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與知行

“帶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

陶行知1891年出生於安徽一個貧寒的教師之家。1914年留學美國入伊利諾大學獲政治碩士學位,後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教育,師從杜威。1917年回國,開始他富有創意而又充滿艱辛的教育生涯,先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1927年在南京郊外創辦曉莊師範學校,自任校長,脫去西裝,穿上草鞋,和師生一起開荒,一起建茅屋。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等教育理論。1946年因突發腦溢血病逝於上海,享年55歲。

43歲時,陶行知改本名陶文濬(濬同浚, jùn,挖深、疏通之意;xùn,河南浚縣)為陶行知,他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並用了一個極為通俗的例子:小孩子燙了手才知道火是熱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過了糖,才知道糖是甜的,淺顯易懂地說明了由“行”到“知”的過程和“眼過百遍,不如動手一遍”、“ 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然後,他又旁徵博引地論述了《墨辯》中提出的三種知識:親知、聞知、說知。他認為“親知”就是在動手實踐獲得的知識,“聞知”是由書本上看到或聽到的知識,“說知”是推想出來的知識。

反觀現在的學校教育,許多老師所注重的依然是“聞知”,學生學到的知識幾乎都是從書本上看到的和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的,學生所學的知識很少有通過動手實踐去印證一番的。“親知”幾乎被拒之門外。這樣,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幾乎都是淺白的,不長久的,但老師又要求學生必須記住,一遍又一遍機械式的重複記憶。於是,就出現了“高分低能”這樣的現象。為什麼我們不能或不願創造機會讓學生通過探索實踐來獲取知識呢?問題的關鍵可能還在於兩種方式的操作不同:“聞知”,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做,很便捷很方便,對教師來講很好操作,而且對於應試也是十分管用的方式;反之“親知”則需要老師們花大量的時間、精力為學生準備必要的操作材料,而且操作過程中難免秩序混亂,那就更不好掌控了,而且從時間上來看也不允許我們拿出很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探索實踐。基於以上原因,“聞知”便理所當然地成了傳授知識的最主要途徑了。

“帶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也是一所美術教育私人機構利用陶行知的名言掛在租房門口的一塊招牌,彰顯是他們辦學的初衷,但卻堂而皇之、廣而告之的告訴人們這是陶知行的名言,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其實知行也是一句哲學詞語,其觀點:知即知識、知覺、認知,行即行為、行動、執行,知是行的前提、基礎,知的目的是為了行動,行是知的關鍵、落腳點,知是為行,行中有知,以知踐行,以行促知。知是個人未來成長與進步的需要,是為了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知是艱苦的過程,帶有很強的目的性,知了就要踐行,知了不行就是虛度光陰,浪費人生,知的再多也沒用,關鍵在行,行永遠高於知。

當家才感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