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走進直播間,他還差了這些……

老羅走進直播間,他還差了這些……

作者:趙雨潤,投資人,雨潤讀書會創始人,收稻創新院院長,原盛大影視CEO


“產品是沒有溫度的,但人品是有溫度的。”


直播,這個在大眾眼中一直定位在“美女、娛樂、秀場、獵奇”的小眾文化,突然之間,在人人宅家的疫情期間,煥發了全新的活力。

雲會議、雲課堂、雲購物、雲看房、雲招商、雲旅遊⋯⋯這些“雲”字號的背後,都是以直播構架起來的新的商業營銷方式。直播,正在讓商業變得更寬、更廣。

如果說娛樂直播的主角是那些展現個人才華的主播們,疫情期間投身商業直播大潮的,則更多是為了企業生存發展而身先士卒的企業家們。

一大批企業家帶著各自的品牌、產品、團隊,或經驗老道,或倉促上陣,一起“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場場直播的背後,更有著讓人感嘆的動因。

疫情爆發後,林清軒157家門店歇業,6天時間,整體業績下滑90%。公司有2000多名員工,但是賬上的錢僅夠活62天。

大年初七那天,品牌創始人孫來春在書桌前坐了五個半小時,痛定思痛,決定喚醒所有人一起面對,開展自救。他將所有業務向線上轉移,開始進行不需要線下開門的“淘寶直播”。

2月14日,孫來春親自披掛上陣,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直播,沒想到有6萬多人觀看,賣了近40萬元山茶花油,還收到了36萬個點贊。

到2月15日,林清軒不僅沒有“掛掉”,業務還逆勢達到去年同期的145%,部分門店甚至翻了一倍。

孫來春為此給淘寶工作人員寫了一封感謝信,表示“在這個至暗時刻,給了我希望的微光”。這個“微光”無疑是直播照亮的。

同程旅遊創始人吳志祥如今是抖音紅人,擁有3.9萬粉絲,但這背後也有一絲“不斷求生”的無奈。

17年前,吳志祥從阿里巴巴出來創業成立同程,結果遇上了非典。17年後,同程已經成為一家擁有旅行社、資本、航空等多個板塊的旅遊集團,1.5萬名員工,偏又撞上了新冠肺炎。

為了從疫情中突圍,集團開始自救,CEO抖音直播,高管朋友圈賣消毒液⋯⋯兩週後,吳志祥發了一條獲贊無數的朋友圈:

“15天,同程4個團隊,5000人,從全體差點被失業到全體自救再上崗,危中求機,合力拼搏。同程生活賣菜一天近一億;賣84消毒液,一天3000單;咪店一天1000萬。只要心中有夢,眼中有光,創業者不死。”

突發疫情,會讓一個行業陷入全面困頓,書店便是最艱難的一個。

3月9日晚,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聯合淘寶直播、網紅薇婭發起了“保衛獨立書店”直播活動。

許知遠作為當班主播,連線獨立音樂人葉蓓、南京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重慶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廣州1200bookshop創始人劉二囍、海鹽烏托邦書店創始人童興家,共同為書店發聲。

老羅走進直播間,他還差了這些……

雖然無法像林清軒、同程旅遊那樣較好地彌補線下的收入,但至少能夠讓愛讀書卻無法光顧書店的讀者們,網上下單買上幾本書,或者參與眾籌計劃,以解書店存活的燃眉之急。


這件事並不新鮮

雖然在疫情期間企業家頻頻在直播中露臉,但是企業家做直播這件事並非今天才有。

要說開創企業家直播之先河者,小米創始人雷軍當屬一個。2016年5月,雷軍在自家App“小米直播”上發佈新品,這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直播。

雖然那場直播存在不少槽點,但漂亮的數據表明這仍是一場成功的直播:觀看人數超過100萬,雷軍本人收穫了300多萬星票(約合13萬元人民幣),粉絲數更是猛漲到11萬多。百萬粉絲在線觀看,這是任何普通發佈會無法做到的。

此後,小米新品發佈會基本上都採用直播形式。這次疫情期間的新品發佈,依然是雷軍+直播,只是現場多了口罩,少了觀眾,熟悉的味道,不一樣的配方。

雷軍的直播是按照新品發佈的節奏來的,每年以次為單位。還有位企業家則是以日為單位來直播的,可以說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少有的最勤奮的企業家,他就是搜狐董事長張朝陽。

2016年8月開始,張朝陽在自家的“千帆直播”平臺上嘗試直播,每週六次,至今堅持了3年多。他直播的內容是,早上在家附近的咖啡廳一邊讀英語新聞,一邊吃早餐。

張朝陽表示,最初自己只是跟著英語新聞網站來練習英語,後來發現與網友分享新聞的感覺很好,而且直播教英語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老羅走進直播間,他還差了這些……

雖然不知道他最終收穫了多少網友打賞,但親力親為的堅持,無疑為千帆直播省了不少推廣費。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是位個性極為鮮明的企業家。雖然他自己的直播次數不算多,但是在他的“花椒直播”平臺裡發起了“大佬微直播”行動,邀請國內外估值30億元以上的企業家和知名專家學者分享創業經歷、管理經驗、趨勢預測以及最新思考,所有直播均為免費。

據官方透露,該直播行動擁有166萬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家粉絲,累計觀看量達到1.89億人次。

2016年是移動直播的元年,大量直播平臺出現,也有企業家紛紛嚐鮮。但是,企業家直播一直都是播的人少,看的人多,堅持高頻次直播的除了張朝陽,幾乎沒有。直到這次疫情的爆發,讓直播遇上了公司存亡。


企業家做直播為了什麼

不管是當年的雷軍、張朝陽、周鴻禕,還是此次疫情期間紛紛亮相的企業家直播“新人”,他們為什麼要做直播?直播能給企業家自身和企業帶來什麼好處?

商業,一切投入講求結果。樹立個人品牌,佔領用戶心智,便是直播可以帶給企業家的第一結果。以貌取人,雖然是一句略帶貶義的成語,但其背後的邏輯是,視覺是佔領人們心智的最直接方式。

直播將企業家的外貌、談吐、衣著品味、現場反應,甚至口頭禪、習慣動作、身體語言等都一併展示。

產品是沒有溫度的,但人品是有溫度的。企業家做直播,講述自己的故事,展示自己的形象,只要設計得當,絕對會給自己的產品或業務加分,讓觀眾愛屋及烏。

雷軍有一次在印度做直播,他一句略帶口音的“ARE YOU OK”被網友們做成了鬼畜說唱短視頻,傳遍網絡。

雷軍對此並沒有避而不談,反而因勢利導,將它作為幾乎每次直播的出場背景音樂。幽默、風趣、寬容的“人品溫度感”自然展現,更是吸引了一大批米粉。

老羅走進直播間,他還差了這些……

提起營銷,就是需要錢。奧美創始人有句名言: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浪費了一半,但是不知道哪一半浪費了。在新媒體時代,零成本進行社會化營銷,省去大量的廣告和活動費用,是對傳統營銷方式的顛覆。

企業家做直播前,讓全體員工發朋友圈,邀請合作伙伴來觀看,省去了組織渠道大會的費用;

直播可以回放,其中精彩的內容可以剪輯成短視頻,進行二次分發,省去了拍宣傳片和廣告片的費用;

設計針對消費者的賣貨直播,通過發佈裂變海報招募“超級用戶”,發放優惠券、折扣券,省去了廣告單頁、海報、傳單等一系列製作費用。

孫來春在疫情期間選擇淘寶直播,就是因為“它不用花錢,公司賬上沒有任何營銷費用”。

激活員工“私域流量”變成“公司流量”,直接轉化銷售。私域流量是指不用付費,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頻次、直接觸達用戶的渠道,比如自媒體、微信群、微信號等。

老羅走進直播間,他還差了這些……

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在社交媒體大行其道的時代,公司最好的銷售就是全體員工,最有價值的流量就是員工的朋友圈。直播可以充分地把員工的私域流量聚攏起來,形成公司流量(也稱為“商域流量”)。

在疫情期間,蘇寧CEO張近東不但自己上了直播,還激勵全體員工通過直播、分享朋友圈、建立微信群等方式進行賣貨。這樣的方式,一來不花什麼成本,二來可以激勵全員投入,共同“活下去”。

相比其他營銷形式,直播最大的特色就是直接。通過互動直播,可以直接獲得用戶反饋,推動新產品研發和服務改進。我曾在2018年“雨潤直播”裡採訪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校友、因味茶創始人繆欽。

當時在直播中,有好幾位觀眾對繆欽腦洞大開的“冷泡茶”概念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通過那次直播,繆欽更加堅定了推出新品的決心,並根據大家的反饋,設計了不同口味、不同包裝的產品,結果成了當年夏天茶飲界的爆款,賣出了百萬瓶。

直播,既是營銷,也是路演。通過直播,將自己的商業模式呈現給更多用戶,以獲得支持,同時也會影響到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無論是衝刺資本市場的IPO前路演,還是發展階段融資介紹,甚至是眾籌,直播都是最好的傳播方式。

2月初,感嘆“賬上資金只夠付3個月工資”的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參加了一次線上直播沙龍。活動還沒結束,很多機構和個人的支持就向西貝湧來。

某商業銀行高層表示願意幫西貝代發工資,某大型集團提出希望投資西貝股權或債權,某餐飲供應鏈公司還說可以收購西貝庫存的蔬菜。


企業家直播的終極心法

天下變化,存於一心。心法的背後,是我個人在過去兩年中為200多位企業家、CEO打造“個人超級品牌”的經驗總結,也是企業家們敢於突破、敢於走出舒適區、敢於激活新流量的實踐總結。


五步定位法

定位是品牌成功的第一步。定位決定著你以什麼樣的呈現,和用戶、客戶等商業利益相關人溝通。定位越精確,就越容易聚焦資源,也越容易獲得效果。

企業家做直播,最根本的定位思維是“目標思維”。它包括兩個指標,一個是目標受眾,一個是目標結果。

很多人認為定位是從結果開始的,其實不然,應該從“賣給誰”(WHOM)開始,即受眾定位。

有了目標受眾,才會有更加精準的定位。直播的目標受眾是誰?是消費者、渠道客戶商、投資人,還是全體員工、員工家屬、校園應聘者?沒有目標受眾,就沒有方向,直播的語言體系和表達方式就無法清晰確定。

目標受眾的畫像清晰之後,就要考慮“你是誰”(WHO),即人設定位。這並不是指一個簡單的開場介紹,而是指企業家在目標受眾面前的個人形象定位。

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某種科技的達人,還是某個知識體系的導師?風格是暖男、淑女、段子手,還是高冷派?當然,我不建議高冷派這條線路,因為容易掉粉。

直播之道,也是說話之道。“說什麼”(WHAT),就是內容定位。

企業家直播的內容形式可以很豐富,如專業知識的普及課程、某知名主持人組織的訪談、跟受眾的問答互動、企業家主持的多地員工連線,等等。無論是哪種內容,都要求在流程、語言、素材上做到匹配和支撐。

直播平臺很多,要選擇最合適的。“在哪裡”(WHERE),就是平臺定位。選擇直播平臺,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技術。

目前,直播平臺分為娛樂直播(如抖音、快手、花椒等)、知識直播(如小鵝通、喜馬拉雅、千聊等)、電商直播(如淘寶、京東、拼多多)、新聞直播(如人民視頻、新華視頻等)、體育直播(如企鵝直播等)、私域流量直播(如微信直播等),還有微信群的語音分享。

哪個平臺能夠最有效地把目標受眾吸引過來,是選擇直播平臺的第一考量因素。

最後就是“賣什麼”(WHY),即結果定位。確定了目標受眾,設計了自我形象,選擇了直播平臺,設計了內容流程,最後一步就是,希望目標受眾最終能達成什麼行動。

是下單買你推薦的產品,加入公司建立的微信群,關注你個人微信號、企業公號,對公司產品做出反饋,還是希望觀看直播的投資人發來投資意向書?

賣什麼是一個關於“為什麼做這場直播”的本質問題,以始為終,對每個環節都進行設計,一步步推導到最後的結果。

老羅走進直播間,他還差了這些……


三感全備法

最近幾年,在內容傳播領域,“調性”這個詞很流行。它是指品牌在市場中所運用的獨有語言識別。

而在企業家直播中,調性可以理解為企業家的核心定位、個人故事、個人品牌價值訴求。三感全備法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點。

所有網紅都應該是知識網紅,所有企業家都應該是自己領域的專業人士。專業感是企業家直播內容和語言體系設計的最低標準。直播不是念稿,也沒有彩排,對於觀眾提出的任何問題,如果企業家不夠專業的話,就會露怯,反而損害了自己形象。

因此,不專業,不直播。如果有些領域實在不是自己所長,就事先安排公司的相關人員候場,或者在直播留言區裡解答。

有人說,現在是顏值至上的時代,也有人說,現在年輕人覺得“好看的人就是好人”。雖然此言有點極端,但的確反映出普羅大眾的心理。

因此,企業家做直播時要有美感,要注意自己的衣著品味、妝容儀表、說話節奏、音質音色。

如果說娛樂主播的美感在於潮流打扮,企業家直播的美感就在於得體、舒服、有質感。我不太建議企業家身穿睡衣、居家服來做商業直播,畢竟不相匹配。

企業家做直播,還需要有網感。網感來自互聯網時代草根文化的提煉,比如段子、笑話、趣聞、順口溜、打油詩,甚至金句。

與美感相比,網感講求更年輕化、互聯網語言化,更帶有幽默感、自黑感,甚至俗中帶雅。網感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跟年輕人溝通。

那麼,企業家該怎麼培養網感?多聽聽郭德綱的相聲,多看看“吐槽大會”“奇葩說”“歡樂喜劇人”等綜藝節目,多讀讀微博上的段子,自然就會培養起來。

網感一旦得心應手,其破圈出格的威力遠非專業感和美感能比。

老羅走進直播間,他還差了這些……


六個小建議

1. 真誠“有話說”。

真誠是通往人心的唯一通道。企業家必須懷著一顆真誠的心開始每一場直播,愛自己的事業,愛自己的產品,愛自己的員工,愛自己的用戶。

不說假話,不說虛話,努力說真話,努力說實話,以誠為本,觀眾自然就會被打動,被吸引。

2. 勤奮“不停說”。

高頻是保持人氣的不二法寶。企業家做一場直播是容易的,但是一次播完,半年再來,粉絲基本就忘記他了,熱度沒有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張朝陽那樣幾乎每天直播,但至少每週一次,最不濟也得每月一次。頻次製造熱度,企業家做直播還需堅持。

3. 傾聽“聽人說”。

傾聽是撫慰人心的重要方式。企業家做直播時,要“傾聽”直播留言區裡觀眾怎麼說,並及時回答問題。有的企業家把每場直播當成演講,從不看留言區評論,只在最後留出一點回答問題的時間,整個直播過程自然氣氛冷冷、雪花飄飄。

4. 有趣“反著說”。有趣是個人形象的最佳衣著。幽默視角、詼諧段子、自黑自嘲,都是有趣的最好體現。不一本正經,不裝腔作勢,不故作高冷,都是企業家在直播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在直播中,有趣的人,也許比有錢的人更受歡迎。

5. 人脈“一起說”。人脈是商業創業的資源流量。企業家做直播,不一定要一個人,有時可以邀請自己的校友、大咖朋友、行業精英等來串場,這既會讓直播內容別開生面,也能彰顯企業家的人脈能力。當然,要注意的是,不能彼此聊嗨了,忘記了直播間的觀眾。企業家要擔任主持人的角色,懂得隨時切換。

6. 連接“串著說”。連接是社交傳媒的信息矩陣。一場真正有效的直播,既包括直播之前在公眾號、微信群、視頻號等媒介預熱,也包括直播之後,整理成文章或短視頻,進行二次分發。每一場直播,都是一個傳播事件。各種新媒體資源調動得越好,直播就越有人氣,越成功。


本文殺青之際,忽聞羅永浩發聲:決定做電商直播了!又一位擁有大流量的企業家投身直播,當然很值得期待。

只是,一次直播是興奮,一週直播是辛苦,一個月直播是忍耐。李佳琦一年365天要直播370多場,嘴唇破了都依然堅持。

老羅是否能夠忍得住“直播的苦”,再去擁抱“商業的甜”呢?


原文《企業家直播如何碾壓網紅》

刊登在《商業評論》2020年4月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