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为什么要诛杀有功之臣呢?

《隋书》记载:"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这里所说的"其",就是隋文帝杨坚!"诛夷罪退,罕有存者",道尽了建立隋朝的功勋下场,也让人看到隋文帝杨坚的铁血之处!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要诛杀有功之臣呢?

在隋朝的建立中,其中有9为大功臣,但是有7位却被隋文帝诛杀了,历史上这种诛杀功臣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是隋文帝为什么要诛杀功臣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诛杀的这7位大功臣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要诛杀有功之臣呢?

一、585年,郢国公王谊因"言论丑恶,胡僧告之,公卿奏谊大逆不道,罪当死"。

二、586年,郕国公梁士彦、英国公宇文忻、舒国公刘昉以谋反的罪名被杀。

三、589年,开国武将元谐被人告发,隋文帝不辨真伪,直接将其处死。

四、597年,隋朝四贵之一的虞庆,被部下举报谋反,隋文帝直接将他处死。

五、600年,隋朝名将史万岁,在言语上让隋文帝不爽,结果惨死在朝堂之上。


很明显的看出来,这七个人被诛杀的理由并不是百分之百成立的,但依然被诛杀了,这些可都是立下过功劳的大臣。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要诛杀有功之臣呢?

其实仔细想一想的话,这7个人和隋文帝都是颇有渊源的。

王谊、梁士彦、宇文忻、刘昉、元谐。他们是隋文帝的同学故交,在北周年间,他们的身份地位大致相同。隋文帝通过不光彩的方式取得皇位,因此对这些人格外防范,这有点像赵匡胤,通过兵变取得皇位,因此对武将不信任。而隋文帝在这些故交的支持下,取得皇位,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些人交往过密,有所图谋。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要诛杀有功之臣呢?

虞庆则。看上去虞庆则的死有些戏剧性,被内弟告发。但事实上,此时有些"功高震主"的虞庆则已经完全失去杨坚的信任,因此他的死也就不出意外了。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要诛杀有功之臣呢?

史万岁。史万岁可以说是死的最冤的,史书称"死之日,天下士庶闻者,识与不识,莫不冤惜"。隋文帝晚年,性情变得刻薄,喜怒无常,心思让人捉摸不定,经常以严刑待人。性情耿直的史万岁无意之中触怒隋文帝,加上杨素的诬陷,最终导致一代名将的冤死。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有太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后来也就有了"伴君如伴虎"的说法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