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抄家时搜出白银10亿,此人更贪,抄家时搜出此物足足64吨

在数千年来的古代历史中,皇室朝廷一直都是普通老百姓眼中可望不可及的,幸亏有选官制度,比如可选天下优秀学子的科举制度,寒窗学子十年苦读,为的就是考取功名,一朝入仕,一开始他们还抱着美好的期望,认为自己能够以自己的才学报效国家,但发展成熟的朝堂已经成为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染坊,心志稍不坚定的官员都会被侵染,违背他们的初衷,成为百姓眼中的贪官奸臣。

和珅抄家时搜出白银10亿,此人更贪,抄家时搜出此物足足64吨


贪官向来为世人所不齿,一开始做贪官只是为了收敛钱财,满足个人生活,他们需要小心翼翼,以免被皇帝查处,但当贪心和权力都有了的话,他们就完全不需要克制了,逐渐成为朝中的大贪官和大奸臣,祸乱朝堂。比如秦朝的赵高,原本只是个小小的宦官,最终却成为了朝中权臣,伙同李密将胡亥扶持上位,谋害公子扶苏,此后赵高独揽大权,发生了“指鹿为马”的荒唐故事,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掠财,贪污国库,造成国库空虚。

和珅抄家时搜出白银10亿,此人更贪,抄家时搜出此物足足64吨


贪官会贪图金银财物、奇珍异宝,明朝的太监刘瑾掌权后,大肆贪污,疯狂敛财,后来被查处之时,从他家中搜出了数百万两的黄金白银,清朝大名鼎鼎的贪官和珅,那可是皇帝眼中的大红人,等到嘉庆帝即位后,他被下旨抓捕入狱,从他家中更是搜出了将近十亿两的白银,更别提珠宝玉石等的价值连城之物,总数加起来可达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之和。真金白银对贪官的吸引力最为致命,可历史上竟然有一位贪官落马后,竟然从他的府中搜出了八百石的胡椒,以算现在的计量单位换下来,足足有64吨,为何这个贪官会有如此惊人之举呢?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唐朝的宰相元载。

光看元载的前半生,绝对算得上是一段励志的奋斗史,出身寒微的他自小喜欢读书,博览群书,精通道学,他励志考取功名,没有足够盘缠的他步行去参加乡试,即便屡屡落第,但元载从未放弃。皇天不负有心人,唐玄宗征收精通道家学说的人才,这正是元载所擅长的,他如愿高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在唐肃宗期间,元载受到重用,入朝为官,先后担任户部侍郎、度支使、诸道转运使。

和珅抄家时搜出白银10亿,此人更贪,抄家时搜出此物足足64吨


唐肃宗病重后,朝中的宦官李辅国掌权,因为元载的妻子和李辅国是同宗,元载再次得到重用,趁此机会,他向李辅国索要重要官职,在唐肃宗时期,元载的官途可谓顺风顺水,一直到代宗即位,李辅国因为拥立之功,仍然还是元载的大靠山,他多次在圣上面前为元载美言,再加上元载本人生性敏悟,善于揣摩圣意,他在朝廷的地位不断上升。权倾朝野的李辅国成为了唐代宗的眼中钉,代宗暗中指使刺客杀死李辅国,此事元载也参与密谋,他还协助代宗铲除了鱼朝恩,由此元载成为了当朝宰相。

独揽朝政的元载渐渐迷失了,当官员拿着厚礼钱财送上门后,由不得元载不迷失,渐渐的,由他掀起的贪腐之风在朝中公开流行,“若非良金重宝,趑趄左道,则不得出入于朝廷。”皇帝自然对元载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但念及他做官多年,不忍让他晚年失节,曾单独召见元载,暗示元载有所收敛,可惜彻底迷失在权力漩涡中的元载听不进皇帝对他的最后警告,他仍然贪财纳贿,代宗对元载彻底失望,逐渐收回他的权力,还将他的儿子、亲信逮捕,最终赐死元载。

和珅抄家时搜出白银10亿,此人更贪,抄家时搜出此物足足64吨


唐代宗下令抄了元载的家产,拆毁了元载用重金修筑的府邸,烧毁了他的私庙神主,而那八百石的胡椒就是从他的家中搜出来的,大肆揽财的元载为何会收藏八百石的胡椒呢,难道它比金银珠宝更值钱吗?还真是,在当时的唐朝长安城内,产自外国的胡椒被视为珍惜药物,只在“胡盘肉食”中才使用胡椒,国家的进口总量就那么多,而元载一人就有如此之多,这些胡椒可是他尊贵身份的象征。一直到宋元时期,胡椒仍然是稀少贵重之物,官商来往之际,若送上一斤的胡椒就算得上是厚礼了。

和珅抄家时搜出白银10亿,此人更贪,抄家时搜出此物足足64吨


从元载府中搜出的诸多地契房契,长安城内有109个坊,而元载一人占了大宁、安仁、长寿三坊,根据《唐书》的记载,元载“膏腴别业,轸域相望”,“名殊异乐,内廷不及”。再加上八百石的胡椒,那可真真是让代宗大发雷霆,下令让人挖掘元载父祖坟墓,劈棺弃尸。直到唐德宗即位后,因为感念元载曾帮助他成为太子,追复元载官职,并同意改葬元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