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警方打通社會治理“最後一公里”激活“神經末梢”

央廣網廣州4月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劉海弘 丁燕 張夢彥)每個月的第一天,是廣州白雲警方舉行每月主題升旗儀式的日子,和以往不同的是,4月1日這天的觀禮隊伍增加了一個特殊的方陣——“棟長”方陣。當天,白雲警方邀請了全區50名棟長代表參加升旗儀式,300多名民警和棟長代表一起,共敘警民魚水情。

儀式上,五名2019年度優秀棟長上臺接受了警方授予的榮譽證書,拿著這份特殊的“榮譽”,口罩似乎也遮不住他們燦爛的笑容。“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肯定,‘棟長制’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我們能夠更加自主地參與到社區共建中來,有了規範的管理,才會有我們的長久經營,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現場發言棟長代表陳女士開心地說。

近年來,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共建共治共享”精神,進一步夯實公安基層基礎工作,白雲警方堅持“借力、嵌入、融合”理念,在全區範圍內大力推行“棟長制”出租屋管理模式,多措並舉激活社區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以人為本,創新機制

治理理念從“單向管理”向“共建共治”轉變

“我第一次聽說‘棟長制’這個詞,是在去年5月份社區民警對我們的一次走訪活動中,從那之後,我申請成為了黃石江夏社區的第一批棟長。但深入瞭解棟長的意義和作用,還是真正做了棟長之後。”來自黃石江夏社區的黃先生,經營二手出租屋已有近七年的時間,一共承租了180多套房。對疫情期間的出租屋管理,黃先生更是有著深刻感受:“特別是在這次防疫期間,自己管著這麼多租客,責任還是挺大的,但我們並不害怕,因為微信群裡派出所民警和‘雲安客服’幾乎24小時在線,為我們解決了很多困難,包括對各種政策的解答、‘平安白雲’防疫功能操作的指導、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項等等,讓大家很有歸屬感。”

看似宏大的社會治理問題,解決起來所需要的卻是一針一線的“繡花”功夫和“靶向發力”的精準施策。自2019年5月以來,為進一步加強出租屋精細化管理,白雲警方根據白雲區城中村“人多、屋多、治安複雜”和二手房東普遍存在的現狀,在全區範圍內發展二手房東、部分屋主、公寓及時租日租等出租屋經營者擔任樓宇“棟長”,由派出所考核通過後發證掛牌,持證上崗,引導他們做好日常巡查及物防、技防、人防等各類防範措施。

目前,白雲區出租屋棟長、房東有8.7萬多人,管理著12.7萬餘棟出租屋。申請成為棟長,需要具備相關條件,如樓宇已經安裝標準門牌、房間標註編號、房屋滿足消防安全需要、申請者無犯罪前科、具備一定組織能力及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等等。申請者需在“平安白雲”小程序上進行註冊,隨後由派出所民警線上線下對棟長信息及樓宇情況進行審核,合格後即可在“平安白雲”系統後臺進行確認,並根據合同期限設置棟長的有效期,最終系統會自動生成屬於該名棟長的編號和身份二維碼。

白雲區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大隊教導員孫珺告訴記者,在日常管理中,棟長除了信息登記錄入,還要定期巡查,消除隱患,向租客宣傳各類安全防範和防盜防騙知識,公安機關保障棟長在經營管理中合法權益的權利,並對其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協調解決。“我們每年會組織各派出所對棟長管理的出租屋進行星級評定,管理較好的出租屋將向各鎮街推薦參評‘放心出租屋’,並向其頒發光榮牌。”孫珺認為,該制度搭建了一個信息傳達和宣傳反饋的溝通渠道和平臺,構建“派出所—出租經營者—租客”的關鍵紐帶,從而實現了出租屋管理事項的快速傳達和及時解決。

據瞭解,目前白雲區共搭建了600多個“棟長”微信工作群,將派出所領導、鎮街相關部門人員、社區民警、輔警等工作人員全部納入群內,同時督促棟長以樓棟為單位建立租客群,以便信息能及時傳至“最後一米”,方便日常管理、宣傳及溝通。而在這些微信群裡活躍著一群人,他們是由白雲分局民警、輔警自發組成平安教員團隊——雲安客服,他們為群眾能更快更好地適應掌握並熟練使用“平安白雲”發揮了關鍵作用。疫情防控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雲安客服”的實時答疑,火速反饋,真正實現了一點觸發,多點響應的裂變效應。白雲區330多萬人申辦“防疫通行證”,以及“健康上報”“防疫巡查”“復工復產證明”等工作全部落實到位,無不得益於“雲安客服”的日夜付出和棟長等共治力量的全面助力,他們為社會安全管理觸角不斷延伸提供了關鍵的力量。

守正創新,搭建平臺

治理手段從“傳統方式”向“智慧管理”轉變

“我管理的公寓在永泰地鐵站附近,以前租客和套間的管理令人十分頭疼,現在統一平臺對住宿人員和來訪客人進行登記後,很多信息都理順了,我們放心,租客也安心。”永平街的棟長玲姐自主經營公寓已有多年,她所說的“統一平臺”,就是白雲警方近年來推行的“平安白雲”小程序。

升旗儀式結束後,白雲警方組織了觀禮的棟長分批參觀了“平安白雲”系統研發中心,第一次和研發團隊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大家紛紛打開手機裡“平安白雲”小程序,你一言我一句地交流心得體會,好不熱鬧。

“其實剛接觸‘平安白雲’小程序的時候我也有過疑慮,畢竟已經習慣了以前的模式,不想去改變。但現在才發現其實很方便,在手機裡實時操作,人來登記,人走註銷,一眼就能看到哪個房間住著什麼人,方便管理,關鍵是還免費使用,省錢又省力。”來自新市街的棟長文姐管理著大埔社區的兩棟出租屋,雖然已年近半百,但學起新事物來可不比年輕人慢。

文姐所誇讚的“安居助手”,是“平安白雲”系統前端小程序其中的一個功能模塊,該系統為白雲警方依託“四標四實”的成果,由民警牽頭深度研發,開放給全區企業、房東、快遞小哥等群體作為信息管理平臺使用,立足好用、易用、隨時能用的原則,利用人們常用的微信小程序進行信息登記,並生成“人、證、機合一”的電子身份,確保人員信息真實、有效、鮮活,讓房東、企業管理者可以有效規避人員虛報信息的風險,從而杜絕了許多安全隱患。

租客在手機小程序進行信息錄入後,信息可實時流轉至白雲區門禁系統,租客便可直接到門禁點辦理入住登記,無需房東出示紙質證明,無需現場辦理,高效便捷。除了門禁信息,“平安白雲”系統還彙集了社保、醫療、水電、電信等各類數據,實現促進跨層級、跨領域、跨系統數據之間的碰撞比對與深度融合。高度“互聯互享”的信息,使社會治理工作從原來分散的一個個“點”、一條條“線”,有機織成覆蓋全區居民的一張“網”,利用碰撞產生的數據助力社會治理。歷經新冠肺炎疫情的檢驗,“平安白雲”系統目前也升級成為全區信息採集、共享、應用的統一平臺。

網格融合,觸角延伸

治理路徑從“層級式”向“扁平化”轉變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網格化服務管理是城市治理的源頭性、基礎性、關鍵性工作,也是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必然要求。

據瞭解,白雲區目前共有3000多個網格,按照“一格一員,一格多員”原則,搭建起“鎮街網格中心-村居網格工作站-網格長-網格員”的工作架構,派出所民警、輔警、群防群治隊伍、棟長等社會力量全面參與社會治理工作,警方在各種群眾工作微信群實時發佈相關通報及提示信息,既“面對面”交流,又“鍵對鍵”溝通,主動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通過扁平化管理精簡各個“層級”做到事在“網”中辦,人往“格”中去,將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實行網格化服務管理,更加貼近群眾,有助於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實現精準服務,激活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

“群眾工作要注重辦好每件‘小事’,萬般解釋不如一個解決。”來自永平派出所的社區民警甄達康作為4月升旗儀式的升旗手,管理著轄內官廳窿和白雲堡兩個社區,自2018年以來他先後建立十幾個棟長、屋主、企業、校園等各類微信服務群,擔任“雲安客服”全天候在線答疑解惑,對人民群眾普遍提出的疑難問題進行分門別類,利用休息時間製作釋疑教程發到群裡。只要有時間,他都會主動到一些年紀偏大、對手機使用不熟練的群眾家裡走訪幫扶。依託紮實的基礎工作,其管理的官廳窿社區違法犯罪現象明顯減少,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