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PMI大幅反彈背後的真實企業圖景

3月份PMI大幅反彈背後的真實企業圖景

最新公佈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在上月大幅下降基數上環比回升,其中製造業PMI為52.0%,比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比上月回升22.7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0%,比上月回升24.1個百分點。分類型細項指標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6%、51.5%和50.9%,比上月回升16.3、16.0和16.8個百分點;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均升至臨界點之上,原材料庫存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低於臨界點。3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比上月回升22.7個百分點。

個人認為,3月份PMI比較值得關注的有三點:

第一,除資本市場服務外,其他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有不同程度回升。資本市場服務,反映的是股市行情變化,2月份股市低開高走,但3月份大幅回落,這個基本符合。

第二,3月份製造業PMI中的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細項指數分別為43.8%和45.5%,而二月份這兩個細項分別為44.3%、51.4%,均比上個月回落。這意味CPI中的工業品價格在3月份不會有多大壓力。

第三,非製造業PMI中投入品價格指數為49.4%,雖比上月略升0.1個百分點,但仍位於臨界點之下,表明非製造業企業用於經營活動的投入品價格總體水平有所下降。銷售價格指數為46.1%,比上月回升2.2個百分點,表明非製造業銷售價格總體水平降幅有所收窄。總體來看,3月份服務業價格還是降多漲少。

但是,我這裡想說的,是如何正確看到3月份PMI比2月份大幅反彈。這需要了解PMI的編制原理。簡單的說,就是對樣本企業進行調查,比如關於訂單:你所在的企業本月訂單與上個月相比是什麼情況:多了、少了、持平。被調查者從中選出一個。然後對所有收回的問卷進行彙總計算出PMI訂單指數。計算公式也很簡單,PMI訂單指數=回答多了的樣本佔比+回答持平的樣本佔比*0.5。總的PMI指數則是由訂單指數、物流指數、價格指數、用工指數等按照一定的權重加權計算得出。

這就告訴我們,PMI反映的是樣本企業對有關經營活動(如新接到的訂單)與上個月相比的變化情況。因此,PMI數值大小就與上個月的情況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如果上個月情況很差,那麼這個月就算PMI大於50%這個強弱臨界點,也並不見得企業總體情況就很好。因為大於50%只能說明比上個月略好一點點而已。

具體到今年3月份PMI情況,就必須充分認識到,2月份企業各項經營活動非常非常非常弱,甚至可以稱之為接近停滯。這在2月份PMI創有史以來最低也可以看出來。那麼,3月份的PMI反映的是3月份企業經營活動對比2月份(一個非常非常低的基礎)的復甦情況,而52%這個數值告訴我們3月份企業經營活動的復甦或者說恢復情況是非常非常弱的。

數據模擬的結果(見下表)告訴我們,52%的PMI背後最大的可能情景是:3月份有一半的企業經營活動與2月份基本持平(沒變好也沒有變更壞),有四分之一的企業經營活動比2月份變好,但是也有四分之一的企業經營活動比3月份變的更差了

3月份PMI大幅反弹背后的真实企业图景

因此,統計局說的還是比較客觀的:截至3月25日,全國採購經理調查企業中,大中型企業復工率為96.6%,較2月調查結果上升17.7個百分點。3月份採購經理指數回升至臨界點以上是2月份大幅下降後的反彈,更多反映的是一半以上的調查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比上月有所改善,並不能代表我國經濟運行已恢復正常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