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启动“三位一体”式战略转型,决心实现“降负债”大目标

恒大启动“三位一体”式战略转型,决心实现“降负债”大目标

一向敢为人先的恒大,又有新动作了。

3月31日,中国恒大(HK.3333)召开发布会公布2019年全年业绩,合约销售额6011亿元,同比增长9%;核心利润408.2亿元,同比下降48%;资产负债率77.9%,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159.3%,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现金余额2287.7亿元,同比增长12%。

恒大启动“三位一体”式战略转型,决心实现“降负债”大目标

许家印宣布恒大全面实施新战略

与此同时,恒大宣布将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许家印现场表示:“要用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负债降下来。”

从整体看,恒大的全新战略包含了业绩增长、成本控制、降低负债的三大主题,而从细节上看,全新战略实际是围绕着唯一的内核进行运作,追求高业绩、低成本,事实是为了“降低负债”的终极目标服务,各个主题相互影响,三位一体,成为恒大健康、高效发展的终极指南。

一增一减 恒大要用三年把负债降到4000亿以下

负债率,被誉为中国房地产企业头上的“德摩克利斯之剑”,也是恒大决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根据恒大的全新战略,2020到2022年的三年间,恒大要实现有息负债每年平均下降1500亿,到2022年要把总负债降到4000亿以下。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恒大在新战略中的“高增长”、“控规模”,就是完成“降负债”的两个基本动作。

高增长。根据恒大的内控目标,2020年力争实现销售8000亿,2022年力争1万亿。一季度,恒大以“网上卖房”的营销模式,实现销售额1465亿,销售回款1133亿,均为行业第一。其约3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更为销售的稳健增长提供了充足“给养”。

恒大启动“三位一体”式战略转型,决心实现“降负债”大目标

恒大一季度销售及回款对照图

控规模。2020年的恒大新战略再度明确了控制土地储备规模、降低成本的新思路。未来三年,恒大将着力控制土地储备规模,实现土地储备负增长,即每年降低3000万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亿平方米左右,降低土地费用支出,从而减少资金压力。

完成这两个动作,“降负债”已是大概率事件。许家印表示,“18年、19年,恒大销售回款每年维持在4500亿左右,如果今年实现销售8000亿,回款按7000亿计算,就会增加2500亿的销售回款。同时,恒大今年减少土地储备3000万平方米,就等于减少600亿的支出。这样一增一减,就一定能实现今年有息负债下降1500亿的目标。”

内功深厚 企业功底是实现目标核心竞争力

除了一增一减两大策略,恒大本身具备的条件和优势,也是实现“降负债”的强力保障。

恒大实施标准化运营模式,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实现成本持续下降。

恒大被誉为业内执行力最强,工作效率最高。在2月中旬启动的“网上卖房”工作中,恒大能够短时间完成营销制度、线上平台、用户网络、产品销售、佣金落实等一系列工作,取得创纪录的成绩,正是得益于全国14万员工的强大执行力。

恒大管理上狠抓队伍、制度和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管控能力,能够大幅降低公司的财务、销售、管理等各项经营成本,确保能够实现降本增效。

恒大在产品打造上实施精品战略,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产品 ,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具有开创意义的“全精装交楼”和“无理由退房”,赢得全国600多万名业主的认可,市场占有率极高,是其持续热销的根本。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大都经历过“从规模要效益”的过程,恒大也不例外。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恒大在2017年就确定了“规模+效益型”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020年新战略,可以看成是恒大对当时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也可以看做是恒大为追求更高质量发展做出的努力。有朝一日,恒大达成“降负债”这个大目标之后,展现给市场的,定会是一个不一样的“新恒大”。

主编:马楠 监制:姜乃波

恒大启动“三位一体”式战略转型,决心实现“降负债”大目标
恒大启动“三位一体”式战略转型,决心实现“降负债”大目标恒大启动“三位一体”式战略转型,决心实现“降负债”大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