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抢人才 赢未来

义乌:抢人才 赢未来

商城集团赴贵州招引工作人员,与当地市场经商户进行对接洽谈,招引采购商到义乌市场购货。

义乌:抢人才 赢未来

这位来自阿富汗的采购商说:“我这次采购的商品种类非常多,包含五金工具、家居摆件、玻璃器具、箱包等,备足货源。”

义乌:抢人才 赢未来

广东潮汕在义经商人员,第一时间返回义乌。

义乌:抢人才 赢未来

“曼姿袜业”老员工全部到岗,新员工经过培训,迅速上岗,加班加点投入生产。

义乌:抢人才 赢未来

随着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不少新来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劳务市场,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

义乌:抢人才 赢未来
义乌:抢人才 赢未来

十多辆大巴车整装待发,奔赴河南周口等地接企业员工回义乌。

义乌:抢人才 赢未来

“华灿光电”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技术企业。疫情发生后,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他们向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信息光电学院求援。学院派出40多名学生在“华灿光电”顶岗实习,当起了“新员工”,有力助推复工复产。

义乌:抢人才 赢未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春风行动”暨长三角跨区域人力资源合作现场宣讲会,企业与外来人员面对面,加大了抢人力度。

复工复产复市,人才是关键。

在疫情影响下,企业一线工人、市场采购商、科技人员等人员都十分紧缺。为了破解“用工荒”,义乌第一时间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的意见》《促进市场繁荣第一批20项行动》等政策文件,对企业包车补助、自行返义员工补贴、落实专车接送、鼓励企业多途径招录新员工、采购商招引等给予明确规定。

据不完全统计,2月16日起,义乌先后派出44个工作组,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市,通过包飞机、包高铁、包大巴,直接“抢”回13万多人,间接带动超过30万人返岗。商城集团成立境外采购商招引组,驻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积极招引上海、江苏、广州、深圳等地的常驻中国外商。到今年3月底,共有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前往义乌国际商贸城淘货。

义乌还成立了20个国内采购商招引小组,赴广州、上海、福建、江苏、山东等20多个省份招引国内采购商,已有2万多名国内采购商前来市场采购商品。义乌市文化用品行业协会成立了8个工作小组,发起了“百家文具品牌千万联合大促销”活动,利用文具展后台数据,向全国各地的文具采购商发起精准邀请。

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在这个特殊时期,更是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除了“抢”工人、“抢”采购商,义乌还从五湖四海“抢”回创业者、企业家、技术专家、工匠等各类人才,聚人气,旺市场。越是危机,越有商机,越要抢占先机,在义乌这片创业热土上开启新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