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本过程中的哪些努力,事后证明可能是“无用功”?

转本过程中的哪些努力,事后证明可能是“无用功”?


想着去转本,便来到熟悉的转本教室,决心苦战一番,

突然一位同学将我拦住,只见他

老年手机配水壶,单词书上标记涂。

立志要考南信大 ,押题资料不胜数,便宜给我一套500,

一开口,就是老“转本人”了。

我笑了笑,一个电话打给我的酒肉朋友,

想着在那广袤草原,自由天地

他一定可以帮助当地人民勤劳苦学、发展教育。

想到这里我充实而欣慰,

哎,有钱人的转本就是这么简单、朴实无华且枯燥。


不扯段子,言归正传




结合过来人的转本经验,我来谈谈转本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无用功”。

首先我认为转本过程中只要认真学习过,其实都是不能称之为“无用功”的,因为即使是我下面将阐述的一些“学习方式”也有着些许效果。

所以转本中的"无用功"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某些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的备考学习的"弯路",是一种"学着学着就跑偏了"的倾向。

转本过程中的哪些努力,事后证明可能是“无用功”?

1、学习不能太攀比,要比就比谁早

曾几何时,“内卷”一词风靡网络,在“万物皆可内卷化”的狂潮席卷之下,转本学习也带上了一丝内卷的意味。


我回想起当年在转本时的情景:

A 君和我皆立志转本,每天我们都相互约好去学习,舍友亦“转友”,考上两开花,岂不美哉?


但是,某天我们的小默契被打乱了,A 君比我早起了半小时,当我睡醒后,我想着 A 君已经看了半小时书了,学习了半个小时,便惶惶不可终日。


第二天我估摸着 A 君的时间起了床,后来事情的发展便变得魔幻起来,起初 A 君不在意我的起床时间,但是后来则每天试图早起一点,而我也步步紧逼,就这样大概持续了一周。


最后的结果是,我放弃了早起,回归了正常的学习时间。


为什么?难道是我放弃了吗?非也,而是在我经历了几天“昏昏沉沉、无心学习”之后我才幡然醒悟:备考学习不是攀比,学习时间和节奏必须自己把握。


很多时候,探讨学习效率似乎成为了一种“玄学”,我们都知道学习效率的重要性,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去提升。


我认为高效学习离不开两个方面: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充沛的学习精力,前者决定学习效率的下限,而后者决定学习效率的上限。


而充足的学习时间不是唯“早起”马首是瞻,而是结合自己的作息和精力情况量体裁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我在放弃“早起内卷”时,是因为我分析自身的情况,发现我从小就厌恶早起,而喜欢夜里“鼓捣一些”东西,中学时也是在完成课后作业后的“挑灯夜读”里阅读了一些世界名著。所以我放弃了早起,延长了夜晚的学习时间,形成了适应我的学习模式。


现在回想来看,一味追求早起对我来说就是所谓的“无用功”,它既无益于提升我的学习效率,也无益于我保持精力充沛。


2、你看我的表,又多又全,就像这笔记,又花又哨

小时候,我们做错事情时,父母教育我们时,往往首先会说什么?

他们必定会说“你的态度不端正!”

今天来看,父母唯态度纠正错误的观点可能是比较形式主义的。

注重我们认错的形式:检讨、罚站,而忽略认错的实质:错误的本质、来源等。

考研时,我们往往也会做很多形式主义的“无用功”。

“事无巨细”的转本计划表便是一例。


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是“过预亦废”。

不是不主张规划转本,而是不能主次颠倒,轻重不分,就好比"你不能学习说唱时老是练习诗朗诵"跑偏了学习的主题啊。。。


如何设立目标,我在之前的回答时说过,适当 step forward,一步提前即可,不需要每天将上几次厕所都计划的死死的,学习一天,计划半天。这样主次颠倒可能就做了"无用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错,但是请铭记:笔记是为思考服务的,而不是思考服务笔记。


很多同学,在记笔记时会力求美观,将笔记整得十分花哨,其实好的笔记是记录你学习思考的过程,记录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所以更重要的是内容,而非形式。形式主义记笔记正是做"无用功"的体现。


3、听多了吧,几节课呀,听成这样?

今日之转本,是信息之战。

你说没有转本学习资源那我是不信的。


这里,我想说一下同学在备考学习时可能会遇到的"糖衣炮弹"。


很多转本课程其实干货满满,而且实用有效。

但是,也有很多转本课程"娱乐性大于学习性",例如某些单词课,其实适当听取,结合单词学习方法,的确可以提升单词学习效率,但是,如果抱着只听课程的想法,就可能"听着课程,学着词,那考试就来了",结果考试时就露馅儿了。


"别打,我是友军啊"很多"课程"如是说,但是"是敌是友"却很难分辨。

很多同学,乐呵呵地学着课程,高高兴兴地跟着老师,结果发现自己却做了很多"无用功"。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思想上懈怠了。课程是好的,但是自己的学习消化其实更加重要,要秉持"一切课程,为我所用"的想法,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坐享其成。


转本过程中的哪些努力,事后证明可能是“无用功”?

更多江苏专转本最新资讯以及学习方法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江苏省专转本考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