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单身的女人,直到成大龄剩女,才会明白是“晕轮效应”的结果

文|梦倩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把对方的个别特点放大,掩盖了其他特点,形成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容易形成偏见,从而影响决策。

比如一个姑娘在相亲的时候,看到男人身上有一个缺点,就觉得这个男人身上都是缺点,忽视了他的优点。或者看到男人身上有一个优点,就觉得这个男人身上都是优点,忽视了他的缺点。

长期单身的女人,直到成大龄剩女,才会明白是“晕轮效应”的结果

但问题是每个男人都有缺点,如果看到对方的缺点就果断PASS,那么可能很多优秀的男人都会被“拒之门外”,最后姑娘找不到对象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而每个男人也都有优点,如果看到优点就沉迷,那么以后再发现缺点不能接受,就晚了。

这就是典型的“晕轮效应”。有些姑娘本身条件不差,也许长相也很不错,但就是一直单身,直到成为“大龄剩女”才知道着急。

其实不是找不到好男人,而是姑娘的要求太高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男人,如果太过于挑剔,只会与好的姻缘“擦肩而过”。

长期单身的女人,直到成大龄剩女,才会明白是“晕轮效应”的结果

女人在找对象的时候,应该如何避免“晕轮效应”呢?

1、 不要“以貌取人”

很多姑娘是“颜控”,看到帅哥就犯花痴,就想找个帅帅的男朋友。对颜值有要求是没有错的,但是找对象不能以貌取人,只看颜值,忽视人品、三观等其他方面就不对了。

有的男人长得很帅,但本性是“花花公子”,喜欢撩姑娘,对感情并不忠诚,这样的男人不值得交往。

所以女人在找对象的时候,不能以貌取人,人心是复杂的,也许有的男人看起来老实巴交,但实际上并不靠谱。人需要多相处才能了解本性,人品和三观等方面比颜值更重要。

长期单身的女人,直到成大龄剩女,才会明白是“晕轮效应”的结果

2、 多花一点时间了解对方

既然了解了“晕轮效应”,那么找对象的时候,如果看到了对方的缺点,应该再多花一点时间多了解对方的优点,然后再做决定。

当发现了对方的优点,比如体贴、能力强、收入高,那么声音不够好听这样的缺点也许就可以忽视了。

人很容易“先入为主”,了解到对方的缺点后,也许会觉得他身上全是缺点,自己无法接受。这时候别急着拒绝,多给双方一点时间去深入了解,也许看到他的一些优点后,又会觉得他还不错了。

长期单身的女人,直到成大龄剩女,才会明白是“晕轮效应”的结果

3、 “抓大放小”

每个人都是有优缺点的,找对象的时候,应该“抓大放小”,比如性格、身高、身材等方面必须达到要求,那么颜值、学历、收入等方面可以稍微降低要求。每个人的择偶要求都不同,但不能要求处处满意,自己最在意的几点达到要求就可以了。

女人在找对象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1、“赶早不赶晚”

有句话说“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是独身主义,到了适婚年龄就该找对象了,女人的年龄与在婚恋市场的竞争力成反比,年龄越大,可选择的范围就越小。所以女人找对象“赶早不赶晚”,不要等到成了“大龄剩女”才着急。

长期单身的女人,直到成大龄剩女,才会明白是“晕轮效应”的结果

2、不断自我增值

“时间是一把杀猪刀”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对于一种女人是不生效的,那就是懂得保养的女人。虽然随着时间流逝,女人的容貌会发生变化,但如果懂得保养,是可以看不出年龄的。

此外,女人要不断投资自己,学习知识和技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不断增值,随着年龄增长,越发成熟、有魅力。那么即使年龄大了几岁,依然会有很多优秀男人愿意追求。

长期单身的女人,直到成大龄剩女,才会明白是“晕轮效应”的结果

3、懂得珍惜

当遇到还不错的对象时,女人要懂得珍惜,不要太过于挑剔。在一起以后,要珍惜感情,不能仗着男人对自己的喜欢,就太任性,让男人心累。

懂得珍惜的女人,才能得到男人长久的爱。不能心猿意马,总觉得“下一个会更好”,不然永远无法收获真挚的爱情。

总结

股神巴菲特曾说“你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是跟什么人结婚。在选择伴侣上,如果你选错了,将让你损失很多。而这种损失,不仅仅只是金钱上的。”

找伴侣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定要慎重选择,不要错过良人,也不要固执地坚持错误的感情,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