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你對“上善若水”的看法分享一下嗎?

鑫淼1246


“上善若水”從古至今被很多人作為座右銘,或銘記心中,或懸掛堂上,可見,這句成語的被喜愛程度。

我認為“上善若水”之所以被眾人推崇,主要原因是“上善若水”的本意。這個成語出於《道德經》第八章,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的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水”的特性是無色無味,“水”的特質是“滋潤萬物而不爭名利”,“水”的品性是“能處眾人不願在的地方,能忍眾人不能在的處所”;“水”有肚量,能容四面八方的小溪小流;“水”有品性,能處犄角旮旯潮溼髒亂而低下的地方,但無論是滋潤萬物還是處眾人之所惡,都依循“道”,故“幾於道”。

所以,我認為,這句話的含義是:最完美的人、最善的人一是就像水那樣,在任何人任何時候需要的時候,都會適時地出現並給予適當的幫助,就如“及時雨”般!但當功成的時候,他們絕不會“以功自居”,而是“功成身退”;二是像“水”那樣不擇地段,能在任何時態下自然生存並汲取自己需要的養分來壯大自身;三是像“水”那樣,遇圓則圓,遇方就方,能滿足任何器皿的需求;四是像“水”那樣,能避其鋒芒,以柔克剛;五是像“水”沿著“道”所指的方向,夜以繼日,奔馳不已,六是像“水”那樣純真,直白!

所以“水”君子是我們一生追求的!


旅途寫意


漢語中的詞彙必須有一定的語境(上下文)來做限定;否則的話,非常容易引起歧義甚至誤解;比如說“下流”二字;

下流,詞典給出的因素有好多,比如:

1.卑鄙無恥;2. 河流的下游;3. 引起性慾的或繪聲繪色地描述;色情的 ;等等。

屈原在《楚辭》著有這麼一個句子,說: “榜舫兮下流,東注兮礚礚。” 什麼意思呢?這裡屈原用“下流“一詞來比喻“君上的恩澤下布“。

很顯然,“下流”在這裡於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卑鄙無恥”沒有了關係了。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扯遠了吧,沒有。上善若水,其實就是“下流”; 《道德經》當中明白無誤的寫著“大國下流”;

老子的所謂“下流”“上善若水”也是一直比喻,說的是,人的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大國對於小國也應該是“不爭”,應該是“無為”。

聯想到《道德經》的硬核是“無為“和“不爭”;其實就是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這就是“上善”或者說“下流”。

這個上善若水,頗有類似“韜光養晦”, 不過也不完全是這樣,因為《道德經》從來都沒有提倡有朝一日“ 報復”去“以牙還牙”,而是“觀復”,順其自然,一切都有“道”來規範。

舉個例子。現在的婆媳關係不好處理,就是因為婆媳兩人都不願意“下流”,不願意“無為”,都是要“爭”,婆婆爭兒子,媳婦爭老公。如果都能夠“不爭”,那麼家裡就平安無事了。

研究武當派的王宗嶽有一本《太極拳論》對“太極推手“寫得非常清楚:

上下相隨,隨屈就伸,沾連黏隨不丟頂。推手是檢驗拳架的方法,是拳架與散打的橋樑。“推手”其實也是一種“不爭”的體現,借力打力,這也是“下流”,也是“上善若水”。


閒看秋風999


上善若水 這詩一般的語言出自《道德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德經》第8章

那麼究竟什麼是上善若水?我是這麼解讀老子的。歡迎指正。

達到上善若水的境界,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1 利萬物;2 不爭;3 處眾人之所惡

利萬物為有本事,不爭為不貪功,處眾人之所惡為不好名。

一個人有本事、不貪功、不好名,才能說是達到了上善若水的境界。

你的關注和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櫻桃番茄GO


“上善若水”:源於《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下半句作了解釋:“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即最高尚、最崇高的善像水,水對萬物有利還不與萬物相爭。“上善與不爭”的啟示:用《易經》風天小畜、山天大畜作解:小畜者,蓄勢也,小人也;大畜者,蓄德也,君子也。然勢有盡而德無窮,君子“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君子以不爭而得天下,其德厚也!眾也! ​​​





四維正邦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是水的品格,人性中,要有它溫溫柔柔的品質,不貪名,不貪利,低低矮矮的做人,高處有險,低處安然!


夢醒愛更v深


最高的善行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向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廣博,交友要像水那樣宅心仁厚,說話要像水那樣誠信,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儘自己所能,行為要像水那樣適時適度。正因為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水幾於道:老子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王。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是先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東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規律及其本源。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於“道”的,“道”無處不在,因此,水無所不利。它避高趨下,因此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養萬物,洗滌汙淖。它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靜,但卻深不可測。它源源不斷的流淌,去造福於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 才是至仁至善。



辛弘辛弘


“上善若水”這句話我也說不準。我是根據修煉時的感覺來理解它,所以經常變,但是每次變都是升級,不是對以前的理解的否定。什麼時候把這句話完全理解了就是修成正果了,只要沒修成正果,就是沒完全理解,還有漏洞。說說我現在的理解。修煉到最後,你就只剩下山和水,只喝水就能活,不用吃飯,山就是飯,所以吃飯叫用山,用膳。膳山諧音。山在你體內,上午是上山,下午是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難,所以上午上山是交易,下午下山是災難,是殺。上午是木,下午是金,也就是,上午是樹木,下午是刀鋸,所以上午是生,下午是電鋸鋸樹,是殺。所以上午是善,下午是惡。你來到世上的目的是,把木修成金,就永遠不會殺,沒有難,長生不死。把木修成金,就是金是上午,難變成生,所以永遠沒有難,你永遠是生。為什麼有木就有難呢?因為樹木在生長的時候需要養分,也就是需要吃飯,飯變成屎,屎有毒,是殺,是難,所以飯是殺,是難,是殺人犯,犯人。犯飯諧音。但是不吃飯,木立刻死。所以吃飯和不吃飯結局都是死。樹木的飯就是土和水,所以樹木離開土是死,離開水也是死。但是金可以離開水,離開土,毅然活著。所以你要把木修成金,那時只有善沒有惡。那麼,金不需要吃飯嗎?其實也需要,吃山。金在山裡,金屬礦就是山,吃山,山就是它的飯。它吃山的時候叫用山,用善,用膳。因為金吃山的時候不產生糞便,沒有惡臭,所以它只有善,沒有惡,所以叫用膳,不叫吃飯。吃飯是指犯人,犯人吃飯。凡人都是犯人,都是歹徒,所以吃飯。所以吃飯也叫歹飯。飯犯凡諧音。所以監獄裡關押的歹徒都是免費吃飯。所以凡人也是被關押在地球上,免費呼吸空氣,喝水,種糧食吃。所以,凡是免費的東西都是罪犯,都有嘴,都要吃,都有吃到最後的時候,最後都是死。最嘴罪諧音。為什麼他是罪犯呢?因為他吃的時候是好,拉的時候是屎,惡臭,所以他是罪犯。所以罪犯的出發點是行善,但是結果是做惡。以結果來衡量善惡,不以出發點來衡量,這是上帝的法則。所以叫修成正果,沒說修成正因。說原因就是一場辯論,原因太多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上帝不和你扯,只看結果,結果就是一個,沒有任何爭議。再說說山。山也需要吃飯,但是它只需要喝水,沒有水的山寸草不生,沒有生命跡象。但是山只是讓水經過它而已,它並沒吃掉水,沒有傷害水,所以叫若水,不叫吃水喝水。水怎麼流進的就怎麼流出,沒有變成屎尿,相反,甚至,還變成泉水了。所以山只會行善,不會做惡,善山諧音。所以“上善若水”。所以你要修煉成山。山就是仙。仙是人山。金是木的升級,山是金的升級。再說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上山是吃飯,下山是拉屎。拉屎是殺,是難,既是困難也是災難。吃飯是生,是交易,是木和食物交易,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叫易,只要吃進去就立刻交易。交易了,你才能獲得營養,維持生命。交易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交易的時候,木和食物交易,交換。木把食物變成換成你的相貌,容貌。所以,易既是容易,也是交易,也是貿易,也是交換。貿貌諧音。第一個交易的是眼睛👀,所以相是木目。所以你睡覺的時候在夢裡身體不能動,但是眼睛能看見夢裡的東西,而且不需要任何亮光,但是白天看東西反而需要亮光,所以對眼睛👀來說,夢的級別比現實高,夢是真的,現實是假的。所以,目在這個世界,木在那個世界,在夢裡。所以交易就是把夢裡的木換成醒來的目,你才能睜眼。所以睜眼是你第一個相貌。繼續說交易。吃飯的時候是交易,交易的時候是好事,但是,交易完了就變成壞事,變成屎,病毒,災難。所以叫“難易相成”。


白天甲骨文晚上鬥地主


善。寬容。看淡。


樂遊九洲


“上善若水”語出自《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它的意思就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水善於幫助萬物,卻不與萬物相爭,讓自己停留在人們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水是很接近“道”的。


楓夜夜夜耶


才疏學淺,試淺說一下。

上:自然之物。

善:全面、充足、無回報的給予。

若水:像雨水一樣,自上而下,按層播撒。各取所需。一視同仁,公平分配。

綜合起來,就是主題內涵。

謹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