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讓出行更智慧

新基建 | 大數據,讓出行更智慧

新基建 | 大數據,讓出行更智慧
新基建 | 大數據,讓出行更智慧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傳統基建是以公路鐵路、市政水利、房產地產為代表,圍繞鋼鐵和水泥為主體的投資建設。“新基建”區別於傳統基建,一方面以科創為重心,對我國核心領域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進行產業升級;另一方面,加快彌補傳統基建當中的建設結構短板,例如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展現出的公共衛生短板等,加速實行缺口完善。

本輪“新基建”重點通過5G基礎建設、特高壓輸電與電力物聯網、城際高鐵與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大數據中心與雲計算、人工智能,以及工業互聯網等七大方面對全社會進行賦能,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向高質量發展。

數據中心作為新基建的重要一部分,它在眾多新基建項目中擔任著什麼重要的角色,未來會帶來哪些經濟增長和出行變革?

數據中心更“大”了

新基建 | 大数据,让出行更智慧

簡單來說,大數據,是一種能力超強的數據集合,對互聯網海量的信息進行獲取、存儲、管理和分析,其戰略意義不在於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於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為精準決策提供參考。

近年來,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大數據中心開始升級為“雲數據中心”,特點是服務器、存儲、網絡、應用等高度虛擬化,用戶可以按需調用各種資源。數據中心漸漸成為大數據、雲計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萬能“糧倉”。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世界主要國家和企業紛紛開啟數字化轉型之路,全球數據中心IT投資在此背景下,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據悉,國家還出臺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及相關政策,十多個地方也已經設置了省級大數據管理機構,30多個省市制定實施了大數據相關政策文件,多層次協同推進機制基本形成。

同時,建設了貴州、京津冀等8個國家大數據綜合示範區,以及5個國家大數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根據賽迪顧問發佈的數據顯示,就近三年(2017年-2019年)來看,全球數據中心IT投資規模增長率分別為8.4%、10.5%和7.1%,其中,中國分別為14.7%、17.8%和13.5%。

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大數據中心投資規模的增長率均高於全球GDP增長率(2.3%)和中國GDP增長率(6.1%)。

從數據可以看出。近三年,中國大數據中心的投資規模增速遠高於全球增速,這主要受國內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影響。民生證券指出,2019年中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市場規模達到1560.8億元,同比增長27.1%,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約11%)。

智慧出行離不開大數據

當你駕車行駛在北京的三環內,很有可能會被堵得水洩不通,但通過手機上的地圖軟件,你將即時獲知交通狀況,而更換行駛更加流暢的交通路線。而,這只是大數據對出行的一個作用。

此外,鐵路出行一向是春運的重要出行方式,每年的搶票都會成為社會熱點,而“一票難求”的局面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正趨於緩解。一方面,鐵路部門可以對往年旅客春運期間火車出行的大數據進行分析,根據出行規律,有針對性地調整春運供給。另一方面,隨著網絡購票越發穩定通暢,網絡購票已經成為主流購票方式。眾多第三方平臺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助力下,通過實施監測購票數據,幫助旅客提高搶票的成功概率。

大數據讓出行更加順暢和“智慧”,一方面,運用大數據技術,交通管理中心能夠進行道路交通態勢以及樞紐客流態勢的動態監測,從而瞭解公路路況以及機場、火車站等重點樞紐的客流情況,為相關部門啟動應急預案提供輔助決策支持,確保旅客出行順暢。另一方面,在出行安全上,交管部門利用大數據對交通安全形勢開展分析研判,對容易擁堵路段及時進行疏導管控。通過數據分析對以往事故多發路段及安全隱患突出路段進行重點管理、引導,同時針對惡劣天氣及時發佈預警和相關道路交通管制信息,最大限度地減小惡劣天氣對車輛通行的影響。在車站利用人臉識別等手段簡化安檢程序,提高安檢效率,尋求保障安全和便利出行之間的平衡。

未來,大數據中心的建設,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5G發展、AI生態完善、VR/AR、自動駕駛、高清視頻、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應用需求,也將為數據中心市場發展與服務模式創新打開成長空間。

關於我們:

新能源汽車報V為工信部主管、賽迪研究院主辦的新能源汽車報官方公眾號,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為己任,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與產業共成長,與讀者同歡樂。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