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糧食將漲價,有人炒房,有人炒糧,都是炒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網傳糧食將漲價,有人炒房,有人炒糧,都是炒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這幾天胖丁被朋友圈子裡面的所謂投資人士給刷屏了,包括在文章下面留言,給我發私信,問這個事是不是真的,我只是一個房地產從業人士,怎麼會知道這些消息呢,不過從事房地產對宏觀經濟還是要有所關注的,但是確確實實沒有關注到糧食這個事情。

不過同樣是炒房和炒糧,為什麼對待這個事情的態度差距這麼大?以下為個人觀點,說錯了別噴,說對了別慌。

網傳糧食將漲價,有人炒房,有人炒糧,都是炒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糧食漲價的點在哪裡?

就像房價的上漲一樣,總要有個點來支撐,那這個就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房子的飛速發展一是和剛需有關,二是和人民對於更舒適的居住空間的追求,可是糧食的點在哪兒?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我們用地球上很少的土地面積,養育了世界上非常多的人口,這是在之前我們為之自豪的,但是隨著這些年的經濟高速發展,糧食生產所帶的收益,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在家種地,在河南,一畝地兩季,一季小麥,一季玉米,平均一畝地辛苦一年兩季糧食全賣掉也就能掙千把塊錢,還不如在外面隨隨便便乾點活掙的多,所以現在很多人已經不把重點放在種地上了,之前河南商丘這邊有大量的經濟作物,現在已經非常少了,最明顯的就是棉花。

由於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所以種地的人少了。

2015年的數據,我們的一日三餐是不用進口的,產的糧食自給自足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用於飼料的糧食、釀酒和工業用糧是需要大量進口的。

大米、玉米、小麥的進口成本比國內市場低500-1000元/噸左右,但是我國進口最多的還是大豆。而且玉米的進口量也是相當大,而這兩大類糧食作物的主產區在澳大利亞和美國,在這次疫情的影響下,糧食產量必受影響,會間接影響國內的糧價。

所以屯糧這個便被炒起來了。

網傳糧食將漲價,有人炒房,有人炒糧,都是炒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房地產漲價的點在哪裡?

第一階段,大家都沒有很好的房子住,大雜院,筒子房,自建房,放開房地產市場後,有更多的選擇,有更好的居住條件,所以很多人買房,買的人多房價漲的就多。

第二階段,因為買的人多,房價漲的快,房子從一個居住工具變成了一個金融工具,很多人因為房子而實現財富自由,房姐,房叔,甚至房爺在早年間層出不窮。

第三階段,年輕人結婚有套房成為剛需,勇現出了沒有房就沒有丈母孃,買套房,娶新娘,成了當時有些開發商的牆體標語。

第四階段,改善型住房的出現,有的住了,就想住的好,有了小的就想換大的。對物質生活的追求成了新的增長點。

為什麼大家對兩者態度的反差這麼大?

一,糧食、蒜你狠,豆你玩這類的只是週期性的階段性的,並不持續,其次雖然漲價,但也不至於吃不起,買不起,抗性低。

二,房地產這十幾年來,熱度一直不斷,有點什麼事兒都會扯到房地產身上,曝光度高。

三,房子漲價,可能辛苦幾年的收入還不夠這一次漲的錢,對人們的打擊比較大,而且因為房子現在除了住本身以外,又被賦予了太多的額外定義,所以很多人因為房子受到一些冷落甚至找不到媳婦。

四,矛盾點比較突出,買過房子的人,希望房價漲,沒有房子的人希望房價跌,直接兩派正面硬剛,矛盾點多。


網傳糧食將漲價,有人炒房,有人炒糧,都是炒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以上就是由於這次糧食漲價的流言做的思考,其實都一樣,經濟就是供需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