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記得第一次在網上完整的讀完一本書,就是新疆阿勒泰本土作家李娟的書,讓我感覺平靜而溫暖。

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九篇雪-李娟

她的文字樸素細膩,卻能長久地打動人心,我將一枝頭上長著芽片的綠色筆夾在書籍裡,彷彿看到寒冷荒野上長出了悠悠青草。如果真的如筆下,那裡的每個生命,或許就不必生存得如此用力、如此艱辛吧。其實即使是紀實文學,也有許多虛構。真實與否作為阿勒泰人看得懂。

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喜歡李娟,喜歡她筆下充滿鄉村氣息的生活,看著樸實的文字讓人忍不住笑出聲來。記得有一次我也調皮的在文下評論:李娟,好喜歡你的文字,有機會去你家玩幾天,順便每天掃一下雪,不知道可否掃完,一定要去看一次,可以嗎?

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我的阿勒泰-李娟

李娟的作品,另一方面對於我們認識和了解遊牧民族的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為這種彼此的瞭解可以讓我們和遊牧文化和諧共處,在中國新疆是一個歐亞文明的交匯地,是遊牧文化和農耕犬牙交錯的地方,新疆之所以不同,除了美麗的風光,更有這獨特的文化……阿勒泰我們祖國的西北之北,阿勒泰也是我們新疆最最美麗的地方, 轉場的牛羊 奔跑的駿馬,美麗的額爾齊斯河,美麗的阿勒泰山泰加林,眾多名族和諧共生的一塊土地,悠久的遊牧文化在這裡依舊得到了最好的延續!愛新疆,愛家鄉,品讀不如親歷,在這裡我很期待大家來到我們美麗的新疆……

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我在喀納斯

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月亮灣

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喀納斯河大橋

自從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位本土作家李娟,便一本一本從網上搜來她的散文不休不眠讀下去。無奈李娟出書太慢,跟不上我閱讀的節奏。常有人拿李娟和三毛做對比,說她們是同樣灑脫的女性,一個傾心阿爾泰,一個迷戀撒哈拉。喜歡散文的人應該讀一讀李娟的作品,說她是阿勒泰的精靈一點不為過,就好比三毛筆下的撒哈拉一樣,雖然艱辛但是作者呈現的都是滿足和幸福,而不是抱怨。喜歡散文的人應該讀一讀李娟的作品,說她是阿勒泰的精靈一點不為過,就好比三毛筆下的撒哈拉一樣,雖然艱辛但是作者呈現的都是滿足和幸福,而不是抱怨。今後我們完全可以大聲告訴世人:在中國最南有三毛的沙哈拉,最西有李娟的阿勒泰。

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阿勒泰美景

讀李娟的散文,幽默感親和力躍然紙上,但是在在日常生活中,哪有什麼幽默大師,純粹是生活中磨練出來的一種智慧吧!都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活生生的人,物質生活是貧乏的,但是他們的語言生動活潑,她們一家人精神生活是相當豐富的,令人羨慕!正在邊嗑瓜子邊看此文,看到外婆說"我吐我的,你掃你的",我笑了,服了外婆,外婆的生命才是文中的亮色。多麼活潑俏皮詭桀的老人呢,言來語往都是頑強的抵抗和批評的活力,這強大的生存智慧一般人比不了啊,起碼從語言上說,就是一個超級幽默的語言大師。

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阿勒泰美景

非常喜歡李娟的散文,她的書現在我都買了,讀了,但是在網上遇到,還是會再讀一遍,彷彿夏日潺潺的泉水從心頭洗過,清涼而平靜李娟的文風清秀中衝盪出的永遠是純真,她說的平淡事又總能打疼讀者內心深處的那塊疤。讀她的書,最大的感觸是她不覺得生活的苦,再苦的環境她都能坦然面對,還能發現其中的樂趣。從不抱怨,從不索求。現在的世人急功近利,很難保持一顆平常心了。這也許就是她能寫出如此純淨的文章的根源,現今的人太世俗了。願她永遠保持一顆平常心,在自己理想的世界裡,去生活,去寫作。好久沒有讀過這樣振撼心靈的文字,長久地生活在那樣艱苦的歲月裡,一點都沒有磨滅李娟心靈中最激情最美好最柔軟的情懷,她的文字充滿了堅強樂觀向上,讀李娟的書讓我們所謂現代化舒適生活中的人們心生慚愧,久久不能平靜。

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圖瓦人村寨

建設我們美好的新疆,漫山遍野,街道林帶,鄉村街道,每年穀雨前後,到處開滿榆葉梅花,多麼好看的景色,梅花香自苦寒來,榆葉梅,烏魯木齊市花,適合新疆各地種植,耐寒耐寒,土壤環境偏鹼性。嚮往著榆葉梅花開放的季節,旅遊的人也多了,增加旅遊收入。多麼的美好呀。

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喀納斯

李娟,女,籍貫四川,1979年出生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123團(位於塔城地區烏蘇市車排子鎮),1999年開始寫作。出版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羊道》三部曲、《冬牧場》及數部繁體字版散文集。曾獲“人民文學獎”、“上海文學獎”、“花地文學獎”、“天山文藝獎”、“朱自清散文獎”等。


撒哈拉三毛vs阿勒泰李娟

作家李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