座山,前后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这不,好不容易疫散解禁,正计划带孩子出去爬个山,不免又发得这么一番感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