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心念以“靜”為本,人生禍患皆因雜念而生

道德經:心念以“靜”為本,人生禍患皆因雜念而生。

道德經:心念以“靜”為本,人生禍患皆因雜念而生

“萬念以靜為本”。

如果內心是一汪潭水,那麼自己的慾念和情緒如同投進潭水之中的石子,它會激起千層漣漪波浪,而湖水則因平靜才現出美好。

《道德經》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穩重是輕率的控制者,靜定是躁動的制服者。

人生以靜為本,靜才能現出真我,讓自身從容,自身的那些焦慮,恐懼,緊張,罪惡,邪念等消極情緒,都是內心不靜之後產生的狀態和問題,而禍患皆生於此。

如那些貪嗔痴欲一般,讓自己生出萬般禍患,產生萬般痛苦,而所有人生突如其來的災難和問題,皆因自己內心不靜而生。

道德經:心念以“靜”為本,人生禍患皆因雜念而生

內心不靜,產生千般雜念。

對於世俗之人來說,當念想產生的時候,即便自身意識到這個念想對自己沒有好的作用,但是卻因念想的微小而忽略不計。

但是雜念長存,慢慢積聚之後,就會產生想法,當事件突然出現需要自己作出決定時,便會因內心的慾念所主導,產生偏頗不理智的行動。

比如說因貪慾而生的錯誤言行,內心戾氣而生的過激舉動等等。

一個人內心戾氣過重,恩怨心過深,當他和別人產生糾葛和問題時,就會被情緒佔據上風。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事件,一個人衝動之下做出過激的舉動,奪去了對方的性命,自己也深陷囫圇,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這樣一些事件多數發生在熟人之間,因為熟人之間存在事情的牽扯,怨恨的累積,才造成的這樣一個結果,而在陌生人之間即便產生問題和糾葛,在情緒的衝動之下,也不至於做出無法挽回的事情。

道德經:心念以“靜”為本,人生禍患皆因雜念而生

我們都將一個人片刻的過激行為歸類為情緒衝動,但是卻不知情緒衝動的背後,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積聚過程,禍患也因此而生。

通過一個人的內心念想,也能看出一個人的生活狀態。

如果他的內心平和,能夠讓內心的戾氣,怨恨,貪慾得到合理的控制以達到平衡,營造一種陽光的心理狀態,這樣的人一定生活的開心並且少禍患。

而反之,一個人的內心如果充斥的都是貪慾,焦慮,戾氣等,他一定會過得越來越糟。

因為這些負面情緒不僅會使他壓抑,抑鬱,奪去心理和身體的健康,甚至也會慢慢積聚,在某一些時候,付諸於行動之中,影響他的人生。

所以儒家提出了“慎獨”的智慧,就是在自己獨處時,也能保證修正自己心性本源,讓自己內心保持平靜,避免糟糕念想的產生和積聚。

道德經:心念以“靜”為本,人生禍患皆因雜念而生

《道德經》有這樣一段話: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慾。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社會正常發展而又重新私慾大作,應以道的真樸去整治它,那樣人們就會無慾無求,沒有欲求必然清靜無為,天下才能自歸安定。

道的智慧是無為,整治的就是內心的過多思慮,以無為的智慧修正內心存在的多慮之心,當內心達到無慾無求時必然清靜,這樣才能無禍患,天下將自歸安定。

“道”是影響自然和運作自然的法則,而我們對於自身也要以這樣的法則作為核心。

道德經:心念以“靜”為本,人生禍患皆因雜念而生

《菜根譚》說:靜中念慮澄澈,見心之真體;閒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淡中意趣衝夷,得心之真味,觀心證道,無如此三者。

在平靜之中意念思慮清澈不染,可以看出心性的真正本源;在閒暇中氣度舒暢悠閒,可以發覺心中真正玄機;在淡泊中性情謙靜中和,可以體會心中真正的趣味。省察內心以覺悟天地間的至理,沒有比這三種方法更好的了。

人生以靜為根,這樣才能讓心靈減速,緩和自己的壓力和負擔,還原本真,還原生活樂趣,看見人生美好。

道德經:心念以“靜”為本,人生禍患皆因雜念而生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