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府“大撒幣”之後,將如何為鉅債買單?


澳洲政府“大撒幣”之後,將如何為鉅債買單?

ACB News 《澳華財經在線》4月2日訊 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迫使各國紛紛拿出了“史上最大”財政刺激計劃。

176億-661億-1300億,澳洲政府的緊急救助方案步步升級,註定無法扭轉經濟將陷入的宿命。從短期看,當然會有提振信心的作用,對於應對疫情的衝擊也有正面效果。

到目前為止,澳洲政府要“撒”出去多少錢?

未來6個月中,僅是1300億澳元的工資補貼計劃就佔了經濟的12%。

據瑞銀經濟學家塔雷努估算,迄今為止,聯邦和州政府的財政刺激計劃總額已達到約2060億澳元,即2019年GDP的10.3%。今年二季度的財政救助約有710億澳元,相當於季度GDP的14%。此外還新增了1250億澳元的信貸支持和擔保,佔GDP的6.3%。

這些措施加起來總額為3310億澳元,佔GDP的17%。本財年澳洲的淨債務可能躍升至5070億澳元,淨債務與GDP之比達到26%。

相比之下,在2008-2010年陸克文政府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經濟刺激方案規模為670億澳元。2007年11月,澳洲的淨債務為221億澳元,到了2013年7月澳洲的淨債務已增至1596億澳元,其中大部分是來自刺激性支出。債務與GDP之比為10.4%。

揹負鉅債的當然不僅是澳洲政府。據英國《金融時報》,僅今年一年,美國財政支出和貸款的增量就將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超過2008年至2009年聯邦赤字的增長。據估計,大多數大型經濟體的政府債務與GDP比率可能會上升10-20個百分點。

那麼,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深陷鉅債的政府,究竟能否承受這樣的債務,這些慷慨的救助,即使不會釀成債務危機,最終將如何買單?

澳洲政府“大撒幣”之後,將如何為鉅債買單?


負債“登頂”

毫無疑問,政府將從債市中“取錢”。聯邦政府將通過澳大利亞金融管理辦公室(AOFM)出售國債,即政府借款。機構投資者將購買國債,在設定日期內,這些國債將定期支付利息並償還本金。

通常,AOFM每週都會舉行一次債券拍賣,出售約10億澳元的債券,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這一規模必然飆升,用於支付這些刺激計劃。

野村證券認為,澳洲的國債發行將不得不“大幅增加”,以使政府能夠支付其經濟刺激的費用。最新公佈的1300億澳元工資補貼中的一半資金將在本財年通過債市籌資。“考慮到所有這些事態發展,2020-2021財年的總融資額(包括到期再融資)可能高達2000億澳元”。

瑞銀估計,未來幾年政府大量債券發行將持續多年。

需要注意的是,澳大利亞金融管理辦公室主任羅伯·尼古爾(Rob Nicholl)本週這樣說,政府債券發行規模之大和投資者的緊張情緒有時可能會導致債券流標的情況,雖然這種情況在澳洲很罕見。

另外,澳央行還可能增加從公眾手中購買政府債券,只要央行資產負債表增加,這實際上就是將赤字“貨幣化”。這樣做的結果是長期利率不會立即上升,樂觀地說,這種財政和貨幣刺激相結合的方式可能會對經濟活動產生更大的“乘數”效應。

澳洲政府“大撒幣”之後,將如何為鉅債買單?

“買單”難題

實際上,整個經濟為這次危機所付出的代價當然不只有政府推出的救助計劃帶來的債務,還有其它影響預算的經濟壓力,如收入損失、公司和商品及服務稅等。

例如,如果這些稅收減少了1000億澳元,政府債務將攀升至6800億澳元,佔GDP的33%。

這將是澳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高的政府負債水平之一。

影子財政部長吉姆•查爾默斯(Jim Chalmers)支持政府的救助計劃,但也提到,“這樣做的後果之一是,我們國家的一代人要揹負這筆債務。到本屆政府任期結束時政府債務可能會達到一萬億澳元左右。”

但是獨立經濟學家索爾·埃斯萊克(Saul Eslake)認為,澳洲的負債水平仍然比其他許多西方國家要低得多。

澳洲的基準利率已降到0.25%的歷史新低,這使得政府更容易償債。政府以0.25%的利率借入1300億澳元,每年的成本約為3.25億澳元,“這並不算太高,目前還是可控的”。

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政府債務並非無關你我。

政府不必立即償還債務,也可以選擇償債的時長,但是最終將需要在稅收和支出方面進行調整。實際上,最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增加稅收和削減公共支出。

埃斯萊克認為,很難預測政府將選擇如何還清債務。因為這是政治選擇,而不是經濟選擇。

因此,政府一旦採取高稅收和減少支出相結合的方式償債,那麼,讓誰來支付更高的稅,又會削減哪部分財政支出,使誰“受損”,這些政治選擇不僅會是對政府的考驗,也是對整個國家在經歷危機之後的長期挑戰。

(鄭重聲明: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對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權限,任何形式轉載請標註出處,違者必究。圖片來自網絡)


Tags: 政府債務財政新冠病毒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