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农村在变化,一个农村人眼中的农村是什么样的?

三农小叶


别的农村我不知道,我们村的变化就是荒芜了。和以前比好像和社会颠倒了。

可能也和现在的风俗习惯有关。现在我们那农村在城里没有房子,小孩娶媳妇都娶不到,所以大家都想办法在城里买房。除了在农忙的时候回农村以外,一般情况都不回来。这是在本地打工的人。在外地打工的人基本就不回农村了,地也荒芜,道路走的人少了,草都把路遮住了。房屋长久没人住也倒塌的倒塌。院子里草长的比人都高,看着真的好凄凉。

这就是我眼里我们那的农村。


辛夷223


地地道道出生在农村的农村人,现在也呆在农村里。我大学毕业一直呆在城市里,除非过年过节,或者至亲过生日等日子才回家看看,以前从来没有好好看看过家乡,也没有好好的和家乡那些乡里乡亲的邻居聊过。现在在农村创业已经大半年了,爬过山,涉过水,现在还天天和左邻右舍聊天。现在谈谈我对我们村的看法吧。

先说说变换吧,我村子不是那种深山老林,但也不是那种城乡结合部,离附近城市有大概70公里路程,有一条乡村公路,直通我们村子。有校车接送村上小学生是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去年把乡村公路加宽才通的校车。还有个很大的变换是农村电商进来了,可惜不是双向的,现在还只能送东西进来,想往外寄东西还要跑往十数公里以外的物流站点去寄。所以我们村上的土特产销往外地的成本还是有点大。

其他变化应该和大部分农村差不多,房子建的好些了,过年的时候小汽车多了啊,村子上年轻人几乎看不见了啊,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啊,农田大部分荒废了啊,这是常见变换,也是趋势。

当代农村很多事情不是网友说的那样的。第一,不是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说农村人思想古板,其实当代农村的思想不古板,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新鲜事物,比如智能手机,网购,直播,短视频。我们村上现在买东西基本是网购,很多人也在刷短视频,看直播。第二点,大部分农村人都是希望村上好点,不像以前一样自顾自己利益,你做什么事不支持你就算了,还不让你搞。

在我眼中的村子,空气,水,山石,树木,土地都是资源。我们村子现在开了一家山泉水厂,我在山下开了家小型养殖场养殖泉水鱼。现在打算整改荒山种植果树,把开采山石去换流动资金。山上很多花草,树木也可以换成经济效益。土地还没规划,不过在和村民们谈。

现在农村,就差几个带头的人,土地,山林都是因为没人管了,才造成浪费。只要你去和他们说明厉害关系,有钱一起赚钱,很多人会一起干的。现在很多农村人像做事业,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始。不知道干嘛,没有一点方向,需要一个为他们指明方向的人。


农村创业高华


我是16年辞职回家,先从个人微商做起,在微信朋友圈里卖货,最后和朋友注册公司,开始做本地的生鲜水果和农特产的直供链,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

三年时间里,生活在农村,每一次的外出跑货源,最后的落脚点也都是农村。所以,对现如今的农村的发展和变化还是多少有些观察和了解的。

现如今的农村发展势头比较迅猛,我以大荔县的农村和农业发展举例说明。在陕西省内做电商的团队,无不对大荔充满好感,对大荔县的农业发展更加看好。我聚一个例子,今天你要走一车桃子,但天在下雨,果园里泥泞不堪,根本无法下脚,进园采摘。不用害怕,一个电话,就有人送来轨道。像火车铁轨一样的东西,一截一截,从果园的地头铺到果园尽头,专用的小车放到轨道上,筐子放在小车上,就可以采摘了。这种设备的出租,一天150元。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这里的农业发展已经有了自己的特色。再举例说明,你跟一家农户谈好了收购价格,交了定金,再有客商出价比你还高,农户也不会卖。收了定金,就等于签订了合同。很守信。无论是农户还是代办,都能遵守这条规则,形成了一种守信的良好风气。不像我们老家,即便你交过定金,只要有比你出价高的人出价,农户就会卖掉,根本不会理会和你之间的约定。这在农民来说,很正常,很普遍,大部分农民对于合同和契约,理解还是很模糊的。但是在大荔县,却流行的是诚实守信的风气。还有一个,大荔的农业之所发展的这么好,一来是,大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政府把发展农业定做了大荔县发展的基调。现在的大荔县不仅仅在果品品种上很丰富,从开年后的香椿,到早熟的春蜜水蜜桃,再到各种中晚期的桃子,再到早熟苹果,酥梨,最后到大荔县的主要产业冬枣。可以说,从开春后到大荔,就一直有货可以让你发。二来是,大荔县的土地面积广大,对于客商收购来说,很便利,一户人家的果园就够你走一车。在我们家乡的尴尬之处就是四五家才能凑一辆车。在发货来说,耽误时间,浪费人力,消耗太多。除了面积广大之外,再就果品品种丰富,单就桃子就有很多品种,黄桃,黄蟠桃,还有纽扣蟠桃。一般得硬质桃子就有沙红,杠二,杠五,等等。梨有早熟梨,六月香,红啤梨,等。在大荔做电商,真的很幸福。三来,农民的种植除了面积可观之外,再就是专业程度越来越高,品质,口感,卖相等等,都比较高。而且农民形成了保护自己品牌的意识。再加上政府的重视和严格管理,保证了作为大荔主产业的大荔冬枣的品牌和口感。除了丰富的果品之外,大荔同时也形成了农业旅游产业,万亩莲塘的观光沿黄路,穿梭在田地间和果园以及种植园间的马拉松跑道以及一年一次的马拉松活动等等。以农业发展为主题,同时带动现代农业的推广和发展以及产业化整合。现在的大荔成了电商团队们的每年必去一次的产地。也是水果生鲜行业人员每年必去的地方。大荔县的发展,可以作为现在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和案例来分享和推广。最后一个,大荔县政府对电商的重视和发展,不断的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年轻人创业。

我从大荔县农业的发展,看到很多。我觉得它可以代表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可以代表现在农村正在发生的变化。电商的发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转型,逼迫农民改变发展意识,重在发展技能和提高果品品质,而不是盲目的扩产。你的果子没有卖相,没有口感,没有品质,就是卖不出去。形成良好的信用和契约精神,而不是随便毁约,把合同和约定当成废纸一张和空话一句。

农村的变化,只要有好的政策支持,农民们会自然选择收益较好的经济作物种植。每年的收益高于在外打工的收益,年轻人自然会返乡发展,从而带动更多新生力量投入其中。现在的一个尴尬的处境就是,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让种植成本不断地上涨。也让发货成本不断地上涨。

再好的政策和条件,没有人不行。


百果味优选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个人来说比较喜欢在农村生活的!农村现在条件也不错-村村通公路,家家有小车,而且每家都有楼房住另加一个大院子!空气也好,晚上能看到满天的星星,白天能看到蓝天白云和一望无际的田野!四季分明!就拿这次疫情来说,我个人感觉农村生活有优势,第一,一家一户都是分开的好隔离!第二,能自给自足,家家都有个大院子里面有各种蔬菜不用去买!避免去购物人多聚集。第三,空气好,这对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好处!这些在大城市里几乎都没有的条件可以说。

城市的优势就是比农村好挣钱!作为我个人来说不得不选择在城市打工!因为上有老,下有小!都要用钱!想在农村种那二亩地不现实一年也收不到多少钱!房子怎么办?孩子上学费用怎么办?老人生病了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拴住自己。自己压力很大!想回家搞点中小型养植或种植又怕没经验,怕失败!其实我有点胆小,我家二姐在家搞的就不错!自己做粉丝加工又养了百十只养还承包百十亩地!一年收入也不少!比在城市打工强多了!就说这么多吧!学问有限!读到的朋友见谅[祈祷][玫瑰]


做卤味的玲姐


现在农村,不同时代不同看法,我是70后80年代初的农村人,让我们这个时代的农村人感到幸运,记事时候没有饿肚子,刚好碰到田地到户,我们长大成人紧接着遇上90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南下创天下,我们年轻小伙离开农村,解决了农村的住房条件,00年代有些通过自己双手打拼在城市里买房落地,慢慢走上小康之路,10年代国家时农村的农业,交通,居住环境,医疗等各种惠民政策涌入农村,让我们父辈干了一辈子农民终于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排队交公粮。

小时候喜欢跟着父亲交公粮,当时还以为是卖粮,可以跟着大人在街上买糖果吃。一去就是一天,还要验收,要找熟人,不然交不上很麻烦。











乡村行者


农村人都想往城市跑,当进入城市的时候,面临的高昂的社会压力,高房价,高消费,然后一直在城市里打工的,年轻人想留在城市,一直这么奋斗,当到了一定的时候,不得不回去农村,那时候面对的是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太差了,就拿江西贵溪来说,很多的地方的耕种方式还是手动的,比较远古,真希望国家改造下农田,然而,每年国家都会拿些资金下来改造,其实那都是好事,真正落实到位的并不多,很大一部分被那些所谓搞项目的拿去,然后国家有政策补助,那些人呢?钱拿到了。良田也被他们破坏了,失去了原本的面目,无法再次耕种,真正老百姓该何去何从?,我只希望国家政策是好的,没错,希望能落实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