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录

1879年
德国与奥匈帝国结成了反对俄国和法国的军事同盟,各帝国主义势力集团形成对恃局面,为以后大战埋下伏笔。


1882年
年意大利加入这个同盟,形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中央集团—三国同盟。
1891年—1893年
俄国和法国针对这个联盟年建立了俄法联盟
1904年
英国同法国签定了协定组成对抗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军事联盟。
1907年
与俄国签定了协定。英、法、俄集团被称为三国协约或协约国。两个集团开始备战后,展开了布署兵力和争取新盟国加入本集团的外交斗争。
------------------------------------------------------------------------------------------------
1914年
6月28日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暗杀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德大公事件成了战争的导火线。
7月28日
奥匈帝国事先与德国商定,向塞尔维亚宣战并对贝尔格莱德实施炮击。
7月30日
俄国宣布全国总动员,进行全国性招募新兵。
8月1日
德国向俄国宣战
8月2日
德军占领了卢森堡公国。
8月3日
德国向又向法国宣战,同时向拒绝接受德军通过本国领土的最后通牒的比利时宣战。英国要求德国维护比利时中立,但遭拒绝。

8月4日
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德国军队开始侵入比利时。
8月17日
俄国西北方面军各集团军对东普鲁士德军第8集团军转入进攻,次日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在加里西亚对奥匈军队转入进攻。在东普鲁士战役中德军第8集团军战败,并开始退却。
8月21—25日
德军与法军间之发生边境交战,德军利用机动自由以及兵力上的优势,获得胜利。法军边退却边进行后卫战斗,并实施了反突击。
9月4日
法军统帅部重新部署了军队,把2个重新组建的集团军调到巴黎地域并转入反攻。
9月5—9日
在巴黎和凡尔登之间(马恩河两岸和埃纳河上游)展开了遭遇战--“马恩河战役”。参加这次交战的英法联军有6个集团军和德军5个集团军(约200万人)。结果法军获胜,迫使德军撤过埃纳河和韦尔河。
9月16日—10月15日
德国展开了被称为“奔向大海”的遭遇战斗和遭遇交战。战线一直延伸到海岸地区,这些战斗和交战才告结束。
10月13日
土耳其站在中央集团国家一方参战,日本对德国宣战后出现远东战区,夺取了德国最重要的海军基地青岛要塞及其殖民地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和马绍尔群岛。

11月15日
英德两国在佛兰德进行了交战。至此,战争的运动战阶段遂告结束。
11月1日-12月8日
在黑尔戈兰湾、科罗内尔角和福克兰群岛附近发生了大规模的海上决战。俄国舰队在黑海支援高加索集团军并保障了制海权。
------------------------------------------------------------------------------------------------
1915年
2月7日
奥古斯图夫战役发动德国第8和第10集团军在东普鲁士对俄军发动了进攻,俄军主力撤到格罗德诺、奥索维茨一线。
2—3月
俄军在下博伯尔河—纳雷夫河一线的激战中重创加尔维茨将军的军队集群并将其击退至边界线。
3月
俄军通过长期封锁,攻克奥地利的佩列梅什利要塞。德军在东战场的对戈尔利采的突破获得成功。
4月22日
德军为了突破伊珀尔附近的防御,首次使用化学武器(氯气),但战果有限。此后,双方都开始使用毒气。
5月23日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出兵87万人,火炮1700门进攻奥匈帝国。意军在伊松佐河(的里雅斯特以北)所实施的四次进攻均未成功。
6月16日

德奥军队于占领了加里西亚。同时,德军又在波罗的海沿岸展开了进攻。
7月11日
德军重新部署军队后,在布格河与维斯瓦河之间酌中间地带对防守波兰的俄军主实施突击。
8月5日
德军从东普鲁土发动进攻以及在战场其它地段实施突击,德奥军队获得重大胜利,但是未能围歼在波兰的俄军。
9月28日
德意志同盟军对塞尔维亚实施突击,两月后占领该国。英法联军在萨洛尼卡登陆,企图援助塞尔维亚,但未成功。
11月21日
爆发地中海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以及英德巡洋舰之间在北海多格滩和波罗的海哥得兰海战。
------------------------------------------------------------------------------------------------
1916年
1月
俄国高加索方面军在埃尔祖鲁姆、特拉布宗、埃尔津詹和奥格诺特诸战役中连战皆捷,俄军在土耳其推进了几乎250公里并攻占了埃尔祖鲁姆、特拉布宗,埃尔津詹等城市。
2月21日
德国统帅部选择了凡尔登筑垒地域正面的狭窄地段实施突击,发动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在这小块要地上变成流血的消耗战,一场对阵地防御的攻坚战。在这次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的战役中,双方损失约100万人。

4月6日
英法军队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
5—6月
意军突破了卢茨克奥匈帝国的防御。
5月31日一6月1日
德英海军主力之间发生了大战中唯一的一次海上总决战——日德兰海战
6月4日
俄国西南方面军(司令官为布鲁西洛夫将军)在宽大正面上突破了德奥军队的防御。
8月6日
罗马尼亚(近40万军队)加入协约国一方,协同俄国西南方面军第9集团军向敌人发动了进攻,历时约一个月。
8月28日
德国统帅部作了人事更动。军队指挥大权转到新任总参谋长兴登堡和最高统帅部副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手中。
------------------------------------------------------------------------------------------------
1917年
2月1日
德国开始进行无限制的潜艇战,击沉了大量英国舰艇,使英国陷入困境,但终究未能逼迫英国退出战争。
3月12日
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月6日
美国对德、奥宣战,正式加如协约国阵营。
4月9日

英法联军转入积极行动,发动“尼韦勒”战役。这次战役一直持续到4月20—28日(在某些方向持续到5月5日),法国称之为“尼韦勒大屠杀”。
9月1日
德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开始进攻。在里加战役中俄军放弃里加。
11月7日
俄国无产阶级在*领导下完成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1月20日
英法联军在“梅西讷”、伊珀尔、凡尔登地域、马尔迈松地域、康布雷实施了一系列有限目的的战役。
12月6日
英法联军于康布雷战役在狭窄突破地段密集使用坦克(378辆战车)的首次尝试,作为步兵、炮兵、坦克兵、航空兵及骑兵协同作战的实例而载入军事史册。
12月15日
苏维埃政府被迫与德国进行谈判,签订了停战协定。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8年
3月7日
美国军队开进欧洲大陆。
2月18日
德奥联军开始侵占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3月21日

西战场上的德军于在皮卡迪实施了突击。德军在这次军事史上称为皮卡迪三月进攻的大规模战役中获得了颇为可观的战果。德军第18集团军完全攻克了防御的战术地幅并在战役纵深展开了战斗。14天共推进84公里。
4月4日
夺取亚眠的最后一次尝试因法军抵抗而未得逞。
5—6月
德军在埃纳河和瓦兹河的进攻最初进行得很顺利。德军在8—12公里(6月5日前达到60公里)的正面上突破法军防御后,推进了20公里并且很快就前出到马恩河,距巴黎已不到70公里。
7月15日
德军在马恩河发起的最后一次进攻“争取和平之战”,被法军在防御的战术纵深击退。
7月18日
法国第10和第6集团军实施了强大的反突击,其他集团军也相继进攻。德军从马恩河突出部仓促退至乌尔克河一线,后又退到埃纳河和韦尔河一线。
9月26日
盟国转入总攻。
9月29日
保加利亚与协约国缔结了停战协定。
10月30日
土耳其与协约国英缔结了停战协定。
11月3日

盟军势如破竹,猛攻奥匈帝国,迫其投降。
11月8日
德国代表团抵达贡比涅森林雷通车站。盟军总司令福煦元帅在此接见德国代表团,并迫使他们接受停战条件。
11月11日
德国代表团签订停战协定。根据停战协定的条款,解除德军武装,盟军占领莱茵地区。
11月9日
德国君主制度被推翻,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世界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