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精神淺談——從五帝到秦

(一)世界各種尚武精神的本質和意義

"尚武"即崇尚武力,驍勇善戰。這是一種早在文明文化產生之前就存在的本能特徵。遠古時期的猿人可以說是"尚武"的,因為當一個陌生人來到他們的族群時,它不會與陌生人交朋友,不會去和他試著交流,因為那個時候沒有文明文化,也沒有文字。這個族群的所有個體都會窮盡權力驅逐或者消除那個外來人的威脅。這是一種保衛自己意義上的尚武。另一種是個體會漸漸的隨著這種行為的貫徹,開始強身健體,增強自己的戰鬥力來防衛自己的族群。

尚武精神淺談——從五帝到秦

有了文明的產生,文化的發展以後,尚武的實質也隨著昇華了。它更加傾向於一種責任意識,一種宏大的英雄情懷。而後來的儒家學說產生以後,它又被昇華為了正義感、使命感。

尚武精神的意義很重要,它承載了人類在每個階段進化,步入下一個更加先進的社會時保留的東西。它作用於農業工業甚至一切的行業,它更像是一種人固有的內在品質,和"善良"一樣構成了一個人的價值體系。它蘊含的"正義""正直"的因素為後人津津樂道。

在世界史上,不乏尚武的國家,如西班牙(其尚武精神大約在十六世紀《堂吉訶德》出版後逐漸消失)、蒙古帝國、北歐。

尚武精神淺談——從五帝到秦

西班牙的尚武精神首先來源於它特殊的地理環境,在巴塞羅那(加泰羅尼亞首府),三面環山一面環海,這樣的到了環境沒有像希臘那樣三面環海產生了共和思想,而是形成了西班牙人獨特的精神——騎士精神,在中世紀幾乎沒有一個人不羨慕騎士,認為那是勇猛的象徵,都渴望像騎士一樣做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

北歐的精神更像是一種崇尚戰爭的精神。至始至終,"北歐海盜"是出了名的,由於北歐人生活在高緯寒冷山區,他們往往長得人高馬大,四肢發達。在中世紀末期,北歐人架著一葉扁舟渡過若干海峽,浩浩蕩蕩地來到歐洲大陸搶劫。他們的活動軌跡極廣,甚至於指染到了現在的烏克蘭內陸地區。

尚武精神淺談——從五帝到秦

蒙古的尚武精神帶有神學色彩,不像北歐和西班牙由於地域。在蒙古的神話中,他們篤信"騰格里"的庇護,他們讓自己變得強壯以存活下去。

尚武精神淺談——從五帝到秦

(二)先秦尚武精神

中國的尚武精神錯綜複雜,可以追溯到史書記載的神話時期。五帝是中國的神話,但不一定是歷史。目前我國考古出土最早的應該是夏朝部分遺址。五帝時期的神話中超自然的因素實在太多了,比如各種神、仙。還記載了刑天和蚩尤令人膽戰心驚的模樣,以致於懷疑它的真實性。但無論如何五帝三皇時代是作為中國一個曾經存在過的時代的,因為神話也不可能空穴來風。

三皇五帝時期的尚武精神體現在為了自己的聚落奮鬥。當時各部落日夜征伐,人民們兼有農民、獵人、軍隊的三種職能。白天負責部落的種植(僅僅神農氏部落有種植技術)、打獵、飼養食用動物和戰鬥動物(由於當時征服自然的熱潮和文明的漸漸自大,飼養原先是人類天敵的虎豹狼豺熊作為戰鬥工具),到了晚上則安排人去輪流值守,防止部落被偷襲。而一旦有戰事發生,或部落首領宣佈討伐某地,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有義務參戰。這源於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極低造成的社會財富物質分配極公平,由於每個人的報酬,物質享受都差不多,都是寒磣的那一丁點,所以每個人都團結的參與部落活動。

這樣的為部落戰鬥的模式幾乎持續到了商末。

商末發生了變化,商的統治中心多次遷都(甚至遷到了安徽),後期定都朝歌。在今河南的朝歌在當時算不上偏遠但朝歌是大平原。對比之下週文網所在的岐山是山區,放到現在也是處在較北的區域,在那個時候,青海甘肅內部都沒有納入中原王朝,所以岐山算是邊疆區。地形的差異,氣候的差異,造成了"尚武精神"的巨大差異。商朝漸漸地變的文明,具有的原始尚武精神漸漸的變的稀少。此時另一邊的岐山則大為興盛,山區地形本就有利,加上文王的可靠統治,很快形成了一個終於周文王的小聯盟。之後周聯合諸國伐紂,紂不抵,商朝覆滅。

尚武精神淺談——從五帝到秦

周武王即位之後是一種尚武和尚文的結合。"周禮"規範約束了國民的行為,當時的人都漸漸地從原來的"山間野人"變成了有文化的人。可是到了西周末年,分封制的瓦解造成了諸侯國征伐不斷,"禮崩樂壞"的局面形成,人們的"尚武精神"又一次興盛起來了,這一次隨著禮崩樂壞而來的還有倫理道德和等級秩序上的反常。孔子有一次說出"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因為他看見了一個小諸侯僭越等級觀看只有周王才能觀看的"八佾(yi)舞",覺得這是文明的倒退。

(三)戰國的分化和轉變

整個戰果時期的"尚武"精神很濃厚。

西邊的秦國像極了曾經的岐山周國。它們的地理位置大致相同。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實行的"軍功制"增強了秦國人的"尚武"精神,他們有著參軍報國的志向,因為他們知道打了勝仗會有獎勵,以人為單位消滅敵軍可以逐級封爵。這樣,秦國的軍事實力強大了起來,有了"二十三年,年年有戰。"

相比之下,燕國的"尚武精神"體現在他們獨特的"劍客文化"上,燕人活動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南部和眾國接壤,核心區域沒有戰事。這種地域之下形成了燕國獨特的文化,由於和洛陽相隔甚遠,百家學說吸收的相對少一些。燕國有許多的劍客、刺客、俠客,在燕國較冷的環境之中,人們乾淨利落,絲毫沒有南方的優柔寡斷。後來便有了荊柯刺秦的佳話,"易水歌"悠悠傳唱之中,高漸離將會在幾年後以死報國。

尚武精神淺談——從五帝到秦

古蜀國的"尚武精神"是一種對於超自然的嚮往,生產力發展水平極低的情況下,人民不得不仰仗自然,敬畏自然,便產生了對於自然的依賴。

其他諸侯國的"尚武精神"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以齊國為代表的近海國家,他們商業發達,城池堅固,人民便脫離了蠻橫。這些國家的國家軍隊形成了體系制度。第二類是以楚、越為代表的南方國家,他們有著神學信仰,喜好紋身批發。比秦國人還要原始一些。第三類是趙國融合性質的尚武,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引進了北方的文化,兩地的精神世界逐漸交融了起來。

秦朝統一之後,這樣的局面還是沒有變化。當時甚至某郡某縣的人還會自稱"我某某國人也",這種局面大約持續到了兩宋經濟難移。在這一段時間內,北方大融合,幾乎所有北方人(秦嶺淮河以北)都表現出粗獷,爽快,實誠的性格。而南方人則大不相同。

參考文獻

《史記》

《春秋》

《堂吉訶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